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4.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料简介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4.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展开
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1.(2022湖南怀化中考)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2.(2022湖南衡阳三模)东东把吊兰做成水培花后,发现水里的根细长且能在水中吸收氧气。这种现象体现了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3.(2022北京平谷峪口中学期中)北极狐比沙漠狐的耳朵小,这样可以 ( )
A.使听觉更灵敏
B.适应北极的寒冷气候
C.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D.不容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4.(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只有适应环境,生物才能生存。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生物对干旱环境适应的是 ( )
A.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B.骆驼排尿少、排汗少
C.仙人球的叶变成刺
D.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新独家原创】如图是竹节虫,它能很好地躲避天敌的捕食而生存,即便如此,仍有竹节虫被视觉发达的鸟类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 ( )
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绝对性 D.适应的针对性
知识点2 生物的活动能够影响环境
6.(2022湖南永州中考)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故有“活犁耙”的美称,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7.(2022湖北宜昌中考)宜昌市通过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使其绿化面积更大、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这体现了生物 ( )
A.能适应环境 B.能影响环境
C.能生长 D.能呼吸
8.(2022北京门头沟期末改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鱼儿离不开水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雪莲生长在高寒地区
D.秋天时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9.(2022北京房山期末)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表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 平均值 55.9% 63.7% 69.7%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进行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10.【新独家原创】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灌木丛周围环境的温度低于草坪周围环境的温度,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B.地衣加速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C.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蚊的刺吸式口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D.月季和菊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主要受温度影响
能力提升全练
11.(2022浙江丽水中考,3,)生物通过自身形态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是对高湿度的适应
B. 骆驼刺根系发达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C. 北极熊厚厚的皮毛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 龟背竹向窗户方向生长是对单侧光的适应
12.【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2022海南中考,11,)下列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描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
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骆驼刺根系发达
D.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13.(2021河南中考,4,)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14.【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2022北京燕山一模,21,)下列诗句或成语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物影响生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15.(2022北京平谷二模,7,)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绿色植物——捕蝇草具有特殊的捕蝇叶,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捕蝇叶内部时,叶缘上的刺毛迅速交互咬合,随后捕蝇叶分泌的消化液将昆虫分解,获得氮、磷等元素。下列关于捕蝇草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捕蝇草与昆虫之间具有信息传递
B.捕蝇草的刺毛结构有利于捕获昆虫
C.捕蝇草的生活方式只能自养
D.该特点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16.(2022北京平谷二模,5,)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
A.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流线型
B.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长骨中空
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素养探究全练
17.【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1北京西城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举行,植物馆是其四大核心主场馆之一。走进植物馆一层的温室,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透明水池,池内有树有鱼、有沙有虾,模拟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是其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它们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上。植物馆用蚝壳和特制海盐营造海洋环境,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让室温始终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湿度达到热带植物所需的湿度,才使红树得以在此安居。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植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具有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同时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红树最奇妙的特征是“胎生现象”,其种子在离开母体前就已经开始萌发,待胚轴生长到20~40厘米才脱离母体,直接插入淤泥生根,避免幼体被海浪冲走。红树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具有泌盐能力,某些种类红树植物的叶片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盐分排出叶片。
除红树植物外,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藻类和其他伴生植物。植物的凋落物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动物来此觅食栖息,如海洋中的浮游动物、贝类、螺类、寄居蟹和多种鱼类等。由于气候温暖潮湿,红树林也成了候鸟的越冬场所和迁徙的中转站,更是多种海鸟生存、繁衍的场所。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我国的红树林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等。近些年,由于水环境污染、围海造地、挖塘养殖等原因,我国红树林面积逐渐减少。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1)影响红树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根据文中第一段信息可知,影响红树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请举一例)。
(2)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的原因是: 。这体现了它既能适应环境,又能 环境。
(3)如果你是决策者,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B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其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
2.B 把吊兰做成水培花后,发现水里的根细长且能在水中吸收氧气。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3.B 北极狐的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以适应北极的寒冷气候。
4.D 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是企鹅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5.B 竹节虫因形状细长似竹节而不容易被天敌发现,但仍有竹节虫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
6.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体现了蚯蚓对环境的影响。
7.B 绿色植物使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8.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说千里的长堤往往因蚂蚁的洞穴而崩溃,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9.D 裸地上没有植物,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组,需要进行测量,A错误;为避免水源丰富的地方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错误;本实验的变量是植被类型,C错误;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湿度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因此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D正确。
10.D 月季和菊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主要受光照影响。
能力提升全练
11.A 竹节虫酷似竹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目的是避免被敌害发现,是一种防御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高湿度无关。
12.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C、D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13.B “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体现了环境因素中的温度、水分对生物的影响,A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D中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中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体现了环境因素中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14.D A是环境影响生物,B是生物影响环境,C是环境影响生物,D是环境影响生物。
15.C 捕蝇草是绿色植物,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自养;捕蝇草捕获昆虫,捕蝇叶分泌的消化液将昆虫分解,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16.D “土壤中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素养探究全练
17.(1)生态因素 水、温度、湿度、水体含盐量等 (2)红树植物具有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其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同时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 影响 (3)制定保护红树林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宣传等(合理即可)
解析 (1)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红树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水、温度、湿度、水体含盐量等。(2)据短文可知:红树植物具有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同时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这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3)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是利用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相关知识
冀少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章第2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共39ppt.ppt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t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全面版课件.ppt
202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练习
7.1.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件(共33张PPT) 冀少版(2024) 八年级下册
初二生物精品网课视频教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一章第2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pdf
八年级生物下册 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为明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同步练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修改.ppt
网址: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4.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含解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70392.html
上一篇: 植物界“怪兽”龟背竹迎来柔美的开 |
下一篇: 有什么花可以做成花酱,有什么花可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