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王树山书法 圃露庭霜何寂寞 雁归蛩病可相思-《红楼梦》潇湘妃子问菊欣赏

王树山书法 圃露庭霜何寂寞 雁归蛩病可相思-《红楼梦》潇湘妃子问菊欣赏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27 11:19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首联:“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秋情:即问讯菊花的情怀意向。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喃喃:不停地低声自言自语。负手:背着手。若有所思的样子。叩:询问。东篱:指菊。叩:原作扣,据庚辰本改。叩兼有询问义《韵会》:“问也,发也”。

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标:超出庸俗事物之上。一样花开:花,都是一样在春夏开放。为底迟:为什么你开得这样晚?问句切合历史上所形成的菊花文化品位,根据菊花的自然特性,把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问“偕谁隐”,答案已经在问句中,即与菊花相过从的只能是高人隐士。菊花在秋天开放,当然不同于“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为底迟”,就是赞美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由明·杨龙友绝句脱化而来,把“尚有”换成“欲讯”,把“联袂”换成了“喃喃”,把“偕卿隐”换成“偕谁隐”,把“故故迟”换成“为底迟”,使后两句诗变成了疑问句。杨龙友的原诗是:“尚有秋情众莫知,联袂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卿隐,一样花开故故迟。”

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圃露庭霜”即《葬花吟》中说的“风刀霜剑”。雁归:秋季天气渐冷,大雁飞返南方。蛩病:蛩,蟋蟀。蛩病,指深秋蟋蟀凄苦的啼声。“雁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几乎没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尾联:“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举世:整个人世。解语:能够了解语言,会说话。。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源自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里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全诗除首联外,颔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得无言可对。”林黛玉一再向那寄托在东篱之下的菊花发问,其实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缺少知音。

我多么想了解秋天地情趣,可是众人都说是不知,背着手我不停地低语,探寻那东篱旁边的花枝:挺立的花枝傲然面对尘世,请问你打算和谁一起隐居?美好的春光中百花齐放,为什么只有你花开的这样迟?饱经池苑的寒露和阶庭的严霜,你是怎样的寂寞?大雁飞回南方,蟋蟀也在凄苦呻吟,你是不是也为了怀念而长久沉思?不要说在整个人间世界,没有可以谈心的知己,你若是懂得话语,咱们倒不妨谈论片刻之时。

相关知识

《红楼梦》诗词鉴赏:林黛玉的《问菊》
解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
问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
《问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何意主要是对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不太明白
傲霜枝 悬崖菊
曹雪芹《问菊》的原文、翻译、赏析及注释
九月菊
问菊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网址: 王树山书法 圃露庭霜何寂寞 雁归蛩病可相思-《红楼梦》潇湘妃子问菊欣赏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703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绕凌风台》虾米不会游著
下一篇: 诗词|菊残犹有傲霜枝,此花开尽更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