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百香果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百香果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26 14:2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研成果百香果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科研成果

百香果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浏览次数:68打印

该项目属果树学技术领域。百香果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浆果。针对我国百香果耐寒抗茎基腐病良种缺乏、培育技术落后、致病菌导致果实不耐贮藏等问题,历经20年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育成耐寒抗茎基腐病砧木新品种2个,优质丰产良种2个,攻克我国百香果缺乏耐寒抗病良种的技术难题。 建立种质资源圃1个,收集保存国内外百香果种质资源2512份,利用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技术,挖掘耐寒抗病优异资源开展杂交育种;创新催花技术提早杂种苗开花90d;构建百香果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率达29.0%。育成耐寒高抗茎基腐病砧木品种‘福砧1号’和‘福莲3号’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育成优质丰产良种‘福建百香果1号’和‘福建百香果2号’通过省级品种认定,亩产高于1509.5kg,比对照增产10.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提高25.3%,鲜果货架期延长10-30d。 2.率先建立印度梨形孢与百香果共生体系,促进生长,提高耐寒性;创制“一年一种”大苗种植模式,亩产增值24.4%;突破了亚热带气候带气温≦15℃地区百香果停止生长的瓶颈。 建立印度梨形孢共生体系,促进根系生长,须根数增加2.5倍,提高钾、铁等矿质营养吸收和光合效率,促进内含物积累,低温胁迫电导率降低57.2%,提高耐寒性。 创新砧木种子萌发技术,萌发率提高40.3%;创制温度感应、LED补光和根系保护的标准化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百香果种苗繁育标准化示范区”;创制“一年一种”模式,80g的大果率提高 93.7%,提早开花结实45-60d,亩产值提升24.4%。 3.揭示调控有机酸、类黄酮的代谢机制;阐明果皮蜡质晶体结构稳定性差是果实易腐烂的内因,九州镰孢菌、炭疽菌等4种病菌是导致果实腐烂的外因;筛选出抑制病原菌的外源激素,延长百香果常温贮藏15-20d。 明确柠檬酸是百香果的主要有机酸,占92.5 %以上;芦丁是果实的主要类黄酮,占89.7%以上;多组学表明PeCS2、PebZIP、MYB、bZIP等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参与柠檬酸和类黄酮的积累。 果皮蜡质的主成分二十四烷烃、管状晶体模糊和不规则网状结构易被九州镰孢菌、炭疽菌等4种病原菌侵染导致果实腐烂。1-2mmol/L水杨酸和0.05-0.20mmol/L褪黑素显著抑制病原菌,常温贮藏延长15-20d。 项目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个,省级品种认定2个,国家发明专利1件,专用育苗装置2件,论文34篇(SCI 收录10篇,其中1篇IF 9.2,8篇IF 4-7),制定标准5个;福建百香果入选国家级‘特优区’名录,建成国内最大的百香果种苗中心,获福建省第一本“百香果育苗许可证”。成果在福建、广西等7个省区应用60.06万亩,近4年产值78.04亿元,新增利润21.25亿元。 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百香果缩短童期技术、遗传转化技术和印度梨形孢促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期:0000-00-00

联系人:陈发兴

联系电话:

相关知识

云南七种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亚热带水果高效生产及采后增值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议幻灯片.ppt
上海植物园主持的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优质夏花型鸢尾新品种选育及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园林花卉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资源所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搜集筛选及仿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兰属花卉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应用
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搜集筛选及仿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郑州师范学院“兰花种质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科研创新团队”
三角梅资源利用与创新团队简介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业务数据 济南市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及创新项目名单

网址: 百香果种质创新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675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百香果的施肥方法,种植半个月后要
下一篇: 热情果种植技术?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