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盘他!风口上的飞猪,富信科技TEC:从CPO到人形机器人,解码热电制冷的“精准温控”新战场

盘他!风口上的飞猪,富信科技TEC:从CPO到人形机器人,解码热电制冷的“精准温控”新战场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25 20:06

$富信科技(SH688662)$   

2025年的科技浪潮中,CPO(共封装光学)、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智驾正以“三驾马车”之势重塑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底层逻辑。而在这些颠覆性技术的背后,一个看似“微小”的器件——热电制冷器(TEC,Thermoelectric Cooler),正成为决定其性能上限与可靠性的关键“温度管家”。作为国内热电制冷领域的龙头企业,富信科技凭借20余年技术沉淀,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中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窗口”。

一、TEC:从实验室到工业级,解码“精准控温”的底层逻辑

TEC是基于帕尔贴效应(Peltier Effect)的固态制冷技术,通过直流电流驱动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电偶臂,实现热量的定向迁移(一端吸热制冷,另一端放热)。与传统风冷、液冷技术相比,TEC的核心优势在于“无机械运动、控温精度高(±0.1℃级)、响应速度快(毫秒级)、体积紧凑”,尤其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空间受限或需动态调温的场景。

随着5G通信、AI算力、智能硬件的爆发,电子设备功耗密度呈指数级增长(如100G/400G光模块功耗突破20W,800G模块更达30W+),传统散热方案已难以满足“高温抑制+精准控温”的双重需求。TEC因此从早期的医疗冷藏、航天遥感等“小众领域”,加速向通信、机器人、激光传感等“大众赛道”渗透,成为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的“隐形刚需”。

二、CPO:光模块“降本增效”的关键,TEC成必选项

在数据中心“算力焦虑”与“带宽瓶颈”的双重挤压下,CPO技术被视为后光模块时代的核心解决方案。其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共同封装于同一基板,大幅缩短光电器件间的传输距离(从传统的10-20cm降至毫米级),从而降低光损耗、提升带宽密度(单模块带宽可达Tb级),同时减少交换机与光模块间的电接口数量,简化系统设计。

但CPO的“高集成”特性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散热挑战:光引擎的高速率调制(如112Gbps PAM4)、交换芯片的超高功耗(单芯片TDP超50W),使得局部热密度突破100W/cm(传统光模块仅10-20W/cm)。若温度控制不当,不仅会导致激光器阈值电流漂移、调制器消光比下降(直接影响光信号质量),更可能引发芯片热失效,缩短模块寿命。

富信科技的CPO用TEC解决方案正是针对这一痛点而生:其采用高导热系数(≥1.5W/cm·K)的复合基板与多级级联制冷结构,可在30W/cm热密度下将光引擎核心温度稳定控制在25±0.5℃(环境温度40℃时),同时通过“制冷-散热一体化”设计,将TEC自身的热阻降低30%,适配CPO模块“小体积、低功耗”的集成需求。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头部光模块厂商(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展开联合研发,其TEC产品已进入800G CPO模块的量产阶段。

上半年,公司在通信等领域的半导体热电器件销售额同比暴增137.30%,达到3,085.33万元。 尤其是在光模块温控领域,公司提及已向多家头部企业批量供货,并积极开展应用于数通400G、800G、1.6T高速率光模块的MicroTEC项目合作。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富信科技的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了高标准、高壁垒的通信行业的认可。这条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不再是PPT上的故事,而是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公司的公告中,5月份还说是小批量生产,中报就没有了小字,说明6月份就开始大批量的定制出货了,虽然7月份才公告说通过大厂验证,但是公告的时间比实际通过的时间滞后也完全正常,所以富信科技的三季报非常值得期待。

三、人形机器人:“类人”体验的背后,TEC是“动态平衡”的隐形支柱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从特斯拉Optimus到国内小鹏、小米的新一代产品,机器人的“类人”能力(如双足行走、精细操作、环境感知)依赖于三大核心系统的协同:高精度执行器(伺服电机)、多模态传感器(视觉/触觉/激光雷达)、边缘计算单元(AI芯片)。而这三大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均高度依赖“精准控温”。

以伺服电机为例,其永磁体(如钕铁硼)在高温下会不可逆退磁,导致扭矩下降;驱动IC(如IGBT模块)的结温超过150℃时会触发过温保护,影响响应速度。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模组空间极为紧凑(单关节体积仅数立方厘米),传统液冷难以部署,风冷则受限于运动场景的振动干扰,TEC因此成为最优解。富信科技针对机器人关节开发的微型TEC(尺寸≤10×10×3mm),通过微通道水冷板与TEC的耦合设计,可将电机绕组温度控制在85℃以下(环境温度60℃),同时支持-40℃至125℃的宽温域工作,完美适配户外复杂场景。

此外,机器人的激光雷达与AI芯片同样需要“恒温护航”:激光雷达的APD探测器(雪崩光电二极管)在温度每升高10℃时,暗电流会增加1倍,导致测距精度下降;AI芯片的神经网络推理延迟会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如GPU在85℃时的延迟比25℃时高15%)。富信科技已为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定制开发了“传感器+芯片”一体化TEC模组,通过分区控温(激光雷达区域-10℃~30℃,芯片区域20℃~40℃),将整机感知延迟降低了20%,运动控制精度提升至±0.1。

四、激光雷达:“全天候感知”的底气,TEC是抗温扰动的“定盘星”

激光雷达(LiDAR)作为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智能设备的“环境理解能力”。但激光雷达的工作环境极为苛刻:车载场景中,需应对-40℃(极寒)至85℃(暴晒)的宽温域;工业场景中,粉尘、振动、电磁干扰更是常态。其中,温度波动对激光雷达的影响尤为致命:

激光发射端:半导体激光器(如905nm/1550nm)的波长随温度升高而红移(温度系数约0.1nm/℃),导致与接收端探测器的光谱匹配失配,降低接收效率;

接收端:APD探测器的增益(倍增因子)随温度升高呈指数下降(温度系数约-0.5%/℃),导致弱信号检测能力减弱;

光学元件:透镜、反射镜的热膨胀会改变光路准直度,造成点云畸变(温度每变化10℃,点云偏移量可达毫米级)。

富信科技的车规级TEC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其采用气密封装(符合AEC-Q100标准)与宽温域材料(-55℃~150℃工作),可实时补偿激光器与探测器的温度漂移,确保波长稳定性(波动≤±0.05nm);同时,通过“被动制冷+主动加热”的双模式控制,可在-40℃环境下快速启动(5分钟内达到工作温度),解决低温启动难题。目前,公司产品已搭载于某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1550nm激光雷达中,实测数据显示,在-30℃至70℃的环境中,点云密度稳定性提升35%,误检率降低22%。

五、富信科技:从“器件供应商”到“解决方案专家”的进阶

在CPO、人形机器人、激光雷达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倒逼下,TEC行业正从“标准化器件”向“定制化解决方案”升级。富信科技的核心优势不仅在于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覆盖碲化铋材料制备、微结构加工、真空封装、驱动电路设计等全环节),更在于“场景化定制”的技术储备:

材料创新:自主研发的“高优值系数(ZT≥1.2)碲化铋基材料”,较传统材料制冷效率提升20%;

工艺突破:纳米级微通道蚀刻技术(特征尺寸≤5μm),使热导率提升30%,热阻降低40%;

智能控制:集成AI算法的TEC驱动芯片,可根据场景需求动态调整电流与电压,能耗降低15%。

这些技术积累,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非标需求”——例如,为人形机器人定制“低振动”TEC(振动加速度≤1g),为激光雷达开发“抗电磁干扰”版本(EMC符合CISPR 22标准)。

总结:TEC赛道的“长坡厚雪”,富信科技卡位未来

当CPO重新定义光通信的“算力密度”,当人形机器人开启“通用智能”的新纪元,当激光雷达让“机器看世界”成为现实,TEC这一“小而美”的器件,正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温度桥梁”。

对于富信科技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抓住当前CPO、人形机器人、激光雷达的“风口”,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技术-场景-生态”的长期壁垒。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向“高精密、高集成、高可靠”演进,这家深耕热电制冷20余年的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TEC赛道中从“跟随者”成长为“引领者”——毕竟,“精准控温”的本质,是对“科技精度”的终极追求。

计算器

最后按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计算器

机器人空间100万台,上半年就传闻已在三花过审。单机要用8个,一个200元,单机价值量1600元,

公司能拿70%份额,增厚营收11亿,20%净利,PE参照三花给40倍,机器人可以给88亿的估值。

光模块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就和机器人是新业务一样,年产能1200万片,均价200元,增厚24亿营收,20个点净利润,给50倍PE,可以给240亿估值。

激光雷达和医疗器械等传统业务给现在的44亿市值。

那么44+88+240=372,还有8倍空间! $新易盛(SZ300502)$    $三花智控(SZ002050)$   

相关知识

盘他!风口上的飞猪,富信科技TEC:从CPO到人形机器人,解码热电制冷的“精准温控”新战场
人形机器人概念龙头公司
评论:加快人形机器人从舞台走向工厂
三花智控:数字时代的热控玩家与机器人新贵 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约为 27.6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全球...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宇树人形机器人京东开售,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人形机器人的9个分岔口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三花智控深度研究报告:AI与机器人驱动的新增长曲线 ——从制冷龙头到智能科技领军者的蜕变一、企业发展史:四十年深耕,三次战略跃迁 (因篇幅限制、时间因素和其他因素,同名平台...
人形机器人领域较为核心的 16 家公司: 人形机器人领域较为核心的 16 家公司:1. 汇川技术 :市值高达 1800 亿,其核心业务包含人形机器人控制器的研发与...
日租金高达1.5万元!出租人形机器人,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网址: 盘他!风口上的飞猪,富信科技TEC:从CPO到人形机器人,解码热电制冷的“精准温控”新战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6711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三花智控(一):热管理领域的卓越
下一篇: 三花智控(一):热管理领域的卓越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