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是夏天常见的爬藤蔬菜,很多朋友在院子里种上几棵,既能遮阴又能收获嫩瓜。
但最近有老乡反映,同样的品种在邻居地里结得又多又直。
自家种的却总出现弯瓜、苦瓜,其实这和浇水管理有很大关系。
一、丝瓜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
1、苗期生长需要稳定湿润环境
刚定植的丝瓜苗得小心伺候着。
这时候的根还没长开,全挤在土面下十几公分的浅层里。
浇水不能图痛快一瓢泼下去,得用洒水壶慢慢浇,让水慢慢渗到根尖上。
有些有经验的老乡会在苗周围铺层稻草或者碎树皮,这招特别管用。
一来能保住土里的水分,大太阳天不容易晒干;二来浇水时泥点子不会溅到叶子上,省得招病害。
记住这时候土要始终保持湿润,但绝对不能积水,不然嫩根泡在水里分分钟烂给你看。
2、开花坐果期需水量波动大
等丝瓜开始甩蔓子了,浇水的套路就得变。
这时候要故意少浇几次水,逼着根系往深处扎。
怎么判断该不该浇水呢?看两个地方:一个是新长出来的卷须要是蔫头耷脑长不动了,另一个是大中午叶子稍微打蔫。
这时候浇水可得浇透,得让水渗到三十公分以下的土层。
这么训练出来的根系抗旱能力特别强,后面结果期就不怕突然干旱了。
千万别心疼,这时候控水控得好,后面结瓜才牢靠。
开花前三天要故意让土干着点,这样雌花才能分化得好。
等小瓜纽冒出来开始膨大,喝水需求立马翻倍。
这时候浇水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看瓜条表面,要是出现竖棱子赶紧补水;二是浇水不能漫灌,最好隔一垄浇一垄。
比如今天浇东边的沟,明天浇西边的沟,这样既保证供水又不憋气。
常见错误有两种:要么抠抠搜搜不敢浇,结果瓜长成歪脖子;要么大水漫灌,根都泡烂了。
有个土办法是用手指头戳土,要是二十公分深处都干得掉渣,那就得赶紧补水了。
二、两种浇水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
1、小水勤浇适合盆栽种植
阳台种丝瓜的朋友得“小杯慢饮"。
因为花盆就那么大点地方,土量有限,得少量多次地浇。
早上太阳没出来前浇一次,傍晚凉快了再补一次。
每次浇水要看盆底有没有漏水,漏出来的水要及时倒掉。
碰到连续阴天就省点事,土不干千万别手欠。
有个小窍门:在盆里插根竹筷子,拔出来看颜色深浅就知道该不该浇水了。
2、不旱不浇适合露天栽培
地里种的丝瓜就得豪爽点,讲究“不干不浇,浇就浇透"。
雨季来临前先把排水沟挖好,土面发白发干再浇水。
每次浇水要保证四十公分深的土层都湿透,这样主根能扎得深。
大热天每隔五到七天浇次透水就行,千万别天天浇。
要是赶上连晴天,可以在傍晚用喷灌的方式给叶子降降温,但注意别让水流太大冲掉花粉。
最后提醒大家,丝瓜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
黄黏土地要少浇勤浇,沙土地可以多浇点;晴天多浇,阴天少浇;苗期勤浇,结果期巧浇。
掌握好“湿长叶,干长根,不干不湿结好瓜"的诀窍,保管种出来的丝瓜条条笔直,摘下来生吃都带甜味。
要是发现藤尖开始往下耷拉,说明浇水过量了;要是老叶发黄新叶卷曲,那就是渴狠了。
种菜这事就是个细致活,多观察多调整,丝瓜自然会用丰产来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