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七叶一枝花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七叶一枝花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25 15:15

摘要: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通常选择林下坡地进行,具有前期投入大、耕作难度大、灌溉困难等特点,再加上七叶一枝花生长年限长、种植风险大,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等特点,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产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七叶一枝花,别名蚤休、紫河车、草河车、华重楼、七叶莲、铁灯台等,属百合科重楼族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重楼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PolyphyllaSmith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ss.]或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ith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块茎[2]。七叶一枝花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是一种重要的稀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治疗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功效,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热毒清季德胜蛇药片等著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3]。近年来,随着制药企业对七叶一枝花用药量的大幅度增加,野生七叶一枝花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达到1000元/kg以上,致使野生七叶一枝花遭到了掠夺式挖掘,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一度有价无市。为了解决七叶一枝花供需矛盾,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通常选择林下坡地进行,具有前期投入大、耕作难度大、灌溉困难等特点,再加上七叶一枝花生长年限长、种植风险大,农村劳动力短缺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减轻病害、增产高效等特点,肥料利用率可达到30%~50%,水分利用率可提高40%~60%[4]。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对七叶一枝花人工种植产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大规模引入到其他中药材品种生产中,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七叶一枝花生产上的应用未见报道。

1、选地

试验基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马家河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伏龙山七叶一枝花”的主产区,海拔852m,年均气温15.5℃,无霜期225~256d。

七叶一枝花栽植宜选择海拔在500~1200m,有荫蔽条件的30°左右斜坡地块,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5]。移栽第1年遮荫度应保持在80%左右,第2年以后保持在60%~70%[6],林下栽培通常采用修剪枝条、插树枝遮荫的办法调节光照强度,也可人工搭棚加盖遮阳网,搭棚时棚架高度2~2.5m。

2、整地

冬季11~12月份进行整地,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土壤深翻30cm以上。根据坡向作畦,畦面宽120cm,高25cm,沟宽30cm,铺设滴灌带。

3、繁殖方法

七叶一枝花的主要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长,需要6~8年;无性繁殖常采用根茎切块繁殖进行,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短,根据切块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带顶芽切块和不带顶芽切块2种方式。

3.1种子繁殖

七叶一枝花种子具有胚后熟和胚轴后熟特性,自然状态下要经过2次低温、2次高温,播种后第3年才能萌发。具体做法为:于10~11月采摘果实,选择成熟饱满果实搓去红色果皮,清洗干净后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泡5~10min,消毒沥干后沙藏或立即播种,第3年出苗。此外,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由自然状态每个果子结籽几十粒增加到500粒。

3.2带顶芽切块繁殖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七叶一枝花根茎作为繁殖材料,切取长5cm左右带顶芽部分,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泡5~10min,消毒沥干后可直接栽植,当年出苗,一般只出1株苗,生长3~5年可以采收商品药材。切掉的尾部可以作为药材出售,也可以作为不带顶芽繁殖材料用。

3.3不带顶芽繁殖

不带顶芽部分根茎切割为2~3cm根茎小块,使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泡5~10min消毒,沥干备用。繁殖床开浅沟2~3cm,按照株行距2cm×5cm放置根茎小块,覆土2~3cm后浇透水,表面覆膜或盖草。1年后可出苗,可以出多株苗,生长3~5年后可采收药材。

4、栽植

春季3~4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七叶一枝花苗进行畦面开沟栽植。沟深4~6cm,株行距20cm×30cm,注意将芽向上摆放,根系在沟内舒展开,覆土后浇透定根水,畦面覆盖松针、碎草、锯木屑以起到保温、保墒和减少杂草等目的。

5、田间管理

5.1除草

栽植后的第1年,若杂草不多可不必清除,第2年开始每年3、5、7、10月分别结合中耕和培土进行除草。

5.2保湿

七叶一枝花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水分含量在30%~40%,定植后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保湿。定苗后至出苗前不宜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5.3追肥

每年2月挖浅沟667m2追施腐熟农家肥500kg,每年4、6、10月滴灌随水滴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3kg/667m2、腐殖酸水溶肥料30kg/667m2、微量元素水溶肥料2kg/667m2,施肥前后各滴灌1.5~2h。

5.4人工授粉

七叶一枝花种子的价格随着七叶一枝花价格的上涨也一直处于高位,进行七叶一枝花人工授粉可在保证种子繁殖育苗的用种需求的同时增加收入。具体方法为:选择晴天的早上或上午,用毛笔轻轻沾取雄蕊花粉后,在雌蕊柱头上轻轻擦过,让花粉粘到柱头上,1天授粉1次,直到雄蕊没有花粉为止,操作时注意不要损伤花朵。

5.5摘蕾

摘蕾可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在其营养生长上,促进地下根茎生长,不需收获种子时可进行摘蕾操作。具体方法为:4~7月份出现花萼片时,及时摘除子房,但要保留萼片,可增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5.6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使用低毒、无毒及生物农药。栽后随水滴入2%武夷菌素水剂200~350mL/667m2可增强七叶一枝花抗性,并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悬挂黄板可减少虫害侵染。

5.6.1病害防治。

七叶一枝花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其中根腐病多发生在6~7月高温阴湿季节,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死植株,并在穴内撒生石灰,或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发生在4~5月份多雨高湿时节,此病只感染地上部分,发病迅速,造成严重减产,种子绝收,但不影响来年出苗,防治方法:及时理沟排水,降低种植地湿度;及时清除病死株,喷施40%嘧霉胺悬浮剂63~93mL/667m2或克菌·戊唑醇悬浮剂40~60mL/667m2。

5.6.2虫害防治。

由于七叶一枝花具有轻度毒性,因此虫害发生较少,主要有蛴螬和地老虎。防治方法是随水滴入1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600~800mL/667m2和4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

6、采收加工

6.1采收

七叶一枝花移栽生长5年左右可进行采收,最佳的采收时间为每年秋季9月下旬倒苗以后至次年3月出苗以前,即地上部分枯萎以后,此时药材质量较好,产量也较高。采挖时选择晴天进行,用锄头从侧面开挖,挖出根茎,去除泥土,割除地上部分,注意避免机械损伤。

6.2加工

采挖好的根茎,可将带顶芽部分切下用作种苗,其余部分用清水洗刷干净,除去须根,粗大者切成2~4块,可直接晒干或阴干,如遇雨天,也可在50~60℃的烤房内烘干。

7、结语

七叶一枝花既怕旱又怕涝,出苗后畦面要保持湿润并注意清沟,保持排水通畅。移栽后覆盖松针、碎草、锯木屑并结合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有效保持土壤含觼訆訑水量,并可防止浇水时水滴直接洒向地面,造成土壤板结。

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中使用的肥料均为水溶性肥料,但目前七叶一枝花基肥使用的多为腐熟农家肥,腐熟农家肥不易通过滴灌系统进行增施,因此仍需要继续开展肥料技术研究,尽快找到合适的基肥替代产品。

参考文献:

[1]李恒.重楼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2015,260.

[3]叶方,程镇,等.重楼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5,13(11):1186-1189.

[4]李茂权,朱帮忠,等“.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与应用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07):100-101.

[5]郑钦方,肖聪颖,等.雪峰山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5):1220-1221.

[6]张伟.七叶一枝花GAP林下种植和人工促繁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36(6):124-129.

赵里根,张莹,张体敏,赵静,王宜磊,李敏.我国番茄晚疫病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J].现代园艺,2020(19):106-108.

相关知识

七叶一枝花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七叶一枝花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番茄水肥一体化高效栽培技术
设施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柑橘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哈密花生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棉花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设施茄子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网址: 七叶一枝花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要点研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6661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各种花卉种类或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不
下一篇: 园林树木的主要修剪时期为生长期修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