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控技术产出放心菜
蜜蜂进入温室,代替人工授粉
矿物油通过烟雾机喷施在大棚中,防治虫害
近年来,农药残留问题让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质疑。怎样才能既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又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农业部门和广大菜农一直都在为此努力。如今,市植物保护站推出了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帮助菜农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种种疑难问题,从源头确保蔬菜质量安全。那么,绿色防控技术到底是什么?在郊区的实施情况又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植保站站长周春江,就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的热点话题一一为您解析。
消费者
选择放心菜存误区
谈起消费者对于放心蔬菜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时,周春江说:“我本人也是一名消费者,很能理解消费者购买放心蔬菜的迫切心情。毕竟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上升到了‘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但是消费者在选择放心蔬菜时又比较盲目,容易陷入多种误区。”
误区一,认为放心蔬菜可以从外观肉眼识别。有的人认为长相好的蔬菜就是安全的,也有人认为有虫眼、长相不周正的蔬菜才是安全的。其实,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性主要指的是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低于国家允许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的农产品,就是安全的。目前,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有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定性检测是利用检测试纸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定量分析是依靠专业仪器、专业人员和特定试剂,对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分别测定,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误区二,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种植过程中使用过农药,蔬菜就有“毒”,吃了就不安全。其实,只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并在农药安全间隔期之后采收上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就会在国家允许最大限量以下,食用该产品就是安全的。
误区三,认为可以通过使用盐水、淘米水等小窍门洗掉蔬菜上的农药。其实,不同种类的农药作用方式不同,对于具有内吸作用的农药来说,仅靠表面清洗是不足以去除全部农药残留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质量认证的农产品,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由于具有品牌标识,并在相关机构监督管理下,应该说是安全放心的产品。
农民防治蔬菜病虫害存误区
据周春江站长介绍,北京市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着力推进设施农业和新菜田建设,种植蔬菜种类近130种,其中常年种植的蔬菜种类80余种。蔬菜种植品种和栽培方式多,导致发生病虫种类多,发生为害规律复杂。据报道,已调查鉴定京郊蔬菜病虫种类1600余种,常年发生病虫250种至300种,每年生产中必须防治的病虫50种至70种。由于实际发生情况相对复杂,农民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误区:
一是认为防治病虫害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效果好,因此部分农民在生产上逐渐形成了农药依赖。认为病虫害发生严重,不用药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价格上不去。
二是农民受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对病虫的正确认识,总是看到明显病斑才防、见到成群害虫才治,而这时已错过了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机,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于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和频次,甚至偷偷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超标、防治效果下降、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恶性后果。
三是很多种植户认为即使生产地块大量使用农药,只要自留地里的菜不用药就很安全。但有关资料显示,70%至80%的农药会流失到非靶标作物、土壤或水域中,大量使用农药的后果是土壤和水源被农药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自留地和生活场所看似没有用药,却也存在着被周围地块使用的农药污染的风险,因此种出来的蔬菜不一定安全。
蔬菜病虫可全程绿色防控
如何解决既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又让生产者有利可图的问题呢?市植保站在十多年试验研究和应用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病虫源头控制为核心,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科学用药等有机结合的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该技术体系包括全园清洁、无病虫育苗、产前棚室和土壤消毒、产中综合防控和产后蔬菜残体无害处理,依据防控不同蔬菜不同病虫,具体包括20多项核心技术,经基地应用,分别实现了有机、绿色、无公害生产。
与“见病治病、见虫治虫”的传统防控方式不同,全程绿色防控重视病虫源头,实行全程绿色防控,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所有防控措施有机结合,在生产前尽量堵截病虫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减少和限制病虫发生;生产期因时因地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或控制;生产结束后彻底清除残存病虫,带病虫残体及时进行除害处理等。
同时,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又不单纯是绿控技术的推广,而是包括基地建设、检打联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服务平台在内的一个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在11个区县筛选出35个基地签约成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实现化学农药用量整体减少60%以上,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达到10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00%,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借助示范基地建设集中展示综合效益,使绿色安全蔬菜生产看得见、摸得着。一旦发现问题,市植保站还将对问题基地进行查处,责令其退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扶植范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理念引导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要想长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农民自觉自愿地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必须在实现优质优价的基础上,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以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保护市民利益,以合理的价格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以低毒安全的生产方式维护生态环境的利益,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好绿控技术的推广,周春江站长建议用5个理念引导和推进。
第一是植保体系的理念。植保是个体系,而不是单纯的植保技术,要牢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八字方针。不能头疼医头,不能单纯做植保。要结合栽培、种植管理、环境等整体考虑,将各项先进的植保技术融入到作物栽培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第二是源头控制的理念。这是绿色防控的核心内容,通过种苗检疫、规模化育苗、环境消毒、投入品质量控制、两网覆盖等,在源头上做好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基数,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创造作物适宜、健康的生长环境,就能大大降低病虫防治的次数和强度。
第三是全程控制的理念。要想做好绿色防控,就要实现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从产前预防、产中防控,直至产后植株处理的整个蔬菜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操作。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成为病虫害发生的突破口。所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必须要树立全程控制的理念。
第四是科学用药的理念。如果做好源头控制、全程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次数、为害程度都会大大降低,但也难免会有少量的发生。这时候,还需要科学使用农药,要在农药品种、施用量、施用次数、安全间隔期、施药器械等方面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进行操作。农药是把双刃剑,滥用农药会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但同时农药也是保证农作物丰产丰收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区别的关键在于怎样科学合理地使用它。
第五就是优质优价的理念。要想长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让农民自觉自愿地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必须在实现优质优价的基础上,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以安全放心的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以优质优价保护生产者利益,以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后世子孙的利益。
相关知识
“三棵菜”(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大有可为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少打农药 湘产果菜茶更绿更放心
福州茉莉花茶:绿色防控打造“放心茶”
{新}水稻绿色防控技术.ppt
承德市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进展
唐山玉田为首都打造放心“菜园子”
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做法
小白菜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pdf全文
网址: 绿控技术产出放心菜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66406.html
上一篇: 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doc |
下一篇: 秋茬蔬菜病虫害防控指导意见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