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与流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14 13:47


1.本发明涉及森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针叶树种,闽楠为珍贵用材树种,是高档家具、精致器具、上等建筑良材。现有人工林的经营模式,面临林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通过大力营建混交林,可以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以及孔隙度和持水量都高于纯林,对林地地力的恢复和保障人工林持续获得高生产力和良好生态效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现有的杉木和闽楠混交模式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点状或行状进行混交造林,由于杉木和闽楠两个树种生境和造林技术有差别,在这种混交模式下,造林后不易于管护,而且两个树种生长速生不一致,容易导致一个树种生长较慢被压,若不及时抚育调节可造成树种排挤,导致混交造林失败,同时现有的混交模式不利于后期的采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常规上杉木和闽楠通过点状或行状进行混交造林,该混交方式造林后不易于管护,而且两个树种生长速生不一致,容易导致一个树种生长较慢被压,若不及时抚育调节可造成树种排挤,导致混交造林失败,同时现有的混交模式不利于后期的采伐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包括杉木和闽楠,所述的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步骤为:(1)、混交模式确定;(2)、混交比例确定;(3)、种植区域划分;(4)、苗木选择;(5)、栽植。
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混交模式采用块状混交,杉木和闽楠的块状种植区分别呈品字形排列。
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杉木和闽楠混交株数比例为6:4。
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杉木呈6列
×
5行的块状栽植,杉木株行距为2.0m
×
2.5m;闽楠呈4列
×
5行的块状栽植,闽楠株行距为3.0m
×
2.5m。
9.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对栽植区域进行划线区划,再根据杉木和闽楠的混交模式以及株行距进行挖穴。
1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4)中,须选择杉木和闽楠的良种壮苗进行混交造林。
11.优选的,所述的步骤(5)中,按区划好的品字形块状栽植区域进行杉木和闽楠的混交造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通过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杉木和闽楠的块状种植区之间分别呈品字形排列,该混交方式可以促进林地肥力均衡,起到固土保肥效果。同时相比于常规上通过点状或行状混交造林,该混交方式造林后易于抚育管护,小块品字形排列有利于区域小气候的形成,相互促进两个树种生
长,也利于后期的改培和采伐利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的混交种植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的种植流程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混交造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包括杉木1和闽楠2,杉木1和闽楠2混交的方法步骤为:(1)、混交模式确定;(2)、混交比例确定;(3)、种植区域划分;(4)、苗木选择;(5)、栽植。杉木1和闽楠2混交造林的林地选择适合两个树种生长的气候区域。
18.步骤(1)中,混交模式采用块状混交,杉木1和闽楠2的块状种植区分别呈品字形排列。此步骤可以促进林地肥力均衡,起到固土保肥效果,造林后易于抚育管护,小块品字形排列有利于区域小气候的形成,相互促进两个树种生长,也利于后期的改培和采伐利用。
19.步骤(2)中,杉木1和闽楠2混交株数比例为6:4。
20.步骤(2)中,杉木1呈6列
×
5行的块状栽植,杉木1行距为2.0m
×
2.5m;闽楠2呈4列
×
5行的块状栽植,闽楠2行距为3.0m
×
2.5m。此步骤使得每个相邻杉木1、闽楠2块状种植区域的株数比例均为6:4,交叉排列,同时每个种植块状区域大小相同,易于划分,规范了种植区域的大小,闽楠2的树冠较大,因此株行距相对较大,杉木1的树冠较小,因此株距相对较小。
21.步骤(3)对栽植区域进行划线区划,种植区域大小相同,再根据杉木1和闽楠2的混交模式以及株行距进行挖穴。
22.步骤(4)苗木须选择杉木和闽楠的良种壮苗进行混交造林,造林时间在2-3月份。
23.步骤(5)按区划好的品字形块状栽植区域进行混交造林。
24.实施例:
25.实施地址:广西融水县贝江河林场杉木良种基地
26.实施方式:采用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营建了300亩的杉楠混交林技术方案:
27.首先,根据杉木和闽楠的生长特点,考虑到混交造林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抚育管理和改培采伐利用等因素,确定了采用块状混交的模式。两个树种交叉呈品字形排列,小块品字形排列有利于区域小气候的形成,相互促进两个树种生长,也利于后期的改培和采伐利用。
28.其次,根据两个树种的造林特点和密度,以及区划栽植区域的大小,杉木和闽楠的株数混交比例设计为6:4。根据两个树种的造林方法,杉木造林株行距为2.0m
×
2.5m,呈6列
×
5行的块状栽植,闽楠株行距为3.0m
×
2.5m,呈4列
×
5行的块状栽植。确定好混交模式及
比例后,对栽植区域进行划线区划,按两个树种各自的株行距进行挖穴。杉木选择良种基地生产的良种壮苗,闽楠选择优良种源的种苗造林,待到2月至3月栽植时间,将杉木和闽楠按区划好的品字形块状栽植区域进行混交造林,每年年底对混交林进行调查测定,分析混交效果。
29.该混交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林地肥力均衡,起到固土保肥效果。同时相比于常规上通过点状或行状混交造林,该混交方式造林后易于抚育管护,小块品字形排列有利于区域小气候的形成,相互促进两个树种生长,也利于后期的改培和采伐利用。
30.采用本发明混交方法,通过混交林与对比林分生长量对比如下表:(3.5年生)
[0031][0032][0033]
从上表可看出,杉木和闽楠混交栽植后生长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闽楠的生长量提高得更明显。
[0034]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与流程
闽楠
闽楠、木荷与香樟造林效果分析
杉木和南方红豆杉混交造林方法.pdf
闽楠人工造林技术及育苗管理
中幼龄闽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
浅谈提高杉木木材材性的造林技术
闽楠轻土混合型基质育苗方法
闽楠(Phoebe bournei)
一种刨花楠的造林方法与流程

网址: 一种杉木和闽楠混交的方法与流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953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红豆杉的森林保育项目案例
下一篇: 红豆杉被剥皮挖根屡禁未止 近十年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