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岩白菜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鉴定

岩白菜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鉴定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14 13:06

目的:从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植物根部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并进行分类鉴定。方法:经显微形态观察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岩白菜植物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89株,将其中的79株鉴定为14个属,优势属种为青霉属和拟青霉属。结论: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数量及种群都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维普资讯 http://www.wendangxiazai.com

4 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年第 2卷第 8 08 9期

岩白菜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鉴定 李治滢,周斌,李绍兰,杨丽源,陈有为 (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0 9 ) 501 摘要:目的:岩白菜[ e ei p r rs n从 B r n up a es g a u c ( o ..t h ms) n 1]物根部分离获得内生真茵, Ho k fe o . E g.植 T并 进行分类鉴定。方法:显微形态观察对内生真茵进行分类经鉴定。结果:从岩白菜植物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茵 8 9株,其将文献 。~ 2结果与讨论

从岩白菜植物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共 8。经显微形 9株态观察,将其中的 7内生真菌归属于 2个目、个科和 1 9株 3 4 个属,结果见表 1。 衰 1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种群组成

中的 7株鉴定为 1 9 4个属,势属种为青霉属和拟青霉属。优 结论:白菜植物内生真茵数量及种群都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岩 关键词:白菜;岩内生真茵;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2 4 2 R 8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O 7 3 9 20 )8 0 4 - 0 1 O—2 4 (0 8 0 - 0 2 2 岩白菜[ eg n p ruacn Hok fe h ms B re i u p rses( o ..t T o .) a

E g.别名红岩七、 n 1]岩壁菜、头开花、花岩陀、山菖蒲。雪兰石 生于海拔 3 0 m ̄4 0 m的亚高山针叶林阴湿处 L。主要成 20 50 1]分为岩白菜素 ( rg nn。主要有止咳祛痰、炎、 b ee i)抗护肝、抗 HI V病毒、促进病变组织恢复、高免疫力、氧化的等作提抗

用口。岩白菜仅在云南省的部分高海拔地区有分布,量 ]数 较少,生长极为缓慢,目前尚未实现人工栽培,制药所需的原

料全部依靠采挖野生植株,得岩白菜已经处于濒危的境地。使 目前国内外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比较多。植物内生真

菌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报道也不少。 据文献资料报道,岩白菜植物的研究主要是对岩白菜素的对研究,对其内生真菌的分离、分类鉴定及活性物质筛选、离分 的研究尚未报道。对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对岩白将菜资源的保护和解决岩白菜素资

源溃乏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对岩白菜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鉴定进行报道。 1材料和方法

从表 1可看出, 9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丛梗孢目和无 7孢目,分别为总菌数的 5 .、6 O。而在丛梗孢目中又主 28 3 .要以丛梗孢科为主,占总菌数的 4 .。无饱菌群 ( cl 6O My ea i Seea有 3,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总数中的比例高达 trl ) 2株在 i

11材料来源 . 12培养基 .

岩白菜植株采自云南中旬地区。 分离培养基: D P A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

3 .,与以往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中无孢菌群的出 60这

现机率相一致。 从表 1中表明,丛梗孢科和无孢菌群为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而优势属种为青霉属 ( e n ii和拟青 P n i lu c l m)霉属( enc l p i,别有 2 P n ilo s )分 ii s 4株和 4株 (占总菌株数的 2 .、. )其次是头孢属 ( e h lsoim) 7O 4 5; C p aop r u和柱孢属 ( yidoap n, C l rcro )都是 3, n株占菌株数的 3 4。 . 对岩白菜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可看出,白菜植岩

基)临用时每毫升培养基中加 8, O单位的青霉素以抑制细菌生长;分类鉴定培养基: DA培养基和促孢培养基 ( O4 P KH P,

Mg O4 Hz KN, 1葡萄糖, S 7 O, O3KC,蔗糖 )。 13内生真菌的分离 .

1 3 1样品消毒处理 ..净、进行表面消毒[。 4] 1 3 2分离培养 ..

预先取岩白菜块根用自来水冲洗干

上述岩白菜块根样品经处理消毒完毕后,

物根部中内生真菌的种类相当丰富,具有较高的种类多样性特点。但大部分菌株 (无孢菌群和未鉴定的菌株,占总菌株数的 4 . ) 7 2仅依靠形态学鉴定菌种的方法显得鉴定依据不足, 尚需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加以佐证。但是,目前对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丝状真菌的方法存在一些异议,如何利用现代分子鉴定与经典形态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丝状真菌种类的 归属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在无菌状态下切成 0 2m×0 2m小块种植于培养基内, .c .c置 (8 ) 2±1℃条件下静止培养。培养 3 1d后,养基中可见

~ 5培有菌落形成,挑取植物组织周围的菌落转接入 P DA斜面中, 经纯化后即得岩白菜内生真菌。 14分类鉴定 .采用插片培养方法,对分离获得的岩白菜内

生真菌进行显微形态特征的观察、分类鉴定。分类检索参照

相关知识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凤尾蕨内生真菌的研究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免费】猫爪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蒙古黄芪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成分初步研究
紫斑牡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分子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云南丽江老君山地衣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濒危植物七子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
蕙兰‘红香妃’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效应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牡丹内生真菌多样性

网址: 岩白菜内生真菌的分离和分类鉴定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94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凤尾蕨(图)】百科知识点
下一篇: 短肠蕨属形态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