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柊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柊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14 11:45


唇形目—木樨科(四):柊树

11.木樨属

木樨属(学名:Osmanthus),或称木犀属、桂花属、桂花树属,木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亚洲温带。叶对生,呈椭圆或长椭圆形,光滑,革质,有的品种叶边有锯齿。花簇生,一般为白色,有香味。

木樨属常被作为观赏植物,尤其被当作树墙。

属名Osmanthus希腊语osme(气味)与anthus(花)的合成词,意为花具芳香。



(1)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厚革质或薄革质,全缘或具锯齿,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通常雌蕊或雄蕊不育而成单性花,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再组成腋生或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少数栽培品种为桔红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浅裂、深裂,或深裂至基部,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2)生物学特性

木犀属植物气孔以及腺点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上,上表皮未见。该属植物气孔排列规则而整齐,常为椭圆形或圆形,大小在11.9×16.7μ-27.5×32.5μ之间。气孔外表皮细胞常突出成环状,有时呈复杂的缠绕绳索状。

除狭叶木犀O.attenuatus与山桂花O.delavayi外,均具有圆形腺点,腺点外常具有放射状条纹。利用气孔与腺点两者的组合特征可以在组的等级上对木犀属的种类加以区分。微形态研究结果基本上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3)分布

木犀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南延伸直至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亚岛屿,因而在属的等级上应属于泛热带分布类型( Pantropic),热带亚洲、大洋洲(至新西兰)和中、南美洲(或墨西哥)间断分布亚型。按照掌握的资料,与此前所认为的“木犀属应属于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

(4)利用价值

香料本属各种植物的花中均含有芳香油,可提取香精浸膏净油等产品,多应用于薰茶食品以及化学工业。据分析,桂花含桂花烷三十碳烷对羟基乙醇胡萝卜素、棕榈酸、硬脂酸等。经提炼加工得到的桂花浸膏为淡黄色至棕色半固体,具天然桂花的持久香味,得油率约千分之三不过,其他种花的利用尚未见诸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本属植物结实量大,果实为核果,种子胚乳丰富,可用来榨油。采自不同地点的桂花种仁含油量在15.4-21.1%之间,产于昆明的平顶桂花(现已被并入月桂)种子含油20.4%,湖南宜章的月桂种仁含油18.2%,广东高要产的牛矢果种仁含油28.7%,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桂花种子榨的油可以食用。

(5)木樨

木樨(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eiro)是木樨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原产中国西南部。中国各地已广泛栽培。在园艺栽培上,由于花的色彩不同,有金桂、银桂、丹桂等不同名称。



①植物学史

截止到1992年,根据栽培的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eiro)其极大部分花序簇生于叶腋,而在原始文献中,Loureiro(1790)却把花序描述为近帚状“Flos……racemis brevibus, sib-fasti-giatis, axillaribus, & terminalibus,…”。此外,De Candolle (1844)描述为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短,腋生“corymbis paniculisve axillaribus brevibus…”:Spach 描述为簇生花序“fasciculus”,近代大量文献都如同Spach 的描述“花序簇生于叶腋”。《中国植物志》编委们在查阅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大量标本中以及观察庭园栽培植物中,仅发现少数标本的花序近帚状,俗称四季桂(小灌木,高1.5-2.0米,一年中可开几次花)。按命名法规,具近帚状花序的植株应为原变种,但除了花序有所不同外,其他特征包括营养体和花的结构等与非帚状花序的植株基本一致,故未立其他变种,仍作同一种处理。

在园艺栽培上,由于花的色彩不同,有金桂、银桂、丹桂等不同名称,不同学者给予的等级也不尽同。经观察,花色的变化是因开花时间而不同,同一植株上的花有白色、淡黄色和黄色,纯白色的属初开的花,即将凋落的花呈黄色,由于花的颜色不稳定,故《中国植物志》也未另立其他变种或变型。

②主要价值

经济:花为名贵香料,并作食品香料。

观赏:木犀也是园林绿化常用树种,家庭观赏的主要盆栽树种。

药用:木犀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或以上。木犀油还有增进胆汁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预防老年人大脑衰老,促进婴幼儿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等作用。木犀油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能有效地避免因脂肪被氧化而发生的细胞老化所带来的色斑、皱纹等现象。

(6)柊树

柊树(学名:Osmanthus heterophyllus),外型及花香接近桂花(木樨),但由于叶缘多半卷曲成刺而又名异叶木樨或刺桂,为木樨科木犀属下的一种常绿小乔木。

学名中的属加词Osmanthus (希腊文)osme气味+anthus花,指花具香味;种加词Heterophyllus异形叶的,指叶有刺或全缘。

产于中国台湾,日本也有分布。现都栽培供观赏。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生长慢。



①生态习性

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有一定耐寒性,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壤土上生长最佳,生长速度一般偏慢,抗逆性强。

抗污染性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较强,对汞蒸汽的吸收能力也较强,具有较强的杀菌力,在9分钟内能杀死原生动物,还具有吸滞粉尘和减弱噪声的功能。

②主要价值

刺桂四季常青,入秋百花朵朵,香气弥漫,沁人心脾,是良好的观赏树种。抗污染性强,是园林绿化、工厂绿化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材料。

绿化时宜作下木,在疏林下生长更旺盛。

(7)野桂花

野桂花(学名:Osmanthus yunnanensis)为木犀科木犀属下的一个种。种加词 yunnanensis 意为“云南的”。产于中国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生海拔1350-2800米的山坡或沟边密林中,或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

①经济价值

普通桂花只开花,不含蜜。野桂花属稀有植物,产地少,资源奇缺,十分珍贵,世界上主要产地仅为中国中部幕阜山脉一带。野桂花生长于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深山野林,花期独特、罕见、并且花可流蜜,野桂花蜜有蜜中之王的称号。主要地域范围是在湖北的崇阳,通山县,湖南的平江境内。尤其是湖北崇阳县,是野桂花树最集中的地方,全县有180多万亩野桂花树。这三个地方也是中国野桂花蜜的主要产地。

②医药功能

叶、花:辛,温。解表。

解毒消炎,祛风除湿,止血。主治肺热咳嗽,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崩漏,肠风下血,蛔虫病等。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柊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连翘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女贞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紫丁香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爵床科(上)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下):柚木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紫珠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唇形科:形态特征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爵床科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脂麻科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唇形目—木樨科:柊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927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江蓠的分类地位.pptx
下一篇: 蒙新区花蝽类昆虫FlowerBu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