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横山区:稻田画绘就生态卷 稻渔共生铺就富民路
来源:环球网
无定河畔,五万亩稻浪翻涌成诗。在横山区响水镇的万亩稻田里,一幅以大地为画布、稻苗为笔墨的巨型稻田画正迎来最佳观赏期。从高空俯瞰,“和美横山 羊名天下”的金色字样与地理标志图案跃然眼前,与波光粼粼的稻田、穿梭游弋的稻蟹共同构成一幅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田园诗画。这幅持续数年的稻田艺术创作,不仅成为横山农业转型的生动注脚,更揭示了黄土高原上“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密码。
横山响水镇已连续多年以彩色水稻为颜料,在无定河畔绘制生态画卷。驼燕沟村驻村干部秦政回忆,每幅稻田画的诞生都需经历精密设计:农业专家结合卫星定位技术,在电脑上绘制出三维效果图,再通过GPS定位将图案分解为数万个坐标点;农民则根据坐标插秧,选用紫叶稻、黄叶稻、绿叶稻等品种,在150亩稻田里精准还原设计。
稻田画的创作背后,是横山对传统农业的颠覆性革新。过去,这里因沙化严重被称为“沙地”,玉米亩产不足千元。2013年,横山引进稻田养蟹技术,通过“以渔养稻、以稻护渔”的循环模式,将撂荒地改造成“塞上江南”。如今,5.3万亩稻田与鱼塘交织成网,每亩混养200尾鲤鱼、50只螃蟹,稻谷产量提升15%,综合收益增加3000元,响水稻价格从每斤8元跃升至30元。
在响水镇驼燕沟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园,农民乔建兵正划着小船投喂蟹苗。“过去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稻渔共生,一亩地能赚两万!”他算起增收账:每亩稻田产蟹50公斤,仅此一项增收6000元;稻田不用化肥农药,大米品质提升,每斤多卖22元。2024年,横山稻蟹养殖面积突破4万亩,带动1200户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79万元,村民累计分红70万元。
这种“一水双收”的模式,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横山区水产站站长王文章说道:“鱼蟹捕食害虫,粪便肥田,稻田湿地每年固碳1.2万吨,相当于种植60万棵树。”数据显示,稻渔共生系统使化肥使用量减少60%,农药使用量下降80%,无定河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河滩湿地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今年,横山“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循环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横山方案”。
如今,横山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城关街道吴家沟村引进日本越光水稻,食味值达85%以上,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统一品种、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带动村民“抱团”增收;响水镇驼燕沟村打造集稻田画、科普教育、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示范园,推出“游古堡、观稻田、品螃蟹、吃豆腐”精品线路,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横山还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将护林经验输出为可复制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鲁瑞)
相关知识
广西灵川:稻鱼共生绘就乡村好“丰”景
稻渔生态种养高效模式构建与思考.pptx
稻亦有道 稻渔种养如何一田双收
只此青绿,绘就苏州黄桥“水美城兴”生态画卷
2023年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概述
只此青绿,绘就黄桥“水美城兴”生态画卷
榆林:做好“节水”大文章 走出生态富民路
海口:“稻花共生”生态美 一田多用收益丰
桂阳县莲塘镇李白村:党建引领促振兴,鱼稻共生巧致富
稻田湿地改善生态扮美环境风送稻花香 粒粒解乡愁
网址: 陕西榆林横山区:稻田画绘就生态卷 稻渔共生铺就富民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8351.html
上一篇: “清凉”三晋大地 “火热”文旅产 |
下一篇: 罕见!“美女蛇”现身云南,全国仅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