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结婚时的同款家具,认知障碍老人“想起来了!”长宁“小蓝花照相馆”用老上海怀旧场景唤醒记忆

结婚时的同款家具,认知障碍老人“想起来了!”长宁“小蓝花照相馆”用老上海怀旧场景唤醒记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13 23:17

“安化路上开了个小蓝花照相馆,我带侬去拍张照片。”8月13日上午,年近八旬的长宁居民莫老伯对患有认知障碍的妻子高阿姨说。

莫老伯口中的小蓝花照相馆,坐落在上海首家区级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里。它一比一复刻了老上海家庭场景,花砖、珠帘、老式台灯、饼干箱、拨号电话……满满细节,能瞬间唤起上海阿姨爷叔熟悉的生活记忆。

充满怀旧风的拍照场景,同样也是小蓝花市民中心“记忆中的对话”认知障碍主题展览的内容。长宁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闻晨报记者,“回忆疗法是认知障碍干预中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手段,采用引导回忆、拍摄照片,帮助老年人重温记忆,唤起生活热情。”

为小蓝花照相馆提供公益摄影服务的志愿者们,主要来自于长宁区现代影像艺术家协会。协会办公室主任杨虹雯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市民、特别是认知障碍老人,记录每一个‘勿忘我’的瞬间。小蓝花照相馆目前每周三至周日9点至11点开放,将持续至8月24日,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联系我们、预约拍照,不收费。”


拍照之前先讲故事,打开老人回忆的闸门

“这里就是小蓝花照相馆。这么多老物件,跟以前阿拉家里的摆设一样的,侬还认得伐?”在小蓝花市民中心里,莫老伯指着珠帘后面的饼干箱、拨号电话、老式相框等布景,温柔地看向妻子高阿姨。

“对,这些东西,老早家里都有的。”高阿姨定睛看着那些老物件,思索了一阵,露出开心的笑容。

“咱们先不着急拍照,先给我讲讲你们的故事,好吗?”在小蓝花照相馆担任志愿者的杨虹雯,热情地邀请莫老伯和高阿姨坐下,并向高阿姨提问,“侬今年几岁啦?叫什么名字?”紧跟而来的一个问题让记者有些吃惊,“侬还认识我伐?”

只见高阿姨定定地看了杨虹雯一阵,略带歉意地说:“面孔很熟悉,名字……我有点想不起来了。”

杨虹雯忍不住提醒她,“我以前是福世居委会的。”

高阿姨的眼睛里有了光芒,“居委会的……原来是你!”

杨虹雯笑了,“你最近身体好吗?”在她的引导下,高阿姨的话匣子渐渐打开,莫老伯在旁边耐心做着解释、补充。


杨虹雯告诉晨报记者,市民来到小蓝花照相馆,第一步先要聊天。“照相馆布景里的老物件,是从居民当中征集来的,就像以前的老上海家庭,给人以亲切感,正好帮助认知障碍老人在交流中打开回忆。”“即便是普通市民,这样的交流也能唤起他们的老上海故事,让记忆与场景重叠,在温馨的氛围中拍照。以后每当他们看到照片,回忆就会扑面而来。”


■普通市民家庭在小蓝花照相馆留影


结婚时的同款大橱,认知障碍老人“想起来了”

看到杨虹雯与高阿姨夫妇聊热络了,79岁的摄影师陈显清引导夫妻俩坐到布景前,杨虹雯上前指导高阿姨摆pose。快门一响,夫妻俩的笑容定格。陈显清一连帮他们拍了好几张,“等照片洗出来,就给你们送去。”

莫老伯连声道谢,“平时我们自己也会拍照,但已经很多年没来照相馆了。”

环视四周,杨虹雯逐样指着老物件,不失时机地引导高阿姨继续回忆。“这个饼干箱,以前每家人家都有的。”

高阿姨点点头。“以前算高档货,饼干主要给小孩吃,自己不大舍得。”莫老伯说。


“老早的电话机都是拨号的,你们家也有吧?”

高阿姨沉吟了一下,“有的。”莫老伯补充说,上世纪80年代初,安装一部电话费用高昂,“要好几千,但我们还是装了。”

在莫老伯的提示下,高阿姨认出了好几样眼熟的物品,包括结婚时的同款大橱、搪瓷洗脸盆、镜框里的老粮票和公交车票……她笑着说:“想起来了!”


小蓝花市民中心的志愿者也迎上来,对莫老伯说:“有空带阿姨来参加认知障碍赋能活动吧,每周四有读书活动,周五有做手工,都很适合阿姨。”

高阿姨看向莫老伯,“可我记不住路怎么办?”

莫老伯笑了,“我带你过来呀!”他告诉记者,自从医生诊断出高阿姨患有轻度的认知障碍,他就尽可能地陪着她。“今天拍了照片,又收到了活动邀请,收获很大,我看她也很开心。”


记忆疗法“激活回忆”,帮助老人重建亲密关系

莫老伯和高阿姨携手离开后,又有一对老夫妇前来拍照。74岁的王阿姨患有重度认知障碍,记者注意到,从走在街上到进门入座,丈夫沈先生一直紧紧地牵着老伴的手。

“她刚确诊认知障碍的时候,我们还能交流,还能一起出去旅游,留下了一些照片。这两年,她的认知障碍进展很快,已经不能出远门了。小蓝花照相馆离家近,我就带她来这里拍个照。”沈先生说,年轻时自己工作忙,家里事情主要是王阿姨在料理。“现在该我陪她了。之前她走丢过一次,我们一起出门时,我眼睛一眨,她就不见了,我急的跑到派出所调监控,才把她找回来。从此以后,我就把她当成小孩子,到哪里都牵着她的手。”

因此,照片上的沈先生和王阿姨,也牢牢地牵着手。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强强副主任医师表示,针对认知障碍患者开展的记忆疗法,是一种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它通过熟悉的物品、照片、音乐或气味,激活大脑中与个人经历相关的神经网络。“对于认知障碍患者来说,这不仅能唤起他们对过往事件的回忆,还能在情感上带来安全感与归属感。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此类干预,可以延缓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同时,记忆疗法也为家属创造了与患者进行情感互动的契机,有助于修复或加强亲密关系,让护理过程变得更有温度。”

“我们觉得,引导回忆、拍摄照片,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亲密关系。”杨虹雯告诉记者,“事实上,自小蓝花照相馆7月开张以来,来拍照的不光是认知障碍老人,也有热爱生活的普通家庭,借助场景、照片,重温往昔的温馨时光。”


■热爱生活的居民在小蓝花照相馆怀旧

她记得有一户跨国家庭,恰逢老人七十大寿,全家一起赶来。“老人是长宁居民,女儿、女婿和两个孩子生活在美国,女婿是美国人。两个小孩都会讲中文,但没见过妈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看到老物件都很兴奋。女婿也觉得很有意思,和我们说,没想到电影里的老上海场景,现实中还有机会见到。”


专业摄影师担任志愿者,每周三至周日免费拍照

晨报记者从长宁区民政局了解到,小蓝花市民中心是上海首家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也是第一个面向全龄、全域,以关爱记忆为特色、融入街区特质的社区嵌入式市民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揭牌成立一年多来,在市民政局指导下,长宁区民政局和江苏路街道不断为老年群体提供各类脑健康干预活动服务。此次打造“小蓝花公益照相馆”,一方面是想用回忆疗法干预认知障碍,同时也希望更多老年人能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增强和社区的互动,促进社会交往。

“我们觉得,不管是为认知障碍老人服务,还是帮助市民特别是老年朋友保存记忆,都非常有意义。因此,在小蓝花市民中心提出招募摄影师志愿者时,我们协会就有多位摄影师主动报名。最终,我们选择了陈显清、陈伟国、朱光符等等5位擅长拍摄人像的摄影师来到这里。”长宁区现代影像艺术家协会会长汤炯铭告诉晨报记者,每周三至周日,小蓝花照相馆开放时段,都会有一位摄影师志愿者在这里轮值,为大家免费拍照,将持续至8月24日。


为高阿姨、王阿姨家庭拍照的陈显清摄影师说,自己退休后一直在摄影中寻找乐趣,继而加入了长宁区现代影像艺术家协会。“听到志愿者招募消息,我就来了。我发现,镜头前的上海市民家庭都很生动,在怀旧的氛围中,他们也很乐意分享家庭故事。我拍了这么多人像,还没有专门拍过认知障碍老人,志愿者的角色让我有了观察他们的机会,也让我思考,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高阿姨和王阿姨离开后,陈显清找到杨虹雯,“我觉得,接下来的拍摄场景还可以再丰富一些,老物件最好再多收集一点。”杨虹雯认真记下陈显清的建议,表示会转达给小蓝花公益照相馆的负责人,“让老上海味道再浓一点。”


相关知识

长宁开出“小蓝花”:上海首家城区级认知障碍赋能中心启用
愚园路附近开了朵“小蓝花”,上海首家城区级认知障碍赋能中心揭牌
“小蓝花”开了!
长宁这里举办了一场“小蓝花”音乐会!3首歌曲还上架了QQ~
今年建成开放!长宁最大的“生境花园”,将打造成“五感疗愈花园”!
治愈的花境、爱心满满的咖啡馆、设计贴心的家居微改造…老博会上,一群人想用美好唤起美好回忆
上海长宁这些养老院开辟“良田”,供老人养花种菜
太保蓝公益
改善认知障碍,他们把记忆“种”进了花园里|探趣walk·幸福养老
薰衣草、洋甘菊……闻香拾记忆!医院用芳香疗法为老人改善认知障碍

网址: 结婚时的同款家具,认知障碍老人“想起来了!”长宁“小蓝花照相馆”用老上海怀旧场景唤醒记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76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想讨好饭圈的QQ音乐,又被喷了。
下一篇: 白宫称特朗普将在阿拉斯加会晤中“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