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区葡萄栽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打破热带不宜种葡萄传统认知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李楠)近日,记者获悉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联合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聚焦“品种-技术-模式”长期联合攻关,研发出的葡萄无休眠栽培及配套技术体系在“海南农业科学院热区葡萄创新中心”的应用已取得重要突破。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海波介绍,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南繁育种优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通过避雨设施、补光技术和智能光肥膜,破解了制约热区葡萄冬春生产技术瓶颈性难题,带动了配套体系全面升级。
2024年在无休眠技术的基础作用下,应用“5416”精准施肥技术实现节肥3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应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70%以上,积极践行“两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海南部分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使年收获茬次从1.5茬增至2.2茬,亩产量可突破2500公斤,优果率超过85%,种植成本每公斤下降了1.8元。反季节葡萄销售单价较传统产区提高40%,亩产值达8至1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这一创新成果在海南的推广应用,有效填补了鲜食葡萄市场空白,不仅破解了“北果南种”的地理限制,打破了“热带不宜种葡萄”的传统认知,更催生出年增速在30%以上的热区设施葡萄种植面积,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鲜食葡萄的全年供应需求。
王海波说,热区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更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以海南为例,2024年通过发展葡萄产业带动了近万人就业,正在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另外,通过葡萄无休眠栽培技术的应用,使葡萄成为实现南繁快速育种的落叶果树,从播种到果实成熟仅需13一14个月,所需时间是北方常规育种的1/2一1/4,大大提高了葡萄育种效率。
王海波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科技协同研究,聚焦南繁育种、技术优化及周年供应等关键问题,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推广的全链条创新机制,以推动核心技术取得更大突破。同时,计划打造“海南-云南-广西”热区葡萄产业带,利用三地气候差异实现错峰上市与全年供应。政策的协同保障也将得到加强,以支持技术研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葡萄产业的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
相关知识
新突破!“阳光玫瑰”葡萄在三亚试种成功
病虫害多也能种葡萄,科技助力广东葡萄硕果飘香
菊花、葡萄、大豆等成为海南现代农业的“新宠”
水培葡萄栽培技术(水培葡萄种植方法)
葡萄家族增添新成员!25个葡萄早熟新品种闪亮登场
【摇钱树】科技助力广东葡萄硕果飘香
葡萄套种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葡萄现代种植模式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葡萄产地在我国哪里?
我国十大优质葡萄产地 中国最好的葡萄产地是哪里 葡萄产地排名
网址: 我国热区葡萄栽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打破热带不宜种葡萄传统认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51413.html
上一篇: 深耕葡萄领域33年 把科研和教学 |
下一篇: 北京唯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