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浙江大学孙崇德教授团队解析柑橘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遗传和代谢选择分化基础

浙江大学孙崇德教授团队解析柑橘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遗传和代谢选择分化基础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7 09:29

柑橘是最大宗的水果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健康功效主要源于果皮中的类黄酮、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因含有多种特色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健康功能。另一方面,柑橘中的香豆素因对肝脏中CYP450 酶有抑制作用,存在引发他汀类药物代谢障碍的风险,即“西柚效应”。由于柑橘家族成员构成的复杂性,不同类群的生物活性物质组成特点各异,柑橘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功效差异至今尚无系统解析,这些由群体遗传变异驱动的营养表型尚待深入研究。

近日,农学院孙崇德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Plant》期刊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d metabolomic insights into the sel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citrus”的论文。该研究深入分析了柑橘群体,通过代谢组和基因组分析,揭示了柑橘不同类群在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合成和积累上的差异机制,为药食同源柑橘的合理利用和优质品种选育提供了精准指导。研究发现了柑橘祖先群体中宽皮柑橘、柚和香橼对苯丙烷通路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类黄酮和香豆素)的选择偏好。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了多个与类黄酮和香豆素合成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不同柑橘群体中发生了选择,影响了相关物质的差异积累。此外,研究还对不同品种的抗氧化能力、癌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和CYP450酶抑制能力进行了多模型、多剂量、多品种生物活性评估,绘制了柑橘群体生物活性的变异路线图。

柑橘群体生物活性变异路线图

本文的第一单位为浙江大学,共同第一作者为农学院博士生梁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师王岳博士、西南大学申晚霞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孙崇德教授。浙江省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衢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本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相关研究方面的支持。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知识

生物所焦晨研究员和康奈尔大学Zhangjun Fei教授等合作解析菠菜驯化历史与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浙大农学院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综述水果中天然抗氧化剂的抗糖尿病活性
浙江大学汪俏梅教授团队在十字花科芽菜品质改良和生物强化领域取得新进展
农学院喻景权/张明方/周艳虹教授团队在Nature 子刊发文揭示葱属作物基因组进化与特殊辛辣风味形成机制
转录因子调控番茄碱代谢合成新机制获解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智慧树网
不同品种柑橘果实的类黄酮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孙明教授团队在神农香菊芳香性状形成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牧草种质资源团队解析生长素反应因子调控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网址: 浙江大学孙崇德教授团队解析柑橘类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遗传和代谢选择分化基础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96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柑橘病毒病全解析
下一篇: 高果树喷农药机 铃丹加强型保花保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