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园林植物学调研报告

园林植物学调研报告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7 07:52

1、1、银杏ginkgo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银杏ginkgo观赏特征: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生态习性:落叶高大乔木,具顶生营养性长枝和侧生生殖性短枝。园林用途: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无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银杏,它们历尽沧桑、遥溯古今,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历代骚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许

2、多诗文辞赋,镌碑以书风景之美妙,文载功德以自傲2、油松Pinustabulifmis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皮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块,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小枝粗壮,黄褐色,有光泽,无白粉;冬芽长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油松Pinustabulifmis观赏特征:干粗壮直立,形成耸立的树形,有时也能长成弯曲多姿的树干,显得苍劲挺拔。生物学特性:寿命长生态习性:油松为阳性树,幼树耐侧阴,

3、抗寒能力强,喜微酸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园林用途: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春,不畏风雪严寒。独立的个体姿态非常优美,人们习惯把生长在岩石峭壁上的称‘望人松’3、国槐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 因此树冠浓密。槐树的一级侧枝粗壮,树冠因此云团状,因此叶色深,呈墨绿色。观赏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5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花果期912月。生物学特性:萌蘖性强生态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

4、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园林用途: 中国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国槐原产中国北部,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常见的树种国槐4.水杉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 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观赏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一415米,胸径达1.6-2.4米,每年二月开花,果实11月成熟。生物学特性:

5、萌蘖性强生态习性: 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耐寒性强,耐水湿能力强,在轻盐碱地可以生长为喜光性树种园林用途: 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水杉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4、水杉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色至灰白求恩色,皮孔鞭形。芽卵形略有绒毛。叶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5、毛

6、白杨?观赏特征:树干通直,树皮灰绿色至灰白求恩色,皮孔鞭形。芽卵形略有绒毛。叶卵形、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生物学特性:萌蘖性强?生态习性:强阳性树种。喜凉爽湿气候,在暧热多雨的气候下易受病害。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深厚肥沃、沙壤土,抗污染。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园林用途:毛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生长较低毛白杨毛白杨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冠开展,树皮灰色,厚鳞片状开裂。

7、叶宽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端长渐尖,背面被白色柔毛,基部脉腋具绿色腺斑。6、黄金树?观赏特征:淡雅脱俗,叶大而翠绿,清爽宜人。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内有黄色条纹及紫褐色斑点。?生物学特性:萌蘖性强?生态习性:光、稍耐阴,可耐零下10℃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能耐干旱。萌芽力强,生长快,寿命长。对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抗性很强,是工业城市生态绿化的首选树种。?园林用途:目前各地城市都有栽培,各地园林多植作庭荫树或行道树。6、黄金

8、树6、黄金树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7、楸树?观赏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树冠狭长倒卵形。树干通直,主枝开阔伸展。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小枝灰绿色、无毛。?生物学特性:萌蘖性强?生态习性:喜光,较耐寒,适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环境。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不耐干旱、积水,忌地下水位过高,稍耐盐碱。?园林用途:

9、楸树为高大落叶乔木,可营造用材林、楸农间作林、防护林及庭院观赏、道路绿化等,是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优质用材树种。在中国博大的树木园中,唯其“材”貌双全,自古素有“木王”之美称。7、楸树7、楸树8、辽梅山杏SiberianApricot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冠半圆形,树姿开张,表皮光滑无毛。花萼粉红色,叶片卵圆形8、山杏SiberianApricot观赏特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叶长4~5厘米,宽

10、3~4厘米,单花直径约2.5厘米,果熟期6~7月生物学特性:药用生态习性:春、秋季一般均可栽植,也可采用营养钵育苗,在夏季或雨季栽植。园林用途:花型似梅花,具清香,可弥补南梅不胜北寒之缺欠,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北方梅花9、平枝荀子CotoneasterhizontalisDecne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低矮灌木,枝水平展。叶片圆形,花小,粉红色,果近球形,鲜红色。9、平枝荀子Cotoneasterhiz

11、ontalisDecne观赏特征:半常绿低矮灌木,高150厘米,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11月下旬叶色开始变红生物学特性:分支多,可入药生态习性:喜阳光和排水良好,也稍耐阴。园林用途:秋观红果,晚秋叶色红亮。与岩石配植非常适宜。或作地面覆盖植物,种在草地边缘,林缘及台坡。也是盆景制作的上好材料。10、绦柳Salixmatsudanaf.pendula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落叶乔

12、木,树冠卵圆形,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缘有细锯齿,背面微被白粉,朔果两裂,种子细小,具丝状毛。绦柳Salixmatsudanaf.pendula观赏特征:树形美,易繁殖,深为人们喜爱生态习性:喜光阳性树种,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排水、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但在粘土或长期积水的低湿地上,容易烂根,引起枯梢,甚至死亡园林用途:其柔软嫩绿的枝条、丰满的树冠及稍加修剪的树姿,更加美观。适合于庭前、道旁、河堤、溪畔、草坪栽植。11、

13、榆树UlmuspumilaL.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缘多重锯齿榆树UlmuspumilaL.观赏特征:树形美,易繁殖,深为人们喜爱生态习性: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快,寿命长。园林用途:其次,榆树盆景造型时应根据

14、老桩的基本形态,经过盘扎、修剪等制成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临水式、悬崖式、风吹式、丛林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造型时间可在落叶后的休眠期,也可在生长期,但要避开萌芽期。。12、紫叶李Prunusceraiferacv.Pissardii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均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56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尖细锯齿,羽状

15、脉58对,两面无毛或背面脉腋有毛,色暗绿或紫红,叶柄光滑多无腺体紫叶李Prunusceraiferacv.Pissardii观赏特征:紫叶李枝干为紫灰色,嫩芽淡红褐色,叶子光滑无毛,花蕊短于花瓣,花瓣为单瓣。小小的花,粉中透白,在紫色的叶子衬托下,煞是好看。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生态习性:浅根性,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园林用途:本种枝广展,红褐色而光滑,叶自

16、春至秋呈红色,尤以春季最为鲜艳,花小,白或粉红色,是良好的观叶园林植物,尤以变型紫叶李和黑叶李在园林绿化中多被选用。13、杜仲Eucommiaulmoides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叶对生、花成对腋生、花冠二唇形、香、浆果红色、干皮斑驳杜仲Eucommiaulmoides观赏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光滑,黄褐色或较淡,具片状髓。花期4~5月。果期9月。生物学特性: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

17、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生态习性: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14、黑松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其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针叶浓绿,四季常青,树姿古雅,可终年欣赏观赏特征:经抑制生长,蟠曲造型,姿态雄壮,高亢壮丽。均富观赏价值生物学特性: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生态习性: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涝,不耐寒耐干旱、瘠薄及

18、盐碱土园林用途:经抑制生长,蟠曲造型,姿态雄壮,高亢壮丽。均富观赏价值黑松盆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庭院、阳台均可培养。其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针叶浓绿,四季常青,树姿古雅,可终年欣赏。在生长期间,宜陈放于室外阳光充足、空气流之处,不宜长时间放置于室内。多年培养的黑松桩景,老干苍劲虬曲,盘根错节。备注:该部分内容可通过上课内容、文献调研、网络资源获得15、照手桃日本丽桃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树型高大,树

19、冠窄高,枝条直上,分枝角度小。15、照手桃日本丽桃园林用途:帚桃的平均株高可达3~5米,干性强,几乎不用做任何修剪就可以终生保持高耸直立的外观,除了可以做常规的庭园树栽植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行道树或者高大的花篱,是难得的观赏桃新类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叶螺旋状着生,与小枝约成45角斜展,条形,基部窄,有短柄,先端且凸尖,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线。1

20、6、矮紫衫?观赏特征:矮紫杉是东北红豆杉(紫杉)培育出来的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半球状密纵灌木,树形矮小,树姿秀美,终年常绿?生物学特性:萌蘖性强?生态习性:阴性,非常耐寒,又有极强的耐阴性,耐修剪,怕涝;喜生富含有机质之湿润土壤中;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园林用途:树形端庄,可孤植或群植,又可植为绿篱用,适合整剪为各种雕塑物式样。由于其生长缓慢,枝叶繁多而不易枯疏,故剪后可较长期保持一定形状,在园林上广为应用。3、矮紫衫3、

21、矮紫衫17、桧柏Sabinachinensis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并向下延生;老树多为鳞形叶,对生,紧密贴于小枝上17、桧柏Sabinachinensis观赏特征:桧柏又称圆柏,柏科常绿乔木。枝条密生;叶具鳞叶及刺叶两种类型,终年翠绿。鳞叶交互对生,刺叶三叶交叉轮生。球果近圆球形,两年成熟,熟时呈暗褐色,被白粉。生物学特性: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上,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

22、一定的抗性生态习性:喜光、幼树耐庇荫,喜温凉气候,较耐寒,适肥厚湿润沙质壤土18、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18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Fisch观赏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

23、。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生物学特性: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小枝粗壮,栗褐色,无毛,幼枝具棱。生态习性:蒙古栎的根很深,主根发达,但不耐移植。材质坚硬、比重大、纹理美观、具有抗腐耐水湿等特点。园林用途:木材边材淡褐色,心材淡灰褐色,材质坚硬,耐腐力强,干后易开裂;可供车船、建筑、坑木等用材,压缩木可供作机械零件,可酿酒或作饲料,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19龙爪柳Salicaceae调研地点:北

24、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线状披针形,细锯齿缘,叶背粉绿,全叶呈波状弯曲。19龙爪柳Salicaceae观赏特征: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可达3米,小枝绿色或绿褐色,不规则扭曲;叶互生,线状披针形,细锯齿缘,叶背粉绿,全叶呈波状弯曲;单性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生物学特性:幼株春至夏季为生长旺盛期,每1~2个月施肥1次,并充分补给水分。每年冬季落叶后应修剪、整枝,维护树形美观;若植株过于老化,可施行

25、强剪,促使萌发新枝叶。生态习性:喜光,耐寒,湿地、旱地皆能生长,以湿润而排水良好土壤上生长最好。园林用途:适合冬季园林观景,也适合种植在绿地或道路两旁。叶片和枝干以常在插花中被使用。20、雪松Cedrus调研地点:北京植物园调研时间:2011.10.22我的辨识: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雪松Cedrus观赏特征: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质

26、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生物学特性:能防腐和抗虫的常绿针叶树生态习性:雪松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园林用途:雪松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

相关知识

精选植物作文之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
园林花卉生产实习报告,园林花卉实习报告,园林花卉实习总结报告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绿化调研报告(八篇)
校园景观调研报告(24篇)
花店调研报告
《园林植物学》
景观园林调研分析报告.doc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八篇)
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网址: 园林植物学调研报告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94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梨 (蔷薇目蔷薇科植物)
下一篇: 楚辞《橘 颂》原文,注释与鉴赏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