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木犀科(捩花目下的一科)

木犀科(捩花目下的一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7 06:07

1

在植物的栽培上,木犀科在我国有着其悠久的历史。木犀科代表种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桂花的记载。如《山海经》中有“南山经之首曰鹤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屈原《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楽,辛夷车兮结桂旗。”而在《三辅黄图》中记载,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在攻破南越时,兴建浮惹宫在上林苑。在上林苑其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其中有桂花100株。因此桂花在汉朝时已经种植在皇家宫苑[9,1G]。而一直到明清时期,桂花的品种名称才有所记载。王世愁《学圃杂疏》中有“木犀吾地为盛,天香无比,然须种早黄、子二种。不惟早黄七月中开,子花密为盛,既香亦龙郁异常;丹桂香减矣,以色稍存之,余皆勿植;又有一种四季开花而结实者,此真桂也,闽中最多。常以春中盛开,吾地亦间有之。”这里记载了早黄与逐子等品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丛生岩岭间,谓之岩桂,俗呼为木库,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此后,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等桂花的名称渐渐被广泛地应用。如陈漠子《花镜》中有“桂,花甚香甜,小而四出或重台,亦不易得。其种不一,白名银桂,黄名金桂,能著子。红名丹桂,不甚香。又有四季桂、月桂,闽中最多。叶如锯齿而纹粗,花繁而浓香者,俗呼为子木犀。花时凡三放,为桂中第一。”再次提到毬子这个品种。

2

乔木,直立或藤状灌木。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单叶、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稀羽状 分裂,全缘或具齿;无托叶;具叶柄;花萼4裂,有时多达12裂,稀无花萼;花冠4裂,有时多达12裂,浅裂、深裂至近离生,或有时在基部成对合生,稀无花冠,花蕾时呈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稀4枚,着生于花冠管上或花冠裂片基部,花药纵裂,花粉通常具3沟;子房上位,由2心皮组成2室,每室具胚珠2枚,有时1或多枚,胚珠下垂,稀向上,花柱单一或无花柱,柱头2裂或头状。果为翅果、蒴果、核果、浆果或浆果状核果;种子具1枚伸直的胚;具胚乳或无胚乳;子叶扁平;胚根向下或向上。染色体基数x=11-24[1]。

识别要点:木本。叶常对生。花整齐,花萼,花冠常4裂,多有香味;雄蕊2,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翅果,蒴果、核果或浆果[2]。

3

木犀榄属Olea Linn.

本科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植物、香料植物、油料植物以及经济树种。连翘的果实是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女贞的果实称女贞子,为常用的补阴药;几种梣属植物的树皮入药称秦皮,广泛应用于消炎解热,有清热、止痢、明目等功效。木犀(桂花)、茉莉花以及各种丁香属的植物,既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是重要的观赏树种。有些梣属的种类可放养白蜡虫,提取白蜡供工业用,有些为建筑用材树种,也有的为防护林带的造林树种。油橄榄的果实榨油供食用,也可制作蜜饯。

一般认为本科是个自然类群,但它在合瓣花亚纲中的地鳞却常有争议,多数学者把它和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萝藦科一起组成捩花目,并置于木犀亚目之下。但 J. Hutchin- son(1967)却把捩花目分成三个目,并把它和马钱科一起组成马钱目。A. Takhtajan(Ehg. ed., 1969)又把本科独立成木犀目 OLEALES。凡此种种组合均表明其与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和萝藦科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尤其因本科的雄蕊简化成2枚,这在捩花目其余各科中是不存在的[1]。

Oleoideae

花萼、花冠常4裂;雄蕊常2枚;子房2室,通常每室含胚珠2枚,稀1或多枚。无内生韧皮部。仅1科,我国有分布[3]。

梣族Fraxineae Endl.

叶对生,单叶或奇数羽状复叶。花两性、单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萼4裂或无花萼;花冠4裂或无花冠。翅果,翅着生果端或四周。

2属,我国均产[4]。

雪柳属Fontanesia Labill.

木犀科--雪柳落叶灌木,有时呈小乔木状。小枝四棱形。叶对生,单叶,常为披针形,全缘或具齿;无柄或具短柄。花小,多朵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4裂,宿存;花冠白色、黄色或淡红白色,深4裂,基部合生;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细长,花药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短,柱头2裂,宿存。果为翅果,扁平,环生窄翅,每室通常仅有种子1枚;种子线状椭圆形,种皮薄;胚乳丰富,肉质;子叶长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 x=13。

本属模式种:Fontanesia phillyreoides. Labill.

2种。我国和地中海地区各产1种[5]。

梣属(白蜡树属) Fraxinus Linn.

落叶乔木,稀灌木。芽大,多数具芽鳞2-4对,稀为裸芽。嫩枝在上下节间交互呈两侧扁平状。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在枝梢呈3枚轮生状,有小叶3至多枚;叶柄基部常增厚或扩大;小叶叶缘具锯齿或近全缘。花小,单性、两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枝端,或着生于去年生枝上;苞片线形至披针形,早落或缺如;花梗细;花芳香,花萼小,钟状或杯状,萼齿4枚,或为不整齐的裂片状,或退化至无花萼;花冠4裂至基部,白色至淡黄色,裂片线形、匙形或舌状,早落或退化至无花冠;雄蕊通常2枚,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通常短,或在花期迅速伸长伸出花冠之外,花药2室,纵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较短,柱头多少2裂。果为含1枚或偶有2枚种子的坚果,扁平或凸起,先端迅速发育伸长成翅,翅长于坚果,故称单翅果;种子卵状长圆形,扁平,种皮薄,脐小;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 x=23。

本属后选模式种:欧梣 Fraxinus excelsior Linn.

约60余种,大多数分布在北半球暖温带,少多伸展至热带森林中。我国产27种,1变种,其中1种系栽培,遍及各省区。

本属有许多种是重要的材用树种,其中水曲柳 F. mandschurica Rupr. 是著名的商品木材,为我国东北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花曲柳 F. rhynchophylla Hance 和白蜡树 F. chinensis Roxb. 的材质也很优良,环孔材,晚材管孔略小,轴向薄壁组织明显,木射线在弦向作不清晰的带状,木材结构粗、纹理直不均匀,材质硬而重,边材不耐干缩,常作某些特殊用途,如工具柄、枕木、胶合板以及机械和家具的弯曲部件与座板。本属植物大多数喜光并稍耐荫,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迅速,天然或人工更新良好,且抗烟尘、抗病虫害性能均较好,可作园林绿化的观赏树和行道树,也可作护田与堤岸保土树种。本属植物有重要经济价值,一是有几种的树皮作为中药“秦皮”,广泛用于消炎解热,有收敛止泻的功效;一是放养白蜡虫(Ericerus pela,蚧科,半翅目),取蜡为工业上重要原料。其中以白蜡树最常见于栽培,历史悠久,尤以西南各省最盛。

本属国外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台湾都有引种,美国红梣 F. pennsylvanica Marsh. 生长较快,已被利用作庭园树或行道树,收人本志之中。此外还有美国白梣 F. americana Linn.;墨西哥梣 F. uhdei (Wenzig) Lingelsh.;绒毛梣 F. velutina Torr.;阔叶梣 F. latifolia Benth.;尖果梣 F. angustifolia Vahl subsp. oxycarpa (Willd.) Franco & Alfonso;欧梣 F. excelsior Linn.;花梣 F. ornus Linn. 等在少数地点仅作试验性栽培,本志未予编入[6]。

Trib. Syringeae G. Don

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花两性;花冠4裂。蒴果,种子具翅。2属,我国均产[7]。

连翘属Forsythia Vahl

木犀科--连翘形态特征:直立或蔓性落叶灌木。枝中空或具片状髓。叶对生,单叶,稀3裂至三出复叶,具锯齿或全缘,有毛或无毛;具叶柄。花两性,1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萼深4裂,多少宿存;花冠黄色,钟状,深4裂,裂片披针形、长圆形至宽卵形,较花冠管长,花蕾时呈复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药2室,纵裂;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多枚,花柱细长,柱头2裂;花柱异长,具长花柱的花,雄蕊短于雌蕊,具短花柱的花,雄蕊长于雌蕊。果为蒴果,2室,室间开裂,每室具种子多枚;种子一侧具翅;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14。

本属模式种: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约11种,除1种产欧洲东南部外,其余均产亚洲东部,尤以我国种类最多,现有7种、1变型,其中1种系栽培。

本属为重要的经济植物,果实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为我国常用中药。户户皆备的银翘解毒丸,其主要成分之一便是连翘的干燥果实。全属又为早春开花植物,3月初便含苞待放,是庭园布置早春开花植物的理想花木。

Bentham 和 Hooker(1876),Knoblauch(1895),Engler(1936)等系统,均把本属与丁香属 Syringa 一起同置于丁香族 Syringeae。但 Taylor(1945)根据本属染色体基数为14,丁香属染色体基数为23,或22,24,便把它从丁香族中独立出来,成立了连翘族 Forsythieae。除染色体基数不同外,二者形态特征以及种子表面的超微结构也不同,前者花冠黄色,花柱异长,子房每室具胚珠多枚,种子表面多数呈瘤状突起,后者花冠紫色、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柱非异长,每室具胚珠2枚,种子表面多数呈网穴状纹饰,且二者过氧化物酶电泳酶谱也很不一致,因此,Taylor 对本属的处理是值得探讨的[8]。

丁香属Syringa Linn.

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带四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鳞,顶芽常缺。叶对生,单叶,稀复叶,全缘,稀分裂;具叶柄。花两性,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与叶同时抽生或叶后抽生;具花梗或无花梗;花萼小,钟状,具4齿或为不规则齿裂,或近截形,宿存;花冠漏斗状、高脚碟状或近幅状,裂片4枚,开展或近直立,花蕾时呈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至花冠管中部,内藏或伸出;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果为蒴果,微扁,2室,室间开裂;种子扁平,有翅;子叶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或22、24。

本属后选模式种:欧丁香 Syringa vulgaris Linn.

约19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东南欧产2种,日本、阿富汗各产1种,喜马拉雅地区产1种,朝鲜和我国共具1种、1亚种、1变种,其余均产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及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故我国素有丁香之国之称。

本属中有不少种类的花是提取香精,配制高级香料的原料;又枝叶繁茂、花色淡雅而清香,故庭园广为栽培供观赏,为庭园中之珍品。欧美对本属进行杂交育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先后曾选育出数百个栽培品种。近年来北京植物园也开展了此项研究,目前已培育成紫云 Syringe oblate cv. "Ziyun",罗蓝紫 S. oblata cv. "Luolanzi",香雪 S. oblate cv. "Xiangxue", 春阁 S. vulgaris cv. "Chun'ge" 等新品种。

Johnson(1957)认为本属与女贞属 Ligustrum 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他主张取消丁香族 Syrlngeae,将本属归入木犀榄族 Oleeae 而靠近女贞属。除本属的短花冠管组 Sect. Ligustrina 与某些女贞属的种类具有共同的花的特征外,二者染色体基数均为23,或本属为22、24,扫描电镜观察种子表面特征多数均呈网穴状纹饰,且二者过氧化物酶电泳酶谱也比较一致。因此,Johnson 对本属的处理意见是值得探讨的[9]。

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连翘捩花目木犀科植物
茄科(管状花目下的一科)
桔梗科(桔梗目下的一科)
迎春花(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植物)
茄科植物是什么意思
迷人木犀科植物(探索木犀花的神秘世界)
木樨科
连翘花的科与属
“茄科”字的解释
木犀科植物课件

网址: 木犀科(捩花目下的一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91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莎木 シェンムー
下一篇: 巴沙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