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构建基质pH值影响牡丹生长网络调控模型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构建基质pH值影响牡丹生长网络调控模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6 23:40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我国传统名花,根可入药,种子可榨油,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作物。牡丹虽然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种植,但植株生长发育受土壤酸碱性影响显著,因此,土壤pH值一直是牡丹种植推广的首要考虑因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牡丹课题组在基质pH值影响牡丹生长发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内容以“Acidic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affect the growth of tree peony plants via altering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limiting nutrient assimilation, and impairing ROS balance”为题在线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本研究利用表型分析、代谢物测定以及转录组数据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了栽培基质pH值与牡丹生长发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pH值变化与植物光合作用、营养吸收、胁迫修复等紧密相关,特别是强酸性(pH4.0)胁迫条件下,植株体内活性氧过量积累,破坏了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叶绿体合成及叶片结构,损伤了光合系统。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和生理生化数据,进一步发现碱胁迫主要是通过抑制电子传递链ETFQO等基因的表达,影响了光合效率和能量积累。相比之下,在强酸性(pH 4.0)条件下,植株损伤与光合系统破坏更加严重。据此,课题组构建了酸、碱胁迫影响牡丹生长的调控网络。本研究结果合理解释了生产实践中牡丹适合中性偏碱(pH 7.8~8.3)土壤的特性,并为牡丹精准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图1:不同pH值对牡丹成花和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图2:不同pH值对光合系统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基金、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国际留学生Theint Thinzar Aung博士为第一作者,任秀霞博士、张秀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知识

蔬菜花卉所构建基质pH值影响牡丹生长网络调控模型
栽培基质水分、EC值和pH值快速监测技术和设备
一种水培营养液pH值调控方法及装置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开发异交物种基因高效定位的新算法工具OcBSA
无土栽培中营养液pH值调控技术研究.docx
洛阳牡丹花期预测模型构建与检验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多种活动展示农业科技成果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揭示SV驱动甘蓝类蔬菜驯化的新机制
超详细!蔬菜基质无土栽培的技术调控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

网址: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构建基质pH值影响牡丹生长网络调控模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80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调研
下一篇: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