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6月21日10时42分迎来夏至。这一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从天文学角度看,夏至的“至”是什么“至”?这一天又有什么未“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在天文学上,夏至是指太阳在天球上运行到距天赤道最北处的时刻,此时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正午时太阳最高,垂直物体的影子最短。
尽管夏至时北半球白昼最长,但一年中最晚日落通常不在这天,这是因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存在差异。王科超解释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依据的真实太阳运动时间称为真太阳时。在真太阳时系统中,夏至日确实是日出最早、日落最晚的一天。然而,由于真太阳时的不均匀性,我们日常所用的是以假想的太阳平均运动为依据得到的平太阳时。如此一来,每天都有均等的时长,即24小时。
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间的差值叫均时差,它的存在使得夏至日当天通常不会出现最晚日落。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且存在黄赤交角,均时差数值在一年中不断变化,其差值在负14分钟至正16分钟之间。“以北京为例,一年中最晚日落通常在6月底。”王科超说。
此外,在夏至前后,北半球白天的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多,但夏至时的气温并非一年中最高。“考虑到地表热量收支的累积效应,一般在夏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地面吸收的热量仍然大于它所放出的热量,地面温度还会持续升高。直到处暑节气前后,地面散发的热量开始大于其吸收的热量,温度才会逐渐下降。”王科超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人会通过观察日影的长短变化来判断时节变化。“立竿见影”这一成语便与之相关。“对于地处北回归线地区的公众来说,夏至日则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有趣现象。这是因为在夏至日正午时,太阳位于天顶,阳光垂直地射向地面。”王科超说。
策划:孙闻
记者:王珏玢、朱筱
海报制作:徐湛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相关知识
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夏至已至,紫薇花开
夏至已至,荷花盛放!
夏至未至 绣球花开
诗意安居| 一束夏至未至的花
夏至已至 养生防病有三原则
花开半夏,夏至已至,这些养生要点请记牢
夏至已至,那就忘却炎热去赏花吧!
夏至已至,细数那些独属于夏天的花朵
夏至已至,不只凉面!还有“它们”让你清凉一夏!
网址: 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287.html
上一篇: 孟夏是什么时节 孟夏仲夏季夏的区 |
下一篇: 二十四节气——立夏:夏天到了,万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