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大黄连刺的用法

大黄连刺的用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5 01:16

大黄连刺

大黄连刺,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BerberispruinasaFranch.的根和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热淋,咽喉肿痛,口疮龈肿,火眼目赤肿痛,痄腮,乳痈,疖肿,烫伤。

中文名称

大黄连刺

拉丁文名

Berberis pruinosa Frnch.

别名

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脚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云南)

道地产区

云南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胃、小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

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热淋,咽喉肿痛,口疮龈肿,火眼目赤肿痛,痄腮,乳痈,疖肿,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化学成分

茎含小檗碱1.58%,还含掌叶防己碱及微量的药根碱。

1、《滇南本草》:“泻小肠实火,胃中实热。利小便,止热淋痛,牙根肿痛,咽喉疼痛,小儿乳蛾痄腮。”

2、《云南中药志》:“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菌痢、肠炎、咽喉痛、牙龈肿痛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暴赤火眼,肿胀疼痛:土黄连为末,泡人乳,点眼。(《滇南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采根,除去杂质,鲜用或趁鲜切片晒干。干根或茎未开片者,喷淋清水浸透后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圆柱状不规则弯曲,直径2-6cm,外表皮黄色或黄褐色,具纵皱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层深黄色,木部淡黄色,占直径的8/10-9/10,具明显辐射状射线;气微,味极苦。茎枝圆柱形,多2叉分枝,直径1-6mm,长短不一,表面灰绿色,粗枝具明显纵棱,针刺多3叉,刺长可达3cm;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横切面皮部与木部金黄色,有较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黄白色;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小檗科小檗属粉叶小檗。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高2-3m。根粗壮,断面浅黄色。小枝节处生有坚硬的3分叉刺,长2-3cm。叶4-6片簇生,革质;几无柄;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2.5-4.5cm,宽1.5-2.2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刺状齿1-6个,罕近全缘,叶脉不显至无脉,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被白粉。花10-25朵簇生叶腋;萼片6,下有2个苞片;花黄色,花瓣6,较萼片短;雄蕊6,花药瓣裂。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无花柱,被白粉或蓝粉。花期5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道地产区

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3000m的山野路边。

相关知识

探秘大黄的生长周期(了解大黄的生命周期和生长特点)
大黄蜂蜡药膏
大黄药
香雪兰:滋养身心的花卉良伴
大黄附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常喝大黄的副作用 大黄的食用禁忌
大黄
大黄的鉴别方法
大黄是什么植物,是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
栗子的用法

网址: 大黄连刺的用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44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檗属刺红珠花变异式样的研究.d
下一篇: 江苏黄刺玫价格合理20公分黄刺玫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