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美|指尖上的艺术——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技艺
在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和奇台农场,流传着历史悠久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技艺,它不仅是哈萨克族最为普及的手工技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
2008年,由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申报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01
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的所绣内容与草原生活密切相关,构图多采用连环对称形式,构思巧妙、绣艺精湛,富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
由毡绣和布绣制成的绣品也称为“花毡”,是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家庭手工艺品。花毡的绣制工艺十分讲究,无论是制成的挂毯、地毯,还是沙发垫、花帽等小饰品无不色彩缤纷、构图精美,富含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年6月,红旗农场的哈萨克族职工都会组织手工艺品展览会,将自己最精美的绣品展示出来,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02
毡绣和布绣的制作工艺
传统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仍保留着原生态的制作技艺:用料讲究,刺绣的毡布采用纯羊毛擀制而成;针法严谨,施绣前先用颜料勾画图案,再一针一线地进行刺绣。毡绣和布绣 具有相同的制作工艺,只在用料上有所不同
这些毡绣和布绣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看看!
第一步:擀制毛毡
↑将上好的羊毛清洗干净,通过人工擀毡,制成羊毛毡。
第二步:勾画图案
↑将面粉与牛奶调和在一起,搅拌稀释后制成颜料,再用木棍蘸上颜料在毡子上勾画所要绣成的图案。
第三步:施绣
03
在发展中保护传承
如今的哈萨克族布绣和毡绣,结合了现代机绣工艺,使之与手绣完美结合,既保留了哈萨克族原生态的民族特色,又大大提升了毡绣和布绣的制作效率,为毡绣和布绣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哈萨克族职工利用缝纫机制作毡绣
为了发展毡绣布绣产业,同时促进毡绣布绣的保护与传承,六师红旗农场建立起了民族手工艺产业孵化园,并聘请了专业教师为职工进行培训,让职工们能够学习到专业的毡绣和布绣技艺。
▲第六师红旗农场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孵化园
孵化园也为哈萨克族职工提供了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场地,让她们的绣品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哈萨克族职工在孵化园内制作绣品
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库拉西从14岁开始学习毡绣布绣技艺,到现在她已绣制出大大小小近千余件作品。
▲库拉西(左一)指导职工们制作绣品
为了更好地弘扬这项民族“非遗”技艺,库拉西带头成立了“美丽刺绣”合作社。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热爱毡绣布绣的哈萨克族职工在园区创业。她们统一制作毡绣、布绣作品,由专门的经纪人与商家签订订单,保证市场销路,使毡绣、布绣技艺形成产业化。
▲库拉西(左一)向游客介绍绣品
如今,毡绣和布绣技艺不仅在农场得到了传承,这项非遗技艺也“绣”出了脱贫致富的新画卷。
相关知识
【看见非遗】:走近侗绣世家 触摸指尖上的非遗(上)
我们的节日·七夕丨指尖上的七夕浪漫“绣”
互助土族盘绣 针尖上的非遗
这些指尖上的“非遗”技艺,来自毕节!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指尖上的七夕浪漫“绣” – 商丘新闻网
哈萨克族的“柯赛绣”是怎样的传统刺绣技艺
张菊花: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宁强:非遗羌绣“指尖经济”绣出幸福新生活
绣娘有梦:让侗绣之美再绽放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侗族刺绣:侗寨绣娘巧手绣出幸福花
网址: 非遗之美|指尖上的艺术——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技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4019.html
上一篇: 【非遗】面塑——指尖上的艺术 |
下一篇: 丝绕春风,仕女簪花,北京绢花的“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