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试管花”等航天育种新成果亮相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
在一个不及手掌大的密封玻璃瓶里,一朵只有拇指盖大小的微型月季正在呈现自己鲜红的花瓣。这种试管花在密闭的无菌容器内,无需浇水,只需适当的光照,即可生长、开花。
在“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福州站)上,这样的月季试管花吸引了不少目光。该展览于18日在福州开放,是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的系列科普活动之一。
月季试管花在密闭的无菌容器内,无需浇水,只需适当的光照,即可生长、开花。(受访者供图)
这种试管花采自太空微型月季,后者的幼苗经神舟四号飞船搭载和地面选育而成,是一个月季新品种。常见的月季品种植株比较高大,而经过航天育种的微型月季株高仅20至30厘米,适合家庭小盆栽。
“相比地面育种,航天育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优质的种质资源,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李亚平说。
此次与太空微型月季同时展出的,还有航天育种的黄瓜、豆角、苦瓜等。
李亚平说:“航天育种带来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我们将植株种到地里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再人为挑选出口感、产量或抗性等性状表现更加突出的变异个体。”
中国的航天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诸多领域作出了贡献。
除了植物,航天育种还拓展应用到微生物培育领域。
9月18日,航天育种成果在“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福州站)上展示。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在此次科普展上,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其经过航天育种的灵芝、乳酸菌等菌种。这些菌种于今年5月经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可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目前,经过航天育种的紫红曲霉菌和酿酒酵母菌,已应用于生产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终端航天生物制品。
航天育种是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结合的育种新途径。利用航天器搭载的生物材料,在宇宙环境强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的共同作用下,经过空间诱变产生基因突变,返回地面后经过数代地面选育,筛选出携带新性状的新品种,最终培育出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新品系、品种。
相关知识
“月季试管花”等航天育种新成果亮相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
开州
探访航天育种基地!航天+育种=?
花卉航天育种之我见
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上天入地,只为攥紧“中国种”
太空“种菜”成果丰硕 航天育种培育的超级蔬菜丰富百姓餐桌
七夕中国航天文创首发太空玫瑰,花期比普通花长1倍
太空果蔬并非小怪物 航天育种不是转基因
网址: “月季试管花”等航天育种新成果亮相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712.html
上一篇: 【领跑现代农业新征程】科技育苗推 |
下一篇: 加快农业“科技速度” 榆中智慧育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