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有料诗词 | 走进《楚辞》里的草木意境篇:恶

有料诗词 | 走进《楚辞》里的草木意境篇:恶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4 18:17


诗词中草木多言萧条,众多诗经歌赋与先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草木意象或为情感叹咏,或为祭祀表达虔敬之情……

然而在《楚辞》中却描述了一班恶意草木,它们是什么样的呢?让小编带你走进《楚辞》中的草木情缘。


图为蒺藜


《九叹.思古》之“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西施斥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

《九思.悯上》:“鹄窜兮枳棘,鹈集兮帷幄。”






蒺藜,又名屈人,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又为草场有害植物。

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生于沙地、荒地、山坡、以及居民点附近等。

青鲜时可做饲料、果入药能平肝明目,散风行血。

《楚辞》恶草

古人对于臭草、恶木展现出了天然的厌恶之感,在《楚辞》中淋漓尽致地通过诗词歌赋传递出来。

通常这些臭草恶木被用以比喻谗佞小人。

蒺藜在文学上被引述做多,因为它不讨喜的形象‘果实有刺、易伤人’,这种显著的特性导致古人多借此隐喻为不吉利之物。


图为蒺藜花

翻阅古书发现《易经》里有“蒺藜之草,有刺而不可也,有凶伤之兆”,可见面对如此多刺的蒺藜,古人称之为不祥之物。

如《博物志》所言:“岁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谓蒺藜也”,古人将蒺藜指示为旱年的凶兆。

当然这也源于蒺藜的植物生长特性:蒺藜,多生长于沙地、荒地,或者开辟的生育地。它的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土质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土。

在土地荒废处常见蒺藜蔓生,有资料报道:“就是因为蒺藜的生长特性,古人多用以喻荒年干旱之兆,如唐代姚合《庄居野行》诗:‘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除了蒺藜的生长特性被赋予了不详旱兆之外,它多刺的形象也被人丑化了。

《九叹.思古》曰:“甘棠枯于丰草兮,藜棘树于中庭。西施斥北宫兮,仳倠倚于弥楹。”甘棠形容美女西施,蒺藜却形容丑女仳倠。

《七谏》篇“蒺藜曼乎东厢”,东厢实指“宫室所言,礼乐所在”,但如今礼乐已失,因为里面长满了蒺藜这种恶草,所用的人均为小人。

《离骚》有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薋,即蒺藜,这里蒺藜和其他两种植物荩草(菉)、苍耳(葹)一同被屈原视为恶草,用以比拟谗佞小人。

恶草恶木有哪些?

离骚中的“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展现出了三种恶草:荩草(菉)、苍耳(葹)、蒺藜(薋)。

其实《楚辞》的恶草部分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野艾、窃衣、萧、马兰、葛、蓬泽泻、野豆等共11种。

有资料报道:“蒺藜、苍耳、窃衣均是果实具刺种类;荩草、野艾、萧、马兰、蓬则属于到处蔓生、妨碍作物生长的常见杂草;葛和野豆为蔓藤类。”

说到妨碍作物生长的杂草,《离骚》、《九思》多用此比喻小人。比如苍耳就是其中的一种植物。

在《草木情缘》一书中提到:“苍耳每年春季结实,夏秋成熟,果实外被倒钩刺。苍耳生于不择土性,干燥潮湿地区均可随出生长,传入中土后,即在中国各地大量繁衍,成为难以防治的杂草。

苍耳形如妇人装饰用的‘耳珰’,因此又被称为耳珰草。


图为苍耳

除了恶草外,还有恶木。

资料记载:“恶木是指枝干或者植物体某部分具棘刺的木本植物。”

一般有荆棘、枳棘、藜棘等,当然除此外还有枣、苦桃、黄荆、葛藟、枳壳等五种,借它们的生长习性以及长相被喻为小人,借诗词丑化形象。

比如枳壳和枣因具刺、苦桃因果实苦涩等特点在诗词种多用以比拟小人。


植物拟人,人拟植物。

借具植物本性,被拟为谗佞小人,

的确感受到了植物被“牺牲”的伟大了……


有料栏目| 绿化与生活

编辑 | 张颖

文字丨 陈梦瑶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文字:参考于《草木情缘》以及网络资源

相关知识

《楚辞》里的“恶草”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的书评 (32)
楚辞中的草木菁华
楚辞植物图鉴
以植物的方式了解楚辞文化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古典花语与健康韵律——诗词中的花卉养生意境探幽
一位植物学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报告
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的灵魂,它是如何营造诗词意境的?

网址: 有料诗词 | 走进《楚辞》里的草木意境篇: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432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荩草
下一篇: 狼毒花开的“警示”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