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漳平实小桂林校区 郑淑惠
【设计理念】
(一)理论依据 :
《北京市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要求“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乡下人家》这篇美文,描写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利用图片和文本的深度解读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情景中欣赏乡下人家人们的爱护植物、动物与动植和谐相处的和谐美,(即感受和谐美)以此为契机引发了学生对美的真谛的思考:应该是自然、和谐。(即内化为内在美)并引发学生对和谐的关注,并自动加于到创建和谐美的社会人中。(即创建美)
(二)教材分析 :
《乡下人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主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质朴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发,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为此,本单元共安排了一篇精读课文和古诗三首以及两篇阅读课文。本课就是本单元精读课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学段学生在散文的学习重在诵读和理解重点词句,“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本课的目的,一是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质朴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发,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乡村自然、和谐的美。课文从“瓜藤攀架”“村花争艳”“青竹嫩笋”“群鸡觅食”“鸭子戏水”“夏夜晚餐”“秋夜虫鸣”�6�7�6�7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闻到了浓郁的泥土气息,听到了熟悉的蛙声虫鸣,感受到瓜棚满架、鲜花盛开、绿竹成荫、雨后春笋、天边红霞、向晚微风的独特、迷人的美。感受鸡的一家其乐融融、鸭子和乡下人家和谐共处、门前天高地阔吃饭的情趣,引发了美的真谛的思考:应该是自然、和谐。自然、和谐之美来自于乡下人家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在传递美;在亲近自然,向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同时,也引发学生对和谐的关注,并自动加于到创建和谐美的社会人中。
(三)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大部分学生喜欢散文作品,因为苏安稳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能吸引人,但大部分学生不能具体的说出到底美在哪?为什么这样写。 2)喜好质疑、讨论、探究 3)具有一定概括能力。对与前六个自然段描写的不同画面,能够表述出来。4)我班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5)四年级学生接触过写景的散文,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对于“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中的“独特”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不容易把握。对于散文的形散神聚的写作方法更不易把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交流、再次朗读来理解乡下人家各组景色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感受田园诗情,产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乐情景体验导入音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课文,长句子和生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另外,读的时候还要试着边读边想象画面。开始吧!(生读课文)
2.孩子们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吗?
(快活 美好 诗情画意 独特 迷人 别有风趣)
3.作者的感受怎样你能找到么?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生读)
三、品读语言 感受美景
1.那我们沿着乡间小路去寻找你所喜欢的独特、迷人的风景吧。(先组内交流)
【多媒体出示:阅读1——6自然段。建议:①默读,想象你看到了那几处乡村风景。②自由轻声读,想象你最感兴趣的那一处乡村风景,把能表现这一处风景独特、迷人的语句勾画下来。】
2.全班交流(每组出一位同学谈谈)
请一同学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①.生一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A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别有风趣的装饰”是怎样的装饰?(别有风趣的装饰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B请大家看图
【多媒体出示瓜架】
谈谈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丰富 数量多 种类多形状不一 )
C高楼大厦门前蹲着的石狮子,竖着的大旗也很可爱,今天我们就把它搬到乡下人家屋子前,你感觉怎样?(不协调)正因为有这别有风趣的装饰,我们才感受到了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吧!(生齐读)
②.生二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生评价)
原因:
A“探”字写出了春笋快速生长的样子。
B用了拟人手法。
C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淘气、顽皮的“笋娃娃”。
那么多的“笋娃娃”一下子蹦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
③.生三读“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的走来走去。”还有喜欢这处风景的吗?我们一起读吧。
原因:
A耸着尾巴的雄鸡像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B鸡妈妈负责。
威武的鸡爸爸,带领着负责的鸡妈妈和好学的鸡宝宝嬉戏、觅食,多么幸福的一家子,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话吧。(生读)
④.生四:我喜欢门前的几株花,因为它们绚丽。
⑤.生五: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⑥.生六:我喜欢秋天纺织娘的歌声,因为它能送人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这么多的独特迷人景物这是让人流连忘返,还想回味回味吗?
【多媒体展示:文中描绘的图景】
其实咱乡下的风景还多着呢!想看看吗?
【多媒体展示:配合乐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现图片:金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麦田、流淌的小河、竞相开放的桃花梨花、扑鼻的花香、温情的小院别有风情的瓜架、悠闲的鸡鸭……】
我们一起欣赏了乡村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色,想象乡下的冬季又会为我们呈现一番怎样的景象呢?(组内相互交流)
小结:乡间美景真是看都看不够,我们不由得发出了和作者一样的赞叹:(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延伸拓展
【多媒体出示】课后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下来。
五、作业布置
小练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们今天的乡间之旅就要结束了。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打开本子,把你想到的乡下冬天的景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独特
乡下人家 热爱自然
迷人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用散文的手法,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生活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主线,层层深入。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
二、抓取重点,扶放结合。
在这篇课文中罗列了六个不同的乡村生活场景:门前的瓜架,屋前的鲜花,屋后的竹子,院落的鸡,小河的鸭,人们夏日晚餐和秋夜睡眠。因为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有选择地讲读。这些场景中包括两处植物,两处动物,两处人们生活的描写。因此,我分别抓取了一处植物、一处动物、一处生活描写作为教学重点内容进行引导,其余的内容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启发想象,发展思维。
因为大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郁郁葱葱的瓜架,也没有亲自到过乡间田园,因此,我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乡村独特的风景。同时启发他们谈谈:如果你来到这里,最想做的是什么?乡下人家在这里都干些什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想象出的情绪来朗读课文,效果很好。
四、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乡下那朴素的美、和谐的美和充满生机的美,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课堂效果非常好。
五、补充资料,激发情感。
学生大多是城里孩子,对乡村生活了解不够。我在教学文本内容之余,补充了关于乡村四季风光、生活劳作、童贞童趣、传统风俗等资料图片。使课堂氛围得到了升华,激发了学生了解乡下风光,体验农村生活的欲望。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美中不足的是,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直引领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没有引申到农民劳作的辛苦。若再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劳苦与艰辛,那么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了解得就更深入了。
相关知识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教学流程
花朵折纸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纸杯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茉莉花》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雪绒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买鲜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乡下人家》课文原文阅读
《变色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网址: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39924.html
上一篇: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 |
下一篇: 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人文关怀体现?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