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研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研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2 11:26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德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我国安徽发现了一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中国古花骨海绵。这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花骨海绵,将同类海绵化石的历史前推了3亿多年。 花骨海绵是现生海绵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六射海绵。它们外观形态多样,生活的水深范围也较广,最深可达6700米以上。 此次,研究团队在安徽省泾县的海绵动物群中发现了这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这些花骨海绵呈球形或椭球形,有厚厚的壁,表面还有进水孔。鉴于它的特征有别于其他已知花骨海绵,科研团队将之命名为中国古花骨海绵。 “中国古花骨海绵的发现,对探索海绵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早在4亿多年以前,这类常见的六射海绵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参与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丽霞博士说。 相关成果已经刊发在最近一期刊印的德国《古生物学杂志》上。......阅读全文

迄今最古老层孔海绵化石发现

层孔海绵是奥陶纪-泥盆纪标志性的浅海造礁动物之一,在礁构建中的作用、生态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类似于现代珊瑚。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层孔海绵几乎同时融入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的全球礁生态系统。由于受到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海洋生物多样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着礁生态系统从微生物主导向层孔海绵和珊瑚主导转变。

湖南发现距今5.4亿年的海绵化石

记者3月26日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近日在常德桃源地区开展古生物化石产地野外调查,对叶溪堉、理公港、岩码头等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及采样,共采集到化石标本15块,其中包括一块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大型海绵化石,距今约5.4亿年。这是该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采集到的首枚完整的海绵化石

湖南发现距今5.4亿年的海绵化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55.shtm记者3月26日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近日在常德桃源地区开展古生物化石产地野外调查,对叶溪堉、理公港、岩码头等地区进行实地勘察及采样,共采集到化石标本15块,其中包

研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德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我国安徽发现了一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中国古花骨海绵。这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花骨海绵,将同类海绵化石的历史前推了3亿多年。  花骨海绵是现生海绵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六射海绵。它们外观形态多样,生活的水深范围也较广,最

中外科学家揭示特异保存海绵化石的埋藏学机制

安吉生物群是发现于浙江安吉奥陶纪末文昌组黑色页岩夹层中的特异埋藏化石群,其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海绵动物软体组织结构。该生物群为研究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赫南特期的深水生态系统以及海绵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但目前,对于安吉生物群海绵动物化石软体组织的特异保存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

澄江化石地科考-探秘“世界化石宝库”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全球仅有三个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之一。1984年,澄江当地发掘出5.18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的动物群化石,因保存完好、门类众多而轰动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历经38年的科学攻关,澄江化石地不断获得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最近,相关课题组云南大学、西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策略

近日病房收入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例,选择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仍有争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异常海绵状血管团。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是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位于海绵窦区,血运丰富,与周围血管、神经关系密切,外科手术难度极大,并且术后肿瘤容

湖北宜昌发现5.5亿年前“海绵宝宝”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获悉,早期生命研究国际合作团队在湖北宜昌距今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种埃迪卡拉纪晚期的冠群海绵动物。这一发现填补了海绵动物早期演化的重要环节。该成果于6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海绵动物常被认为是最基础和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对地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一项研究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于2023年5月25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当代生物学》(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对产出于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这类特殊类型化石材料的全新埋藏模式,为进一步探索地质历史时期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软躯体生物的化石形成过程提供了新视角。5月25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

海绵动物为什么“消失”了约1.6亿年?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海绵动物幸运地躲过地球上5次物种大灭绝存活至今。研究推测,海绵动物起源于距今约7亿年前,但在距今约5.4亿年的寒武纪之前,海绵化石极为稀少并具有争议。海绵动物为什么会“消失”了约1.6亿年?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袁训来领导的一支早期生命

海绵存储动物DNA

  就像人类会把DNA留在自己居住的地方,水栖动物也能把DNA留在水里。在近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报告说,海绵每天可以过滤1万升水,因此会在它们的组织中捕捉到其他动物的DNA。研究人员在南极和地中海的海绵中发现了鱼类、海豹和企鹅的DNA,证明海绵可以用来监测生物多样性。  “海绵

关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简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是颈内动脉海绵窦部与静脉性海绵窦之间的直接交通,是最常见的外伤性动静脉瘘,可发生于闭合性头外伤或颅底骨折后。临床表现为搏动性突眼、眼肌麻痹和结膜充血,可闻及眶部血管杂音,指压颈动脉突眼可减轻。头部MRI

层孔海绵“嫘祖”,磷酸钙做骨

  湖北宜昌嫘祖镇附近,一块貌不惊人的黑色石块,在古老岩层中静静等待了数亿年。当科学家用显微镜揭开它的秘密时,一个关于生命创造力的远古故事随之浮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等,在宜昌远安发现了4.8亿年前、迄今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因发现地及其微观

纳米海绵状SERS

典型应用爆炸物 纳米海绵技术的开发就是为了检测爆炸物和化学武器,与其他技术的SERS相比,这款SERS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SERS。食品安全 基于新版SERS对大多数农残的测试 ,最低检出限都能检测到1ppm的测试,另外比如对违法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的检测,在痕量水平都能被检测到。反伪造 通过在燃油中添

海绵窦血栓的诊断

  海绵窦血栓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特别是脑血管造影结果才能明确。  1.临床表现  典型的海绵窦综合征表现,如上所述。  2.脑脊液检查  初压可正常或稍高;外观呈清亮或微黄色;有感染性因素存在白细胞升高,涂片或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3.脑电图  缺乏特异性,约70%表现

如何测量海绵的硬度

用标准仪器在海绵标准试样上压出规定四人度所需的总力,用牛顿l})表示。胶乳海绵的硬度取决于密度,Ir,H为海绵硬度值;d为海绵密度;为常数,通常在2一2.5之间,其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绵结构。常数K取决于试样厚度,它是连续聚合物相模数的度量。一般在选择沙发海绵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高密度海绵,现在很多

miRNA海绵—长效抑制miRNA

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知miRNA的数量与日俱增,目前Sanger miRBase数据库中收录的人miRNA已达721条。不过,大部分miRNA的功能仍是未知数。在基因功能研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止特定基因的功能,然后了解其后果。miRNA同样如此。然而,相比之下,miRNA的功能研究要困难得多。为什么

miRNA海绵—长效抑制miRNA

miRNA海绵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知miRNA的数量与日俱增,目前Sanger miRBase数据库中收录的人miRNA已达721条。不过,大部分miRNA的功能仍是未知数。在基因功能研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止特定基因的功能,然后了解其后果。miRNA同样如此。然而,相比之下,miRNA的功能研究要困

海绵的特点以及海绵透气率检测仪的重要性

再生海绵的特点以及海绵透气率检测仪的重要性:    再生海绵,国际通用英文名称BONDED FOAM,是一种新型产品,是全球通用的一种海绵处理方法。再生海绵属于聚氨酯类产品工业下脚料的回收利用。它的使用价值不亚于海绵,它是由工业海绵下脚料经粉碎、搅拌胶水蒸汽高温消毒杀菌去味压缩成型。从生产成本使用上

琥珀化石藏“小强”

这块琥珀化石中的蟑螂和自己的排泄物困在了一起。图片来源:《自然科学》  琥珀化石中的颗粒状物质很可能是昆虫的排泄物,而倒霉的昆虫有可能为之所困。本月,来自斯洛伐克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真的在一块琥珀标本中发现了这一稀有场景,并从昆虫及其排泄物中找到了早期共生作用的证据。  科学家

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例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突发头痛16h”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左侧眼睑上提受限,左侧眼球内收、上翻、下翻受限,患侧视力下降。左侧眶周听诊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颅脑CT显示:左侧海绵窦内出血。DSA示:左侧海绵窦内动脉瘤,合并海绵窦瘘,高速血流通过同侧岩下窦向静脉引流。治疗方案: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科研人员在安吉发现4.4亿年前的“维纳斯花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86.shtm记者4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外科研人员对浙江安吉晚奥陶世(距今约4.4亿年)安吉生物群中的六射海绵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现代六射海绵类型,属于偕老

新型陶瓷海绵耐压又耐热

   虽然陶瓷以能够承受高温而闻名,但它们的脆弱也“声名在外”——它们在发生形变时通常会破裂。然而,由美国布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开发的一种用陶瓷纳米纤维制成的海绵状新材料却并非如此,其可用于从高温绝缘到水过滤等领域。  纳米纤维一般通过静电纺丝或3D激光打印等工艺进行生产。前者不适用于陶瓷,而后

海绵窦血栓的鉴别诊断

  1.颈动脉海绵窦漏  是由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包膜动脉)破入海绵窦内而形成,多有头部外伤史、伤后不同时期出现结合膜水肿和充血、搏动性突眼、颅内血管杂音、视力进行性减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确诊。  2.海绵窦肿瘤  主要影响Ⅲ~Ⅵ脑神经,当肿

海绵窦血栓形成的概述

   海绵窦血栓形成(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CST)早在1821年由Duncan首先描述,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罕见的致死性的感染性疾病,在抗生素应用之前病死率可高达80%,目前因诊断延误等仍有13.6%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及强化治疗非常重要。   海绵窦是一个

聚氨酯海绵拉力试验机

一、聚氨酯海绵拉力试验机使用范围及技术说明1、实用范围  QX-W500 微机控制海绵试验机为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的试验设备,可进行海绵、泡沫、橡胶材料等的拉伸、剥离、撕裂、压陷等项目的检测。2、技术说明   微机控制海绵试验机使用新控制技术,通过施耐德原装交流数字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配合同步带使德国优励

关于海绵窦血栓的简介

  海绵窦血栓(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是海绵窦内血栓形成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由头面部的局部感染病灶引起,主要表现为头痛、海绵窦内走行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热、眼眶内外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眼睑、结合膜水肿和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等。

关于海绵窦血栓的简介

  海绵窦血栓(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是海绵窦内血栓形成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由头面部的局部感染病灶引起,主要表现为头痛、海绵窦内走行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发热、眼眶内外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眼睑、结合膜水肿和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等。

海绵拉伸压缩试验机

一、海绵拉伸压缩试验机使用范围及技术说明1、实用范围 微机控制海绵试验机为材料力学性能测量的试验设备,可进行海绵、泡沫、橡胶材料等的拉伸、剥离、撕裂、压陷等项目的检测。可根据客户产品要求按GB、ISO、ASTM、JIS、EN等标准编制,能自动求取较大试验力,拉力拉伸,断裂力,屈服力,抗拉强度,抗压强

相关知识

【新华社】中德科学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被发现!看看这些古生物,感觉人生好短暂!
迄今最早的花骨海绵类化石记录——中国古花骨海绵
“绵里藏针”!南京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最早的花骨海绵类化石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花骨海绵类化石
安徽发现距今最早的花骨海绵类化石
湖北宜昌发现5.5亿年前海绵化石
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最早的花骨海绵类化石
我国“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4.4亿年前鱼类化石揭示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
【中国新闻网】中国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最早的花骨海绵类化石

网址: 研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347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尚七网:上海师范大学教师发现亿年
下一篇: 【江西是个好地方】桃红岭梅花鹿国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