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国古代文人的嗜竹情结

中国古代文人的嗜竹情结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1 15:54

中国古代文人的嗜竹情结

有外国学者称,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

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纵情雅集,肆意酣畅,遂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

北宋的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在《於潜僧绿筠轩》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士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清代的郑板桥以画竹天下闻名,题画诗《竹石》更是脍炙人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歌咏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古代文人还总结了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这正是古代文人所崇尚的精神,故在文房中也常常出现竹子制品或竹子的形象,常见的有笔筒、臂搁、镇纸、印章、扇坠等等,或精雕细琢、或天然纯朴,但无不寄托着虚怀若谷的竹子精神。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的文人插花
“文人爱竹,自古皆然”
中国古代文人使用“园艺疗法“的方式:建造私家花园和吟诗作赋
中国古代文人的园艺疗法就是建一座自家花园
唐代文人与花
“文人爱竹,自古皆然”----且谈文人雅士的竹节情怀
中国园林中关于竹的情结
【美学插花】中国古代的文人插花
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竹子
《观宋——中国古代文人用器》第二卷

网址: 中国古代文人的嗜竹情结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316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萧悦: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以画竹为
下一篇: 赶花会 我们的一生与竹子息息相关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