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央媒看四川丨世界运动会上的四川竹迹

央媒看四川丨世界运动会上的四川竹迹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01 15:30

这是2月27日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拍摄的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竹梦”。新华社发

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开幕进入最后10天倒计时之际,街头巷尾,市民热情逐渐升温。近日,120名火炬手高擎名为“竹梦”的火炬,完成了世运会有史以来首次火炬传递活动,也让本届世界运动会成为传播中国竹文化的窗口。

火炬设计者代表冯犇湲介绍,“竹梦”与“逐梦”发音相同,火炬的造型灵感源自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既体现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也展示象征坚韧不屈、高洁正直的中国竹文化。

在本届世界运动会上,“四川竹迹”满满。除“竹梦”火炬,“竹光”奖牌同样彰显竹文化精髓。奖牌背面以竹节与竹叶为设计元素,生动诠释了运动员们勇攀高峰、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中国是全球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发竹文化的国度。四川的竹林总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从竹编工艺承载的历史底蕴,到竹资源繁衍生息勾勒出的生态画卷,四川省的竹文化名片熠熠发光。


青神竹编作品(2025年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四川南部地区为全球最适合多种竹类生长的区域之一,有2000多年的竹林种植历史。这几日,在成都南边约90公里的一座名为“青神”的小城,竹编匠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这场体育盛会而夜以继日地工作。

眉山市青神县的青神竹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青神先民有用竹编成簸箕养蚕的传统,隋朝观音摩岩造像手持竹篮、清朝皇家御用竹编膳食盒等都有青神竹编的身影。如今,两千多套由青神竹编编织而成的世运会奖牌盒,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运动员守护象征他们荣誉和成就的奖牌。

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岚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全手工打造的世运会竹编奖牌盒融入了十字形、人字形、六边形穿花等传统编织法,每一道工序都极尽考究。记者采访了解到,仅是做盒子内衬,就需要40人的团队,盒盖的窗花编制,又需要30多人。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位青神竹编大师带队,指导和把控品质。


四川青神竹编艺人在制作成都世界运动会奖牌盒(2025年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记者在竹编制作车间看到,分块、分丝、编制等各道工序的竹编师们专心工作。拥有30多年竹编经验的滕桂容正在仔仔细细地检查每一个竹面,防止出现毛刺。正在切割竹编面板的工匠马利群告诉记者,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她这里就要保证每一块面板上的花纹都均匀,“哪怕只差一点,做出来的盒子也没有那么好看”。

陈岚和他的父亲成立的青神竹编非遗工坊是眉山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陈岚认为,传承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创新,青神竹编最初时只是自编自用的生产工具,现在成了胸章、成了提包、成了茶艺用品,即将成为世界性赛事的奖牌盒,这是青神竹编新的生命力。

从眉山青神县离开,记者看到,小城中翠竹无数,一座大大的展板上写着“半城山水半城竹”。陈岚说,青神竹编是他们参与世界运动会的方式,希望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开启用竹编艺术制作的奖牌盒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

新华社记者康锦谦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央媒看四川丨竹子“变形记”
央媒看河南丨以花为“媒” 洛阳牡丹开出新幸福
央媒看四川丨芙蓉花开 满城芬芳
央媒看四川|花开天府,万千气象
央媒看四川|四川青神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周小林:用鲜花山谷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丨2020四川杰出民营企业家·创新奖
四川宜宾竹海旅游景点
四川:乡村振兴 花为媒
花旗五年“给力”四川竹产业越做越大
四川竹海风景旅游攻略

网址: 央媒看四川丨世界运动会上的四川竹迹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315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从牙刷到交通护栏 “以竹代塑”让
下一篇: 央媒看四川丨世界运动会上的“四川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