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肉“杀手”级害虫盘点:这些虫子正在啃你的肉!
1. 蚧壳虫——最顽固的“肉虫”
症状:叶片基部、叶背或叶心出现白色/褐色蜡质小凸起,严重时分泌黏腻蜜露,引发黑腐。
成因:通风差、湿度高,网购多肉自带虫卵易传染。
3步根治方案
• 物理清除:牙签/棉签蘸75%酒精直接擦拭,幼虫期(未形成蜡壳前)用软毛牙刷冲洗。
• 药物灭杀:稀释「蚧必治」「毒死蜱」喷洒,灌根处理盆土内虫卵(间隔7天连打2-3次)。
• 隔离养护:病株单独放置,旧土高温暴晒或丢弃,避免交叉感染。
2. 蚜虫——嫩芽终结者
症状:新芽、花箭上聚集绿色/黑色小虫子,导致叶片畸形、生长停滞。
防治技巧:直接捏爆(少量时)→ 喷「护花神」或稀释的洗洁精水(5滴洗洁精+500ml水)→ 花箭受害严重可直接剪掉。
3. 红蜘蛛——肉眼难辨的“吸血鬼”
预警信号:叶片背面出现密集小白点/褐色斑点,拉丝结网,叶片逐渐干瘪发脆。
快速应对: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正反面喷施,重点喷叶背,配合水枪冲洗叶片缝隙,每周1次,连续3周。
4. 根粉蚧——土里的隐形杀手
致命特征:挖开盆土可见白色棉絮状虫卵,根系腐烂发黑,植株莫名枯萎。
彻底处理:脱盆清洗根系,剪刀修剪腐烂部分→ 1:1000多菌灵浸泡30分钟→ 换新土(旧土高温蒸30分钟或丢弃),盆壁用酒精消毒。
二、多肉病害预警:这些“斑点”比虫更危险!
1. 黑腐病——夏季死亡率TOP1
发病信号:叶片基部快速变黑变软,茎干出现黑色腐烂点,伴随霉味。
急救黄金期:发现早可砍头扦插!用消毒刀片切除腐烂部分(切口需完全干净无黑色)→ 伤口涂多菌灵/草木灰→ 通风处晾干2-3天→ 潮土上盆,静待生根。
关键预防:夏季控水!避免叶心积水,每月用「恶霉灵」灌根1次,增强根系抗病力。
2. 白粉病——多肉“白癜风”
症状:叶片表面覆盖白色粉末状霉菌,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脱落。
治疗方案:轻度用软毛刷清理白粉→ 喷施「甲基托布津」或「露娜森」(注意!多肉对部分药物敏感,先小范围测试)→ 增加光照和通风,控制空气湿度。
3. 烟煤病——会“传染”的煤灰斑
典型表现:叶片表面出现黑色煤烟状斑块,多由蚧壳虫蜜露引发真菌滋生。
综合防治:先灭虫(参考蚧壳虫方案)→ 用「代森锰锌」喷雾清洁叶片→ 严重病叶剪掉,避免二次污染。
4. 化水病——浇水过多的“后遗症”
诱因:盆土长期潮湿、低温冻伤或叶心积水,叶片透明化水。
挽救措施:立即掰掉化水叶片(检查叶基部是否发黑)→ 伤口消毒→ 断水通风3-5天,待盆土干燥后少量给水。
三、新手必学!3招从源头杜绝病虫害
1. 上盆前做好“检疫”
• 新多肉隔离养护2周,观察无病虫害再混养
• 配土加入30%颗粒(火山石/麦饭石),盆底垫陶粒防闷根
• 土壤用「多菌灵」+「小白药」(呋虫胺)拌土,双重预防
2. 日常养护“3不原则”
• 不浇“半截水”:浇水必浇透,避免盆土上湿下干
• 不叶面留水:浇水后用气吹吹干叶心,尤其熊童子、玉露等绒毛/窗面品种
• 不密植拥挤:保证叶片间通风,及时清理枯叶(枯叶是虫卵温床!)
3. 定期“体检”很重要
• 每周翻转叶片查看叶背,拨开叶心观察基部
• 发现少量害虫立即手动清除,别等爆发再治
• 换季时(尤其梅雨季、秋冬降温前)提前喷「预防性药物」(如代森锰锌、吡虫啉)
四、用药小贴士:安全高效是关键
避坑指南:
• 多肉对「氧化乐果」「敌敌畏」敏感,易烧叶!
• 夏季高温(>30℃)避免正午打药,选择傍晚凉爽时
• 孕妇/有宠物家庭优先用物理防治,或低毒药剂(如苦参碱、印楝素)
养肉是“细心活”,但别怕!
多肉病虫害并不可怕,关键在“早发现、早处理”。记住:通风是最好的“防虫药”,控水是最有效的“抗病剂”。遇到问题别慌,按步骤处理,你的肉肉一定能满血复活~
如果你还有其他养护难题,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养肉心得!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肉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