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防范手册
— —
养老诈骗防范
手册
养老诈骗以60岁以上老人为对象,利用老人对养老问题的关心和对新事物的不熟悉,假借“养老”名义实施侵财犯罪。老人往往因缺乏子女陪伴、对养老产品和服务有较大需求,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一、三大作案领域
服务类诈骗
养老机构投资:以养老机构投资为名,承诺高额回报,吸引老人投资,实际却将资金挪作他用,导致老人血本无归。
居家养老服务: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幌子,收取高额服务费用,但服务内容却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兑现。
旅居养老:承诺“候鸟式养老”,收取床位预订金,但最终无法提供相应的旅居养老场所和服务。
产品类诈骗
保健器械:推销所谓的保健器械,声称具有各种神奇功效,如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但实际并无科学依据,价格却高昂。
养生食品:以养生食品为名,夸大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诱导老人购买,但这些食品往往质量不过关,甚至可能对老人健康造成危害。
收藏品:推销所谓的收藏品,如邮票、字画、纪念币等,声称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但实际价值却很低,甚至可能是赝品。
权益类诈骗
养老保险:冒充社保人员,收取“手续费”代办养老保险,但实际上并未为老人办理任何保险手续,导致老人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以房养老:诱骗老人将房产抵押,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人钱房两失,陷入经济困境。
代办保险:以代办各种保险为名,收取费用,但实际并未为老人办理保险,或办理的保险与老人的需求不符。
二、典型诈骗手法
01
养老床位预售:以“预存床位享折扣”名义吸金,承诺老人预存一定金额后可享受床位折扣优惠,吸引老人投资,但实际床位可能并不存在。
通过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的诱惑,让老人放松警惕,投入大量资金,最终无法收回本金和享受养老服务。
02
旅居养老:承诺“候鸟式养老”,收取床位预订金,宣传可以为老人提供舒适的旅居养老场所,让老人提前预订床位。
但实际却无法兑现承诺,导致老人无法享受旅居养老服务,预订金也无法退还,给老人造成经济损失。
03
养老机构投资:虚构养老机构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吸引老人投资,但实际上养老机构并不存在或经营不善,无法兑现承诺。
利用老人对养老问题的关心和对投资收益的期望,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04
养老地产投资:虚构养生基地承诺返利,声称投资养老地产项目可以获得高额返利,吸引老人投资,但实际项目可能并不存在或无法盈利。
利用老人对养老地产的关注和对投资收益的期望,骗取老人的钱财,导致老人血本无归。
05
艺术品投资:伪造收藏品升值承诺,推销所谓的艺术品,声称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但实际可能是赝品或价值很低。
通过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的诱惑,让老人放松警惕,投入大量资金,最终无法收回本金和获得收益。
06
金融投资诈骗:以投资养老基金、理财产品等为名,承诺高额回报,吸引老人投资,但实际上这些投资产品可能并不存在或存在风险。
利用老人对金融投资的不了解和对收益的期望,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
07
会销骗局:免费旅游+养生讲座+情感营销,以免费旅游、养生讲座为幌子,吸引老人参加,然后通过情感营销手段,诱导老人购买所谓的保健产品。
这些保健产品往往价格高昂,但实际并无宣传中的功效,甚至可能对老人健康造成危害。
08
神药骗局:夸大保健品疗效,冒充“特效药”,声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甚至包治百病,但实际并无科学依据,只是普通的保健品。
利用老人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的恐惧,骗取老人的钱财,导致老人延误病情。
09
伪劣产品诈骗:推销伪劣的养老产品,如假冒伪劣的保健器械、养生食品等,以次充好,欺骗老人购买。
这些伪劣产品不仅无法达到宣传中的效果,还可能对老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风险。
10
以房抵押:诱骗房产抵押购买理财,最终钱房两失,犯罪分子以高额理财收益为诱饵,诱骗老人将房产抵押,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
但实际上这些理财产品并不存在或存在风险,导致老人无法收回本金,甚至失去房产。
11
代办保险:冒充社保人员收取“手续费”,以代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为名,收取老人的“手续费”,但实际上并未为老人办理任何保险手续。
老人最终无法享受保险待遇,而“手续费”也无法退还,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
12
金融权益诈骗:以代办金融业务为名,收取费用,但实际并未为老人办理任何金融业务,或办理的业务与老人的需求不符。
利用老人对金融业务的不了解,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
13
冒充公检法:伪造文书谎称涉案需转账“自证清白”,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伪造文书,声称老人涉案,需要转账“自证清白”。
利用老人对法律的敬畏和对自身安全的担忧,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
14
冒充金融机构:冒充银行等金融机构人员,以账户异常、需要核实身份等为由,骗取老人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然后盗取老人的资金。
利用老人对金融机构的信任,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
15
冒充老人的子女或亲属:冒充老人的子女或亲属,以急需用钱为由,向老人索要钱财,声称自己遇到了困难或危险,需要老人的帮助。
利用老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骗取老人的钱财,给老人带来经济损失和情感伤害。
三、立体化防诈指南
心理防线建设
1.警惕“三不原则”
不轻信:对陌生人的推销和承诺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所谓的“养老项目”“特效药”等。
不贪利:不贪图小便宜,不被高额回报所诱惑,避免因贪心而上当受骗。
不盲从:不盲目跟从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避免被他人误导。
2.牢记“两必须”
大额支出必与家人商议:在进行大额支出时,一定要与家人商量,听取家人的意见和建议,避免盲目决策。
可疑情况必报警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如陌生人的推销、电话诈骗等,要及时报警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3.提升防诈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学习防诈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诈意识和能力,增强对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
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防诈宣传活动,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信息防御体系
1.每日关注反诈公告
关注有关单位发布的反诈公告,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防诈宣传活动,学习防诈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利用其诈骗电话识别功能,及时识别诈骗电话和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通过APP学习防诈知识,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3.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防诈讲座
积极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防诈讲座,学习防诈知识,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行为防护准则
1.禁止参与非正规组织的“养生讲座”“免费旅游”
不参加非正规组织的“养生讲座”“免费旅游”等活动,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陷入诈骗陷阱。
对于此类活动,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
2.拒绝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信息
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信息,包括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避免银行卡被盗刷。
在进行网上交易或电话交易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3.涉及房产处置必须通过正规中介机构
涉及房产处置时,必须通过正规中介机构进行,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陷入诈骗陷阱。
选择正规中介机构,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合同不规范而产生纠纷。
资金安全锁
1.银行卡设置每日转账限额
为银行卡设置每日转账限额,避免因银行卡被盗刷而造成过大损失。
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转账限额,确保资金安全。
2.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
开通账户变动短信提醒,及时了解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通过短信提醒,可以及时发现银行卡被盗刷等情况,避免损失扩大。
3.大额资金存入定期锁定账户
将大额资金存入定期锁定账户,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进行大额支出,确保资金安全。
合理安排资金,将闲置资金存入定期账户,既能获得利息收益,又能确保资金安全。
应急处理机制
1.发现受骗立即采取“三步走”
1.保存转账凭证、通话记录:在发现受骗后,要及时保存转账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证据,以便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2.拨打110报警并到派出所做笔录: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到派出所做笔录,详细说明受骗经过,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3.联系银行启动紧急止付程序:及时联系银行,启动紧急止付程序,防止资金被进一步转移,尽量挽回损失。
2.配合警方调查
在报警后,要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协助警方破案。
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接听警方电话,按照警方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3.关注案件进展
关注案件进展情况,及时了解案件的侦破情况和处理结果。
通过关注案件进展,可以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特殊场景防范
医疗场景
1.正规就诊渠道
医保定点医院:选择医保定点医院就诊,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同时也能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方便老人就医。
2.警惕“特效药”推销:
购药认准“国药准字”:购买药品时,要认准“国药准字”,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不轻信“特效药”宣传:对所谓的“特效药”宣传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避免因购买假冒伪劣药品而延误病情。
3.医疗防诈建议
老人应增强医疗防诈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推销和宣传,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社会应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行医和虚假宣传行为,保障老人的医疗安全。
婚恋场景
1.通过正规婚介机构登记
选择正规婚介机构登记,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婚介机构不规范而产生纠纷。
正规婚介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婚恋服务,帮助老人找到合适的伴侣。
2.涉及金钱往来需签订书面协议
在婚恋过程中,涉及金钱往来时,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金钱问题产生纠纷。
书面协议可以作为证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口头协议而产生纠纷。
3.婚恋防诈建议
老人应增强婚恋防诈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选择正规婚介机构登记。
社会应加强对婚介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婚介行为,保障老人的婚恋安全。
投资场景
1.收益率超过6%需警惕
收益率超过6%需警惕,避免因贪图高收益而陷入诈骗陷阱。
对于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避免因贪心而上当受骗。
2.核实企业资质
核实企业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资质,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信用状况。
选择正规企业投资:选择正规企业进行投资,避免因企业不规范而产生风险。
3.投资防诈建议
老人应增强投资防诈意识,不轻信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选择正规企业进行投资。
社会应加强对投资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集资和诈骗行为,保障老人的投资安全。
五、防诈口诀
养老投资需谨慎,高额回报是陷阱,
保健药品莫乱买,正规渠道要记牢,
飞来大奖莫惊喜,天上不会掉馅饼,
个人信息要保密,转账汇款多核实。
来源| 刑事审判庭
编审| 李曼莉
二审| 林友花
三审| 陈高云
原标题:《养老诈骗防范手册》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养老诈骗防范手册
提高老年防骗“免疫力”市金融局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动画
平安产险宜阳支公司下乡送温暖 公益慰问与“防范养老诈骗”公益讲座受好评
传化支付提醒:“养老诈骗”花样多,这些骗局需谨慎
【周末特刊】打击养老诈骗之揭秘收藏品骗局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恒小花诈骗防范指南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共建和谐安全校园 ——20级新生防范电信诈骗教育主题班会顺利开展
人文学院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警惕“恒小花”诈骗:如何识别与防范
网址: 养老诈骗防范手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7061.html
上一篇: 拒绝“宿迁大学”,如何避免买到假 |
下一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