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禅城用岭南烟火让年轻人“买单”
南方财经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陈乐怡 佛山报道
岭南天地的青砖镬耳屋间,HARMAY话梅佛山首店亮起暖黄色灯光,佛山陶烧制的竹林与美妆货架共同组成岭南园林景色,门外排队等候的年轻人举起手机拍摄雕花门廊。不远处的梁园,粤剧与数字光影交织的夜游刚刚散场,年轻人涌向Live House……
当促消费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密集落地——家电数码补贴扩围、汽车以旧换新加码、首店经济写入多地规划,而广东佛山凭借一份升腾的“烟火气”点燃消费热情。根据《2024年佛山市禅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禅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11亿元,对佛山全市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从烟火之处突围,答题者是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其一方面立足本地庞大人口基础,通过活化在地文化和培育新型商业业态,让有限的财政投入成功吸引人流、带动消费;另一方面,向外借力,通过跨城联盟突破地域限制,共享流量与创意。用在地文化的亲切感“留人”,用现代创意的新鲜感“吸睛”,最终让“人”成为驱动城市活力的核心引擎。
(佛山创意产业园烟火气升腾。受访对象供图)
“中心城区是天赋,是国土空间规划赋予的,是与生俱来的;而城市中心是地位,是城市集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集合,是要靠高质量发展和团结奋斗得来。”禅城区区长盘石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禅城要实现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
这背后,是一个千年商埠的转型焦虑。
作为万亿城央,禅城既有中心城区的独特优势和先天禀赋,但也面临老城破旧、空间不足、挑战加剧等问题。在2022年,禅城提出“城市中心”战略,努力实现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佛山之心。
在线上与线下深度交融、相互塑造的当下,虚拟的数字世界似乎能无限延伸,打破地理的藩篱,但深入观察就会发现,线上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繁荣,恰恰离不开线下场景的坚实支撑和深度互补。
真正将流量转化为价值、实现商业闭环的关键,往往在于走向线下,万人空巷的线下赛事、演唱会的沉浸式体验、周边产品的实体销售,才是点燃激情、拉动消费、构筑完整生态的核心。
对于禅城来说,破局的关键在于重新定义“中心”价值。南方财经记者观察发现,禅城选择在有限空间内,将政策精准切入消费链条的关键节点,算准“人”在哪、“钱”怎么花,通过卡位在地文化基因和新型商业业态,让有限的财政投入成功吸引人流、带动消费。
这把“尺子”首先量向了稀缺性资源——首店经济。从本质来看,首店经济是打造稀缺的“流量密码”,借助独特品牌吸引跨区消费人群,提升商圈的人流密度,来支撑特色化、高端化服务。人流集聚后,不仅首店受益,周边小店也能“沾光”,形成良性生态。
走进HEA龙狮文创馆,大小、色彩各异的狮头整齐陈列。这个诞生于佛山本土的国潮品牌,从2014年线上孵化起步,到2018年落户岭南天地开出首店,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全方位的展示龙狮文化。如今,这家文创馆已成为外地游客来到佛山的人气打卡地之一。
像HARMAY话梅这样的品牌首店或旗舰店,岭南天地汇聚了大约150家,首店密度位居全省前列,业态覆盖高级零售、主题餐饮、潮牌、生活服务、亲子及运动潮玩等全品类。
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禅城区在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上的发力。禅城在全市率先构建“区—镇街—商圈—商家”四级联动议事机制,明确“1+1+3+N”商业布局:以祖庙—岭南天地商圈为发展核心,佛山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商圈为新增长点。
针对两大核心商圈,祖庙—岭南天地商圈推出全市首个首店“一件事”服务,专事专办;佛山创意产业园—王府井紫薇港商圈则设立全省首个商圈夜间政务服务点,采用“指尖办+专窗办”模式,已服务超200家企业,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数据印证着杠杆效应。2024年,禅城引进首店、连锁总部等超过60家,今年上半年引进首店24家。最近两年来,禅城累计引入首店超140家,万象天地、金铂总部、山姆会员店等商业巨头也相继抢滩禅城。
首店经济蓬勃的同时,禅城还发布“千年佛山·烟火岭南”IP,通过解构传统符号、降低参与门槛、绑定商业场景,把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停留、可参与、可消费”的沉浸式服务场景,促进不同业态的融合。
在垂虹社区,垂虹别苑不过百平米,却因“饮品+文创周边”吸引亲子家庭反复光顾;Base21集结手作、咖啡、文创等多种业态和消费场景,成为年轻人青睐的打卡地;文会里嫁娶屋从文物点变身岭南中式集体婚礼,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在“特种兵旅游”“多巴胺穿搭”等短暂狂欢之后,年轻人开始对消费主义做“软抵抗”:更理性、也更渴望精神丰盈。禅城用文化厚度承接了这种转型,把“老传统”变“新场景”,靠文化IP黏住年轻人,用深度体验撬动消费。服务的即时性与体验性无法打包带走,只有把人流“留下来”“聚起来”,才能把流量转化为餐饮、住宿、购物的确定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禅城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23.4%和32.9%,均居全市第一;今年一季度旅游总收入再增47.54%。首店经济蓬勃、主题展览与演艺活动此起彼伏,禅城正把“千年佛山”的故事讲成年轻人愿意反复体验、持续付费的新叙事。
(禅城用岭南文化IP黏住年轻人。主办方供图)
当城市商业遭遇客流天花板,是困守孤岛还是破壁突围?
禅城选择后者“突围”——发起全国首个跨省商业联盟,将六座城市的客流连成一片“消费活水港”。一年间,禅城来自联盟城市的投资项目超40个,佛山12个商业品牌也借此东风在联盟城市拓店发展。拒绝盲目竞争、拥抱合作,禅城尝试在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为区域商业协同破题。
去年,禅城、渝中、天心、姑苏、天宁、武侯——这六个分别来自佛山、重庆、长沙、苏州、常州、成都的核心城区,组建了全国首个聚焦中心城区商业协同的“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区别于以往的城市群或省际合作,联盟聚焦于经济活力最强、商业资源最密集的“核心城区”,探索在更精细单元上实现资源高效流动与合作,这是区域协同发展思路的深化和升级。
不同于制造业的选址受土地、资源、政策影响更大,服务业往往具有更强烈的“集聚性”,丰富的服务业态依赖于规模效应和多样性,只有足够多的人口聚集,才能支撑起特色餐厅、小众书店、专业诊所、高端健身房等多元化的服务供给,形成良性循环,在紧密的连接与互动中创造价值和活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六座城市中心城区因为人口的高密度,具有相似的优势和基础。联盟构建了一个更强大的“朋友圈”,推动商业品牌“走出去”不断创新迭代,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探索商业消费和产业服务的跨区域合作协同的新模式、新样板。
盘石认为,禅城虽为佛山中心,但高端消费的土壤仍显稀薄。当单一城市无法满足服务业对“密度”与“多样性”的渴求,跨省联盟能够破除“孤岛效应”。比如,袁记云饺进军长沙、苏州老字号来到禅城,不仅成本更低,联盟共享的数据库与快速通道也大幅降低了异地扩张的“踩坑”概率。
流量不仅跨城,更在交融中“活”了起来。重庆熊婆婆团队将花园文旅理念引入佛山创意园,主题街区迅速走红;苏州团队和梁园携手打造大湾区首个园林主题夜游项目,融合园林演艺、光影艺术、非遗体验与岭南茶席。
重庆的休闲社交、长沙的网红创新、苏州的精致文化碰撞融合,催生难以复制的消费新体验。联盟构建的,正是一个跨区域的“创新集聚区”,让信息、人才与创意得以在更广阔的区域间加速流动。六城联盟,还为众多城市指明了一条务实路径:通过抱团共享规模、错位发展、降低风险,共同跃升消费能级。
盘石表示,联盟的价值着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构建跨区域商业协同网络,联盟通过串联长三角(苏常)、珠三角(佛山)、成渝(渝蓉)、中部(长沙)六大核心消费区,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商业枢纽网络,有效打破地域分割;二是建立起差异化商业生态共同体,联盟以“错位共生”机制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各区特色优势有所区分,能够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联盟有力助推佛山重返新一线,依托渝中、天心、姑苏、武侯、天宁等顶流商圈资源,禅城在两大商圈等区域引入国际首店、免税业态,大力举办文商旅结合活动,补足了高端消费短板。
探索商业跨区域协同的新路径,对于禅城而言,既关乎消费活力的释放,更关乎城市在竞合中寻找可持续繁荣的深层答案。
相关知识
花团锦簇迎新春,禅城九大主题花景陪你过节
打造两大中心活力圈+7大公园群!禅城十四五绿地专项规划出炉
时时有花、处处有景,禅城推进“绿城飞花”绿化美化建设
日均吸客10万 禅城“网红”花景如何炼成?
上海中心城区
提升城市“颜值” 临沂市加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精致管理
“佛山之心”花市盛宴即将开启!2024佛山禅城文华迎春中心花市2月4日启动试运营
到2035年,宜春规划中心城区公园总量达331处
来了!广州中心城区一大型主题园落地
我市中心城区开展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
网址: 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禅城用岭南烟火让年轻人“买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4211.html
上一篇: 初中地理 | 初中地理46个关键 |
下一篇: 202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关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