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30 10:27

  原标题: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科技日报重庆7月14日电 (记者雍黎)14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童晓玲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实现家蚕从雌性向雄性的性别逆转,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昆虫性别由染色体决定的固有模式,更为经济昆虫育种及害虫生物防治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害虫管理科学》发表。

  据了解,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和新兴模式生物,其雄蚕因抗逆性强、产丝质量高、料丝转化率高而更受蚕丝产业青睐。因此,培育全雄蚕品种成为蚕业发展的重要期盼。以往研究对家蚕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进行了探索,但未能实现家蚕的完全性别逆转。

  Bmdsx是控制家蚕“性别开关”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在雌蚕和雄蚕体内会产生不同“版本”的剪接变体,雌蚕会不折不扣使用Bmdsx上的E3和E4外显子,发育为雌性特征;雄蚕则会跳过E3和E4发育为雄性特征。正是关于E3和E4的“舍”与“取”,决定了蚕宝宝最终是雌还是雄。

  童晓玲教授介绍,研究团队聚焦控制性别的关键基因,巧妙地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靶向该基因的雌特异性外显子剪接位点,通过诱导单碱基突变破坏剪接供体/受体位点,强制雌性个体跳过E3和E4外显子,使雌蚕执行了雄性的发育指令。

  经过基因编辑的雌性家蚕在成虫阶段发生了转变,原本7节的腹部变成了雄性特有的8节,长出了雄蚕才有的抱握器等生殖器官,甚至体内还发育出完整的精囊、输精管,能产生和雄蚕一样的精子。这一成果标志着家蚕性别控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望通过该技术培育更高产量和品质的品种,推动丝绸产业发展。

  “这个技术不仅适用于家蚕。”童晓玲表示,研究发现,包括蚊子、棉铃虫和褐飞虱等在内的多种害虫,其“性别开关”基因都有类似的拼接规则。在害虫防治领域,相关成果也为开发新型害虫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关知识

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更是经典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性别决定。许多研究证明雄蚕比雌蚕叶丝转化率高,而且雄蚕丝丝质好,如何进行雌雄个体的
已知荨麻草雌雄异株,其性别由二对等位基因决定,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怎么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
“安能‘变’我是雄雌?”——福建省科研人员找到番木瓜性别分化背后的原因
白花毛剪秋萝(性别决定为XY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者以宽叶雌株和窄叶雄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1雌雄植株均为宽
仙客来是一种适合室内种植的鲜花盆栽,其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深红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为R和r,R对r为显性,另一对为复等位基因Ⅰ
Nature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高产玉米研究新进展
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雌A:雄a=1:1B.雌A:雄a=3:1C.雄A:雄a=1:1D.雌A:雌a=3:1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序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如图所示.(1)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的基因型有3种.(2)将基因型为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基因编辑有望根治杨柳飞絮

网址: 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性别由雌变雄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29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鱼草如何挑选合适的“红娘”
下一篇: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