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南京秋日的诗与日常

南京秋日的诗与日常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30 03:02

今年的夏季格外漫长,显得南京的秋天更加珍贵。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里,秋天在南京缓缓铺陈,为城市换上秋日新景。

明孝陵的银杏,如同历史长河中泛起的金色涟漪,落叶承载着岁月的故事,踏过落叶,是时光留下的痕迹。颐和路两旁的法国梧桐以它们挺拔的身姿,为这座城市的秋天增添了几分庄重与雅致,金黄色的叶子随风飘落,铺满了整条街道,漫步其间,宛如穿梭于流动的民国画卷之中。栖霞山的红叶,将秋天的热烈与绚烂演绎到了极致,满山的红叶如火,用鲜艳的色彩宣告着季节的更迭,用热烈的姿态迎接着寻秋的旅人。

漫步在南京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人文街景则如同工笔画,细腻勾勒南京人的生活图景。喧嚣鼎沸的人声,交织成这座城市的生活交响曲。街边小店,星罗棋布,它们或隐匿于深巷之中,或依偎在繁华的街角,蒸腾的雾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那是食物与时间的融合。

南京知名的美食街大多与菜场相连,是开在居民区里的美食天堂。茶南大街顶头延伸开来的丁字街就是代表之一,这里有菜场店铺、有摊位小吃,勾勒了一个冒着热气、真实而美好的生活场景。

在茶南大街的蜿蜒脉络中,包子店如同温暖的路标,随处可遇。徐殿高包子店已经开了十多年,店内的招牌是三丁包,肉丁、笋丁与鸡丁保留了恰到好处的颗粒感,笋丁脆爽、肉丁醇厚、鸡丁鲜嫩,咀嚼间带来满足与欢愉。街对面的凤英特色包子铺,则以一笼笼麻油菜包,吸引行人驻足。其外皮轻薄不失韧性,轻轻咬开,内里乾坤显现:翠绿的青菜、滑嫩的黑木耳、香韧的豆干与醇厚的芝麻交织在一起,扑鼻而来的麻油香气,如同点睛之笔,赋予了菜包鲜活的灵魂。

糯米制品是南京甜食的一大特色。安家桂花汤圆是做糯米甜食的一把好手,店内招牌是黑芝麻馅汤圆和豆沙馅汤圆。水磨汤圆个头饱满圆润,外皮软糯、滑而不腻,内里馅料饱满,香甜四溢。汤底以醇厚酒酿为基底,融入甘甜红糖,慢火熬煮,直至汤色渐浓,香气扑鼻。再添上几粒精心切开的红枣,红亮诱人,不仅增添了色彩的斑斓,更将自然的甘甜与滋补融合。一碗热腾腾的甜口汤圆,下肚之时,暖意自心底升起,直抵胃间,驱散秋日清晨的凉意。南京传统糕团品牌许阿姨糕团在茶南大街也有分店,店内各式各样的糕团琳琅满目,从软糯香甜的米糕、口感丰富的豆沙团、清甜有韧性的马蹄糕到咸甜结合的蛋黄肉松青团,满足食客的各种需求。秋季限定的经典甜汤——糖芋苗与桂花赤豆小元宵是我的心头好。糖芋苗的芋头软糯、汤汁甜蜜,每一颗芋头都吸饱了糖水的精华,入口即化,甜而不腻,如果不怕凉,冷藏过后口感会更加清爽。桂花赤豆小元宵中赤豆的绵密与小元宵的筋道弹牙相互映衬,再搭配上清新的桂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金秋的桂花林中,是真正的应时应景。

茶南大街往前走,走过湖西街就是南湖美食街。南京的炸鸡店多如繁星,但唯有闵记炸鸡能够让食客们十年如一日地排队等候。无需华丽的装饰,仅凭一个红色的门头,加上门前长长的队伍,闵记便拥有了最生动的招牌。闵记炸鸡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味道。未下锅前,鸡腿被均匀地裹上一层洁白如雪的面粉,整齐划一,静待蜕变。一旦投入油锅,瞬间滋啦啦地裹上一层金色的外衣,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香气。当一只只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多汁的鸡腿呈现在面前时,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撕开酥脆的外皮,露出紧实饱满的鸡肉,肉汁四溢,一口咬下,外酥里嫩,口感层次分明。

南湖大肉面是传统的金陵味道,这碗面之所以能在南京风靡多年,秘诀全在于那传统又不失创新的“卤”与“浇头”。卤汤,作为这碗面的灵魂所在,咸甜交织、鲜美四溢。不同于苏南细面偏甜的口感,南湖大肉面的老卤平衡了咸与甜的比例,让人在品尝中既能感受到盐的醇厚,又能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甘甜,继而深入探索那深藏于汤底的鲜美奥秘。而浇头,则是这碗面的点睛之笔。大肉,以豪迈的姿态傲立碗中,厚度约两厘米,长度更是讲究“过桥”——必须横跨碗沿,尽显其大气与豪气。大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变得酥烂至极,轻轻一咬,便化作满口柔滑,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葱花提香,再抹上一点儿猪油,早上来上这碗面,是唤醒味蕾与精神的最佳仪式。

除了大肉面,皮肚面也是独一份的南京美食。皮肚就是猪皮,猪背或后腿部位肉质坚韧且皮层厚实,是制作皮肚的上乘之选。经过精细的处理,肥膘被剔除,只留下纯净的皮料,将其放入沸水中煮至半透明状,既去除了多余的杂质,又赋予了皮肚初步的软糯口感。紧接着,滤水晾干的过程让皮肚逐渐收紧,变得更加紧实而有弹性。最关键的一步,是用猪油进行煎炸,直至表面金黄酥脆。食用前,只需将皮肚用清水泡发,再切成适口的小片,便可轻松融入各种美食。当皮肚遇到热气腾腾的面汤,它迅速吸饱汤汁的精华,变得既香脆又爽弹。张府园大碗面的皮肚面是一绝。在面馆繁忙而有序的后厨,两口大铁锅并肩而立,各自承载着烹饪的精髓。一口锅,专为煮面而设,炉火熊熊,水波翻滚,无论是纤细劲道的碱水面,还是粗犷质朴的手擀面,都在这里接受沸水的洗礼,短暂而急促地在滚水中“翩翩起舞”,随即被捞起,保留了南京人钟爱的硬朗口感。与此同时,另一口锅也不甘示弱,火焰跳跃,热情四溢。师傅的案台上,皮肚、猪肝、腰片、肉丝、香肠、木耳、鸡蛋、平菇、青菜、榨菜等近十种配料琳琅满目。随着水温的急剧攀升,达到沸腾的那一刻,师傅手法娴熟地将这些丰富的浇头一并投入锅中,汤面瞬间沸腾,宛如一场热闹的盛宴。片刻之后,汤水再次归于平静,预示着浇头已充分融合,此时,第一口锅中那刚出锅的面条被迅速引入,两者在锅中短暂交汇,师傅轻巧地撇去浮沫,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须臾之间。最终,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皮肚面便这样诞生了。

砂锅是南京的另一经典小吃,豆芽、干丝、青菜、海带、山芋粉丝、鹌鹑蛋、面筋包打底,基础标配7 个菜,卤汤鲜香,还有额外的浇头。南湖美食街有一家胖子砂锅,粉丝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弹性与滑爽,不会坨成一团;面筋泡吸饱了汤汁,外软内弹;鹌鹑蛋在特制的卤水中慢火细炖,直至每一丝蛋清蛋黄都浸透了浓郁的卤香;干丝、青菜、海带等配料新鲜可口。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那碗醇厚浓郁的老汤,它采用上等牛骨,经过长时间的慢火熬制,将牛骨的精华与风味融入其中,使得汤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醇厚不腻。牛肉与牛肚经过煨制,肉质酥烂、鲜香四溢,与老汤的醇厚相得益彰。最后加上一勺咖喱粉与老板特制调料,为整碗砂锅注入了灵魂。

从河西出发向东行进,不久便能感受到愈发强烈的城市脉搏。我们逐渐靠近了南京的中心地带——新街口。作为南京的繁华地标,新街口不仅汇聚了众多购物中心,更隐藏着充满烟火气的美食街巷。

张记香酥鸡蛋灌饼在靠近丰富路的陆家巷,饼皮在热油中迅速膨胀至诱人金黄,在店主的手下、小巧的碗中,一枚鲜蛋与翠绿的葱花温柔交融,筷子轻轻一挥,将这份清新蛋液精准注入饼皮事先戳开的小口。待饼皮双面皆被煎得金黄酥脆,它便移步至烤炉下温暖的炭火怀抱中。先煎后烤赋予了饼皮“香酥”的真谛,外皮酥脆内里柔软,更添一份炭火香,丝毫不见油腻之感。搭配鲜嫩多汁的里脊肉与汁水丰富的烤肠,再刷上精心调制的酱料,饼、蛋、肉、肠的鲜美完美融合,是碳水与蛋白质的狂欢。

丰富路上的鸡蛋汉堡也值得一尝。刚出锅的鸡蛋汉堡,热气腾腾。扎扎实实地咬下第一口,鸡蛋的绵密、肉质的鲜美与面糊的香糯在口中交织,丝丝缕缕的孜然香气,如同点睛之笔,外皮的酥脆与内里的软糯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让人忍不住大呼过瘾。阿财菜饼店的菜煎饼也不容错过,最好吃的还要数韭菜鸡蛋馅和白菜粉丝馅。一块不起眼的铁台是老板施展厨艺的舞台,他手法娴熟,翻、摊、烤间,一张张蛋饼便在铁板上完成蜕变,刚出锅的蛋饼,热气缭绕,香气四溢。

从新街口的中山路步行15分钟就到了红庙。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红庙、香铺营、网巾市三大社区,共同勾勒出了红庙片区的最初轮廓。即便是最早一批在此安家的居民,也难以确切追溯这片区域何时悄然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美食圣地。红庙的魅力在于其店铺林立、人潮涌动、美味纷呈。尤其是那条不足200米长的红庙巷,竟汇聚了70余家店铺,其中餐饮店就占据了半数之多,达到了惊人的50家。若将视野放宽至周边的几条小巷,整个片区内的商家数量更是突破了150家。在这里,老城南的经典风味与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味蕾地图。老字号的马太面馆,用一碗碗地道的南京面条,讲述着城市的记忆与味道;卓粤拉肠,将广东的细腻与鲜美完美呈现;山东小李煎饼,带着浓郁的北方风情;赫记哈尔滨水饺,其独特的馅料与口感,让人置身于松花江畔;笑云开汤包,更是以皮薄馅大、汤汁丰盈的汤包,成为众多食客的心头好。走进红庙,就如同开启了一场跨越万水千山的美食之旅。卓粤拉肠的肠粉皮薄如蝉翼、柔滑细腻、入口即化、清爽丝滑。小块的叉烧肉,香气四溢,与脆生生的生菜叶和爽口的木耳丝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层次分明。精心调制的酱汁,咸甜适中,恰到好处地提升了整体风味,为肠粉添上了几分鲜美。荔湾艇仔粥中汇聚了鱼片、鱿鱼丝、皮肚丝、鸡蛋丝、叉烧丝等多种食材,鱼片细腻嫩滑,鱿鱼丝弹牙鲜美,浸透了粥的醇厚与鲜美。粥中油条与花生米的加入无疑是点睛之笔。一份肠粉,一碗粥,简单却满载着温馨与满足。卓粤拉肠的味道,或许并不追求极致的惊艳,但那份质朴无华、温暖人心的感觉,却足以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感受到一份难得的踏实与安宁。双喜小馄饨是泡泡馄饨,皮薄馅少,主要喝一个汤鲜。店门口的葱油小烧饼,外皮酥脆、内里松软、葱香四溢,与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相配,简直是天作之合。杆子馄饨在龙江家喻户晓30年,现在在红庙开了分店。杆子馄饨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辣油,红艳诱人却不失温和,为馄饨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但更令人称道的,还是他们家的鸭油烧饼和卤蛋。鸭油烧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吸饱了鸭油的醇厚与香气,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卤蛋入味十足,蛋白滑嫩,蛋黄绵密,与馄饨一同享用,更是将美味升级到了新的高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的秋日景致是一首流动的诗。秋风轻拂,古城墙下,枫叶如火,银杏叶金黄,铺就一条条通往历史深处的金色大道。街头巷尾弥漫的饭食香气则如同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让南京的秋天从一幅静态的画变得鲜活而具体。

相关知识

南京秋日
南京值得去的秋日拍照打卡地→
四川国旅成都天府二分社:南京的秋日诗篇-中山陵与城市之美
探寻南京秋日魅力:红叶、桂花与丰收的季节之旅
探索南京秋日色彩,这座花园城市的无限魅力
极美南京,秋日花海--高淳水慢城
秋日全诗
秋日南京,梧桐大道上的金色时光与最佳观赏攻略
南京中山陵梧桐大道:古城中的静谧林荫诗画长廊
南京秋日游,朋友圈文案推荐,心动不如行动!

网址: 南京秋日的诗与日常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18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南京愚园木芙蓉什么时候开花
下一篇: 油麦菜高产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