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江苏省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江苏省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30 02:13

二、小麦主要虫害

(一)麦蚜

麦蚜为全国麦区常见害虫之一,我省麦区蚜虫种类主要为麦禾缢管蚜、麦长管蚜。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受害,以穗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

1.发生规律 麦蚜年发生10~20代。麦长管蚜,主要危害穗部,苗期蚜量少,以成若蚜在麦苗基部越冬,春暖后向上移动,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种群数量最大,扩散到上部叶片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称为“穗蚜”。禾缢管蚜,秋季危害麦苗,冬季群集在土缝内或近地面的麦根部和叶鞘上越冬,春季在麦苗下部繁殖危害,抽穗后迁至麦株上部和麦穗上繁殖危害,在30℃左右发育最快。麦蚜繁殖力很强,抽穗乳熟后常出现暴发性危害。小麦中后期温度偏高、降水偏少、长势嫩绿利于发生。

2.田间诊断 蚜虫均以成蚜和若蚜刺吸麦株茎叶和麦穗汁液。苗期被害后,叶色发黄,生长停滞,严重时可使麦苗枯萎死亡;拨节期被害,能影响正常抽穗;穗期被害,麦粒瘪缩,千粒重减低。

3.防治技术 重点做好小麦穗期防治工作。防治指标:苗期平均每株有蚜4~5头;扬花至灌浆初期,有蚜穗率10%左右或百株蚜量超过500头。防治药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2.5%溴氰菊酯乳油50ml;48%乐斯本乳油50ml;25%辛·氰乳油40 ml等药剂。

(二)麦蜘蛛

麦蜘蛛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南方麦区以麦圆蜘蛛为主,春秋季危害麦苗,以春季为重。麦圆蜘蛛除危害大小麦外,还危害多种杂草,邻近杂草的麦田受害重。

1.发生规律 麦圆蜘蛛年发生2~3代,孤雌生殖为主,以成、若螨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虫量大、为害重,4月下旬虫口减退。适宜温度为8~15℃,湿度为80%以上,喜阴湿,怕强光,多在早晨8~9点以前或下午4~5点以后活动,春季成虫将卵产在小麦分蘖丛和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及土块上,卵聚集成堆,以水灌麦田、低洼湿润田或密植麦田发生较重。成若螨均有群集性,一遇震动即下坠入土缝躲藏。

2.田间诊断 春秋两季以成若螨危害麦苗,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生长不良,重者枯死。

3.防治技术 防治适期:每33厘米长麦垄有虫200头,上部叶10%以上有被害斑点。防治药剂: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毫升;或25%哒螨酮(扫螨净)乳油4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

(三)麦吸浆虫

我国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两种。由于我省麦区大多为稻茬麦,水旱轮作,耕作方式不利于吸浆虫的发生,吸浆虫发生总体较轻,仅在局部旱作区偶发麦黄吸浆虫。

1.发生规律 两种吸浆虫1年发生1代,偶有环境不适多年发生1代,红吸浆虫可在土壤内滞留7~12年后羽化成虫;黄吸浆虫可滞留4~5年。吸浆虫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其羽化的早迟虽与气候有关,但通常与小麦生长发育阶段基本吻合,一般小麦拔节期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孕穗期幼虫上升至地表化蛹,小麦抽穗期成虫羽化,抽穗盛期也是成虫羽化盛期。小麦产量高、品质好、土壤肥沃,利于发生。近年来,随着免耕栽培、跨区机收,利于其在旱作区发生与传播。

2.田间诊断 麦吸浆虫主要取食小麦籽粒,麦粒被吸空成空壳,但小麦仍呈现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的假象,一般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甚至绝收。

3.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选用耐虫品种;重发区水旱轮作。

化学防治:掌握好蛹期与成虫期防治。蛹期(小麦抽穗期)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250ml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对水2kg,拌20kg细土成毒土,洒于麦田土表;成虫期(灌浆期),每10网复次幼虫20头左右时进行防治,选用辛硫磷或菊酯农药喷雾防治。

(四)粘虫

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华南、江南地区压缩小麦面积,虫源减少,我省仅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局部地区发生。

1.发生规律 越冬分界线为北纬33度,通常2~3月一代粘虫由华南地区向江南及沿江麦区迁移,迁入江南北部盛期为3月中下旬,一代成虫降落后,白天躲藏在作物和杂草丛中,傍晚飞出取食、交配、产卵危

相关知识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播种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1)
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草害.ppt
秋苗期小麦病虫草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春季病虫草害怎么办?春季病虫草害管理技术
早春小麦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怎么给枣树喷施叶面肥? 河南小麦高产栽培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网址: 江苏省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217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秋播期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
下一篇: 小麦后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