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实践纪实 | 精准扶贫·振兴行动 | 实践团队走进安顺关岭火龙果基地调研火龙果园生态扶贫

实践纪实 | 精准扶贫·振兴行动 | 实践团队走进安顺关岭火龙果基地调研火龙果园生态扶贫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9 13:15

为响应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深入了解贵州安顺各区县的生态产业,校级实践团队于2018年7月10日前往贵州安顺关岭火龙果园,进行火龙果园生态扶贫调研。

(火龙果基地)

安顺关岭红心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溶性膳纤维,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关岭火龙果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关岭自治县板贵乡、上关镇、花江镇、八德乡、断桥镇、新铺镇、岗乌镇、普利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实践团队走访板贵乡的火龙果园。

村委会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给我们介绍了火龙果园的农产品特色及优势,带领我们亲身体验观察火龙果的种植。实践团队发现火龙果的种植十分奇特,每一颗火龙果树都有一根石柱可供火龙攀岩而上,在石柱顶部还有一个橡胶圈,可供火龙果枝叶固定,而且火龙果都是生长在石头上。晚上九点由人工授粉。工作人员还带领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火龙果,当地的火龙果个头饱满,香气迷人,味道清甜可口,汁水丰富。

(火龙果种植概貌,展现石柱特色)

在品尝的同时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在2007年,花江镇的人大代表提出带领村名建设火龙果园,但是在刚刚提出这种设想的时候并不为村民接受,但是在第一年的种植中取得了很好的收益,由此村民们纷纷开始种植火龙果。他们种植的火龙果是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火龙果“新红龙”中发现的芽变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紫红肉类型品种。 贵紫红龙火龙果是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历经9年选育出适宜贵州低海拔富热量区域种植的火龙果新品种。

(工作人员对调研地引导参观并介绍,团队成员对基地产品进行品尝)

2008年以来,关岭自治县将火龙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石漠化治理的途径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整合农业、扶贫、财政、发改、林业、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建立火龙果基地2.6万亩,投产面积1.6万亩,覆盖了关岭自治县北盘江流域和打帮河流域沿岸16个村,覆盖贫困农户1886户7546人,占种植区域贫苦农户的70%。2014年火龙果亩产值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2014年以来,关岭自治县通过火龙果产业增收,脱贫2466人。

(该基地大致景貌)

通过这次在火龙果园的体验,我们充分了解了火龙果的种植销售,切身体会到了种植火龙果对于村民们生活的改善。关岭自治县是国家规划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分布广。而花江镇,曾是关岭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方、“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火龙果的成功种植,让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带领村民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为贫困地区的人民走向小康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知识

实践纪实 | 精准扶贫·振兴行动 | 实践团队走进安顺关岭火龙果基地调研火龙果园生态扶贫
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纪实
关岭火龙果 富民美生态
实践纪实
贵州关岭:火龙果火了 农民富了
扶贫火龙果“熄火”,给产业扶贫“上课”
【中国青年网】郑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产业扶贫显奇效 乡村振兴
普定县花卉产业与精准扶贫分析
兰州七里河:“小百合”撬动精准扶贫“大产业”
小梨洋村科技精准扶贫助农致富纪实

网址: 实践纪实 | 精准扶贫·振兴行动 | 实践团队走进安顺关岭火龙果基地调研火龙果园生态扶贫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92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三亚:“发光”火龙果 照亮乡村致
下一篇: 相约布政村,共建特色产业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