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石榴的历史文化

石榴的历史文化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9 11:50

石榴文化

石榴既是'丹葩结秀',又是'朱实星悬',它的素茎、翠叶、红蕤、朱实、金房、皓齿、冰肌,曾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有的是把它作为花树赞美的,宋晏殊便有'开花百日后,占断群芳色'的描绘;有的为它的果实倾注了火热的深情,如明沈周的'累累枝上实,满腹饱珠玑';也有为其花果的丽色而倾倒的,如唐方九功的'流霞色染紫罂粟,斓斑似带湘娥泣';还有因它那隽永的滋味而不吝笔墨的,如元朱德润的'秋深荐红实,天上得先味'。唐代韩愈更把它同甘蔗汁媲美,赞它'味美蔗为浆'。有人把它比作珊瑚,说是'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根金碧丛';有人把它比作水晶珠玉,说是'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梁代江淹、晋代潘岳、张载、宋代梅尧臣等人还专门挥毫作赋颂之,把它写成'美木艳树'、'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放''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这些名句,当时都风霏中原,人人上口,百读不厌。据《王方直诗话》云:王安石有咏满树只发一花的石榴花一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极是脍炙人口!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唱道:'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明代画家徐渭,留下一幅《榴实图》,气韵极其生动,下垂折枝,绿叶稀疏,缀托着一颗肥硕的大石榴,榴实绽露,似有一触即落之势,画面并题五绝一首:'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人少收,颗颗明珠走'。充分寄寓作者怀才不遇,满腔孤愤的感慨!这一切更增添了人们对石榴的向往和喜爱。

民间传说

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把它视为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历史上,石榴象征多福多寿,长命富贵。又因'石榴多子',表示人丁兴旺,民族繁荣。中国过去有幅年画,叫《百子图》,原来描绘的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跟他的一大群孩子。他们是旧时人们意想中的福星。后来有人把此画演绎成一个胖娃娃怀抱绽开果皮的大石榴,'为图以示子孙众多也'。青年男女结婚时,洞房里要悬挂两个大石榴。结婚礼品总要送一对绣有大石榴的枕头,祝他们早得贵子;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祝老人幸福长寿。所以,石榴又是中国人民彼此馈赠的重要礼品。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男女相爱,便有'拜倒石榴裙下'之说。过去一些民间乐器、建筑物以及糕点上,常用石榴图案作装饰。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石榴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石榴和月饼,供在桌上赏月,以示合家团聚、兴旺发达。此俗在日本、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有华人和华裔居住的国家,一直保留着。

关于临潼石榴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女娲氏炼石补天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今布合拉)。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料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这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的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天的临潼石榴。

相关知识

石榴的历史文化
山茶花的栽培历史文化,山茶花的花语
石榴在园林中的应用
福建茉莉花茶的历史文化
牡丹花石榴苗、五公分石榴苗多少钱一棵、南澳石榴苗价格
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如何激发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
槐花的观赏价值及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遗址上的开幕式
临潼石榴:丝路瑰宝真味道

网址: 石榴的历史文化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89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马樱丹的作用用途以及文化背景
下一篇: 《戏台》 传统戏剧人最后的死磕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