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以花为媒!洛龙唱响“牡丹之歌”

以花为媒!洛龙唱响“牡丹之歌”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8 17:52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近日,在洛阳街头、公园里,歌曲《牡丹之歌》的旋律不时响起……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洛龙以花为媒,借助牡丹文化节舞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唱响新时代“牡丹之歌”。

一朵花 撬动文旅产业融合升级

在撬动洛阳文旅融合升级的诸多杠杆中,牡丹文化节无疑是最有力的一个。洛龙区以牡丹文化节为依托,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文旅产业由“景区游”向“全域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

近日,在位于洛龙区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内,一些学生正在体验射艺、国风绘画等研学项目。目前,该研学营地已设计开发出多门研学体验课程,涵盖古都文化、河洛文化、运河文化、牡丹文化、丝路文化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研学互动体验。

和王维“对诗”、与邵雍一同“赏”牡丹……连日来,牡丹博物馆游人如织。该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以牡丹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采取“实物展陈与互动体验相结合、传统展陈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等展陈手段,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牡丹文化的魅力。该馆的建成进一步丰富了辖区旅游资源,助推了牡丹文化研究和传播。

一朵花 绽放文创产业新思路

“来洛阳买点啥带回去?”“瞧这儿!牡丹花茶、牡丹丝巾、牡丹瓷,各有特色,可以多买几样。”近日,在洛龙区文化双创产业园的一家牡丹特产专卖店里,两位外地游客正在选购旅游纪念品。

在位于学府街道田山社区的香溢南山牡丹文化生态产业园内,花农们则在进行牡丹鲜花采切作业。洛龙区以花为媒,促进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牡丹、芍药鲜切花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除此之外,牡丹瓷、牡丹画、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等各类牡丹相关产品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深受群众欢迎。牡丹,从一朵“只能看”的花,到一杯“可以喝”的茶,再到一种“能美容养颜”的化妆品,牡丹产品在链条化、多样化延伸中不断推陈出新。

牡丹擦亮了城市名片,也激活了文化基因。近年,洛龙区持续打好“国花牡丹”牌,持续拓展牡丹衍生品领域,各类牡丹文创产品百花齐放,为牡丹文创产业拓展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一朵花 相伴城区“共成长”

在洛阳牡丹的故事里,从来都不只是一朵花的“芳华绽放”,更是一座城的“活力焕发”。随着牡丹的次次绽放,洛龙区也在时光流转中稳步前行,成长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区。

近年,洛龙区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提质等重点工作,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质感作为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地探索具有城区显著特征的高效发展服务路径,一个个老旧小区化身“电梯洋房”小区,一座座青年人才公寓拔地而起,一个个新的潮流时尚“打卡”地蓄势而起,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有序推进,在居民家门口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邻里中心建设全面起势……伴着城市提质纵深推进的春潮,一个个项目加快推进,打开了洛龙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新空间。在洛阳市2022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中,洛龙区荣获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全部五项先进县区表彰,成为全市唯一大满贯县区。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伴随着一次次花开

在牡丹与文旅、经济、社会的

互动融合中

“牡丹之歌”

将更加响亮、更加动听

原标题:《以花为媒!洛龙唱响“牡丹之歌”》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洛阳:唱响新时代“牡丹之歌”
蒙阴“以花为媒”唱响年度文旅大戏
外院举办“唱响母爱之歌”文艺晚会
外国语学院举办“唱响母爱之歌”文艺晚会
国际和平日 中外青年唱响和平之歌
华佗牡丹园唱响“花为媒”
以花为媒,让“国色天香”香溢四海
央媒看河南丨以花为“媒” 洛阳牡丹开出新幸福
《焦点访谈》聚焦洛阳:以花为媒 为文旅产业“增色添香”
菏泽牡丹区总工会:以“花”为媒 唱响产改“协奏曲”

网址: 以花为媒!洛龙唱响“牡丹之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60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鏡華翠玉
下一篇: 花牡丹节目全集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