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笔墨绘丹心 牡丹铸国魂——访“中国农民牡丹王”强国才

笔墨绘丹心 牡丹铸国魂——访“中国农民牡丹王”强国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8 17:21

在中国画坛,牡丹是永恒的画题,却少有画家能如强国才这般,让“国花”既带着皇家园林的雍容,又裹着田间地头的泥土香。他是农民的儿子,却用笔墨在国际舞台绽放中国色彩;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却把画室搬到了乡村地头。从田埂上的懵懂少年到“中国农民牡丹王”,强国才的人生,恰如他笔下的牡丹——扎根大地,向阳而生,用最质朴的热爱,书写着最动人的艺术传奇。

笔墨耕耘:从泥土里长出的艺术灵魂

1956年,强国才出生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普通家庭,泥土的芬芳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自幼痴迷书画的他,跟着长辈学写春联,常在田埂间用树枝作笔、大地为纸,临摹天地间的花草形态。他临摹古画时,他能对着汪慎生的《牡丹图》揣摩数日,直到笔尖能复刻出花瓣的层次感;拜师学艺时,他带着自己的画作千里求教。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中,在胡梅生、李维康、汤立等当代名家的指点下,强国才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写意风格。

农民的身份,是他最珍贵的艺术密码。强国才熟悉牡丹在不同时节的姿态:春雨里的娇羞、夏日里的盛放、秋风中的沉稳,甚至寒风中枝干的倔强。这些观察,化作笔下的灵动,他画的牡丹,花瓣有晨露的湿润感,叶片有风吹的摇曳态,连枝干的皴法里都藏着土地的纹理。著名画家胡梅生老先生说:“强国才的画里有‘土气’,但这‘土气’是金不换的,那是大地给艺术家的馈赠。”也正是这份对土地的深情,让他的画跳出了刻板的技法束缚,充满了生生不息的田野气息。

国花传情:用牡丹绽放时代精神

“画牡丹,就是画中国。”强国才说。牡丹不仅代表着雍容华贵,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强国才将西画的色彩技巧融入传统水墨,以书入画的笔法让线条兼具力度与飘逸,红花墨叶相映成趣,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李维康评价他的牡丹:“把乡土的厚重与国花的大气融在一起,看他的画,像在田间见繁花,在繁花里见家国。”

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期间,强国才耗时半年创作的24米牡丹长卷,用24种牡丹形态呼应24届赛事,每一朵都带着冰雪消融的生机,最终被收藏于布鲁塞尔世界大体联总部,让世界看到中国牡丹的多元姿态。建国60周年时,强国才所绘的60米长卷《中华颂盛世牡丹图》,更是将60种牡丹与60年发展成就相呼应,从大庆油田的工业之花到北大荒的丰收之景,都藏在层层叠叠的花瓣里,该巨幅画作也被国务院收藏,强国才因此获封“中国农民牡丹王”称号。

在强国才的作品里,每一朵牡丹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有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有国泰民安的祥和气象,更有农民画家对祖国最赤诚的祝福。正如他所说:“农民不会说漂亮话,就用画告诉祖国:日子越来越好,就像这牡丹越开越旺。”

薪火相传:用艺术馆搭建文化田埂

“我的根在农村,我的画要为农民服务。”2011年,强国才牵头创建了黑龙江省首家农民书画艺术馆,让田间地头的书画爱好者有了展示平台。在这里,没有身份高低,只有对艺术的热爱;没有锃亮的玻璃展柜,却挂满了农民画家的字画;没有专业的策展团队,却每年接待上万名像他一样从田埂走来的爱好者。在这里,强国才既是馆长也是老师。他会手把手教老人握毛笔,会为留守儿童开设免费书画课,会把农民的丰收场景、乡村的新变化搬进画展。

多年来,强国才坚持下乡办展、义务授课,让书画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2013年汶川地震时,强国才将15幅作品捐赠给地震灾区,用笔墨传递大爱;担任廉政文化书画展评委时,他的作品以“牡丹沐清风”的意象传递正气……从农民到画家,从获奖者到文化桥梁的搭建者,他用行动诠释着“艺术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真谛。

如今,年过花甲的强国才仍每日挥毫不辍。他的画室里,笔墨纸砚整齐排列,墙上新绘的牡丹正含苞待放。正如他所说:“牡丹年年开花,时代日新月异,我要一直画下去,让笔下的牡丹永远跟着时代绽放。”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对家国的深情,恰似他画中的牡丹,历经岁月,愈发芬芳。

(郭玉敏)

相关知识

笔墨绘丹心 牡丹铸国魂——访“中国农民牡丹王”强国才
笔墨绘织牡丹情——土乡民间书画家赵永旺
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活动规律
王雪涛笔下出神入化的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延安牡丹
牡丹千姿百态尽朝晖 石开写意牡丹图赏析
王宝钦牡丹画艺术
半个寿州人 宪隆 | 春来同醉富贵花——童文和大师国画牡丹图
花开满堂,华彩富贵,她用牡丹绘大国风度
王馨鸿:让牡丹绘的文创产品为社会服务与百姓共享

网址: 笔墨绘丹心 牡丹铸国魂——访“中国农民牡丹王”强国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59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满地:可能菏泽文旅怎么都想不到
下一篇: instagram高清图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