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旋复花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2.《名医别录》:“味甘,微温,冷利,有小毒。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3.《本草乘雅半偈》:“咸温,有小毒。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4.《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
5.《本草崇原》:“气味咸温,有小毒。主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6.《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
7.《本草从新》:“消痰结坚痞,唾如胶漆,噫气不除,大腹水肿,风气湿痹。走散之药,冷利大肠,虚人禁之。根治风湿,叶治疔疮肿毒。”
8.《本草备要》:“消痰结坚痞,唾如胶漆,噫气不除,大肠水肿,去头目风。然走散之药,冷利大肠,虚者慎用。”
9.《本草撮要》:“味咸甘温,入手太阴阳明经。功专散结气,得代赭石、半夏治噫气,得葱、新绛治半产漏下。”
10.《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
11.《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
12.《本草分经》:“辛苦咸微温,入肺、大肠,下气行水,软坚消痰痞,通血脉,除噫气,绢包煎。”
13.《医学入门》:“旋覆花咸甘冷烈,逐水消痰止呕噎,宽胸胁清头目风,治痹又利肠脏结。”
14.《本草害利》:“〔害〕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虚寒人禁用。〔利〕味咸微温,兼苦,入肺、肝、大肠三经。咸能软坚,能祛老痰结积,温能解散,咸可润下,故治风气湿痹,大肠燥结,又能通脉。”
15.《本草择要纲目》:“咸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其功只在行水下气通血脉而已,若病患涉虚者,此则走散太甚,不宜用之,恐冷利大肠也。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
16.《本经逢原》:“其功在于开结下气,行水消痰,治惊悸,祛痞坚,除寒热,散风湿,开胃气,止呕逆,除噫气,故肺中伏饮寒嗽宜之。”
17.《雷公炮制药性解》:“味咸甘,性温有小毒,入肺肝大肠膀胱四经。主结气风气,胁下满,膈上痰如胶漆,利大肠,逐水湿。”
18.《药性切用》:“苦辛咸平,入肺、大肠经。下气定喘,软坚化痰,为疏理风气、水湿专药。”
19.《冯氏锦囊秘录》:“旋覆花,逐湿,治头风明目。”
20.《顾松园医镜》:“治胶痰,祛留饮,除噫气,利大肠。”
21.《中药大辞典》:“咸,温。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22.《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23.《本草汇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呕吐,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证。大抵此剂微成以软坚散痞,性利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旋覆花素、大花旋覆花素、旋覆花内酯、槲皮素、异槲皮素、木犀草素、咖啡酸、绿原酸等。
2.作用:本品有抗支气管痉挛、镇咳、祛痰、抑菌、增加胃酸分泌、提高胃肠平滑肌张力、增进胆汁分泌、抑真菌、抗炎、增加动物冠脉流量等作用。
相关知识
中药古今研究:荔枝核
旋复花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旋复花(中药大辞典)
旋复花入药宜蜜炙
旋复花,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
旋复花药物安全性评价
旋复花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旋复花
旋复花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中药古今研究:杜鹃花(三)
网址: 中药古今研究:旋复花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3627.html
上一篇: 《本草纲目》河豚 |
下一篇: 桔梗花 年终总结如鲠在喉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