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 中世纪波斯文学
P312 波斯古画主要画植物,不太画人物、动物。 那三百年,天上许多诗星都散到波斯去了。我少年时读了不少,其实我的文学是受到波斯影响的。 中世纪波斯受蒙古和阿拉伯侵略,武功失败,文学上却是成功的。如唐代,诗人辈出。也如中国,黄金时代一过,无以为继。以文化形态学看,花已开过了。 波斯原始的诗不像中国《诗经》能保留下来,都遗散了,不很重要。我以为,是当时没有出天才。从十世纪后,主要是十三四世纪,是波斯诗的黄金时代。 中国文学,波斯文学,都太早熟。 阿拉伯人带进波斯两件礼物: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人信从伊斯兰教者很多,以阿拉伯文写诗的也很多。所以,波斯诗分两类:波斯文诗和阿拉伯文诗。 各种时代,各国诗人,各抓各的痒。 波斯第一大诗人,鲁达基(Rudaki,Abu Abdollah Ja‘far,850—941),被称为“诗中之王”。诗逾一百卷,多已失传。传说他是瞎子,善琴、歌,在王前弹琴唱歌,后来失宠了,穷死。他最得宠时,奴隶两百,行李需要上百匹骆驼背。 P314 菲尔多西(Ferdowsi,约935—1020),被称为波斯的荷马,词句华丽,意象无与伦比。情诗也写得很出色。 P315 菲尔多西有位老师,也是好友,阿萨地(Asadi),好诗人。苏丹王想请阿萨地写史书,一夜赶写史诗四千韵。阿萨地善写战争诗,自述五本书,以《日与夜》最有名。 以上是波斯文学黄金期之前的早期著名诗人。 另一群诗人开了新局面。代表人物:纳绥尔·霍斯鲁(Nasir I Khusraw,也译作纳赛尔·霍斯鲁,约1004—1087)、莪默·伽亚谟(Omar Khayydm,约1048—1131,我少年时很爱这位诗人,受影响)。 关于纳绥尔·霍斯鲁的传说很多。相传他原是小国国王,后来被放逐,著散文体游记。思辨,好说理,热情,有勇气。 虽然上帝创造了母亲,胸乳和奶汁, 孩子却要自己来吹吸。 你的灵魂是一本书, 你的行为是书的字句: 除了妙语警句,不要写别的东西在你的灵魂上: 啊,兄弟,把美好的话写下来吧,因为笔是在你自己手中的。 P316 莪默·伽亚谟的诗风,豪迈、旷达、深情,读他的诗比读李白的诗还亲切。他是世界上名声最高的波斯诗人,被称为“东方之星”。英国文人爱德华·菲兹杰拉德(Edward Fitz Gerald)译了他的诗。他的诗不重个人,不重时空,有一种世界性。 诗,艺术,有波斯风,有中国风、法国风,但不要纠缠于地方色彩。可以有现实性、针对性、说理性,但不要沾沾自喜于反映时代,不要考虑艺术的时代和区域。 世界是通俗的、呆木的。艺术家打动这个世界,光凭艺术不够,凭什么呢?韵闻、轶事、半真半假的浪漫的传说(宗教要靠神话,历史要靠野史、外史,哲学要靠诡辩),说到底,艺术、宗教、历史、哲学,能够长流广传,都不是它们本身,而是本身之外的东西。 P317 我所熟读的是他的《鲁拜集》(The Rubaiyat),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鲁拜(Robajo)是一种诗体,四行诗。全集一百五十八首。 P318 巴巴·太哈(Baba Tahir),生于十一世纪。国王敬重这位诗人,两人谈论上帝,王慕听,巴巴说上帝要我们讲德行,王从,巴巴捡起一只破瓶颈,给王,说:这是上帝送的指环。王就戴上——这是政治与文学最理想的关系。 巴巴仰慕阿皮尔·客尔(Abusa’id Abolkhayr,967—1049),客尔是第一个把鲁拜体作为表达宗教的、神秘的、哲学的思想的诗人。首次见面,分开后,人问他们对彼此的印象,巴巴说:我所知道的,他都看到。阿皮尔·客尔说:我所看到的,他都知道这是朋友之间最完美的关系。 俞伯牙、钟子期的友谊是“高山流水”,但并不形上,“知”与“见”,才是根本的。 阿皮尔·客尔的经验来自“灵魂世界”,他的风格异于其他诗人,别有深度。例: 先生,如我饮酒, 如我耗费生命于酒和爱的混淆,请勿责备; 当我醒时,我和敌人并坐; 我忘怀自己时,是和朋友一起。 我说:你的美属于谁? 他答:因为只有我一个存在,故属于我; 爱者、被爱者与爱都是一个,就是我, 美、镜子和眼睛也都是一个,就是我。 要去殉道的壮士们,为信仰而战; 他们难道不知: 更高尚的殉道, 乃是被朋友所杀而非死于敌人之手么? 非常好的诗!我十四五岁时读,不懂,现在明白了。所以少年时读书多少,并不重要。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 P319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 请注意,悲观、怀疑、颓废,始源是在东方,是中国、印度、波斯的智者、诗人,形成悲观怀疑的大气氛。西方的悲剧可不是主义,那是进取的、行动的,如《唐璜》、《曼弗雷德》、《该隐》、《哈姆雷特》、《浮士德》、《堂吉诃德》,十足男性。东方的悲观主义却流于消沉、颓废、阴柔、讳忌、回避。同样写饮酒,东方是借酒而忘忧、消愁,西方的酒神却是创造极乐、狂欢。 所以,东方没有狂欢节。魏晋和唐代那么多诗人、文士颂赞酒,没有一个人正面提出酒神精神。东方人写饮酒,说来说去还是在生活层次中盘旋。当然,现在看,悲剧精神并不能救西方人。东方呢,悲观主义早就没有。现代中国人不懂得悲观。 说到底,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观。 所谓怀疑,悲观是个开场。然后是什么呢?西方没有完成。尼釆刚刚开始叫起来:“一切重新估价。”但也才刚刚叫起来。 悲剧,简单地讲,是人与命运的抗争。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说对—部分。 以上波斯诗人都有神秘色彩,还有非神秘色彩的几位诗人:客特伦(Qmran),讲究文体和韵律;阿莎特(Fakhruddin As’ad Gurgani),浪漫,豪爽。 马克思说人类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我认为人类只有知与无知的斗争。一切智慧都是从悲从疑而来。我不知道此外还有何种来源可以产生智慧。 P321 我们欣赏古典作品,要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代人身份,一是古代人身份,如此欣赏,则进进退退,看到后来,一只眼是现代眼,一只眼是古代眼。 许多雅士不过避俗、拒俗,不能抗俗。人说疾恶如仇,我主张疾俗如仇。我写:通俗,通到我这儿不通。瓦格纳弄得个尴尬局面:他的故事情节是古代的,音乐是现代的,可以骗老实人,但他的朋友去看,他劝他们闭上眼睛。 P322 沙地(Sadi),著《玫瑰园》,被认为是波斯文学中最机智最精美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地位很高。 伟大的诗人,悲剧精神和悲观主义是混在一起的。阳刚和阴柔是一体的,无所谓东方、西方,就像一个圆球,光亮,阴影,在一起。所有伟大的诗人,都这样。 这是古代的好,被他们占领了。好吧,要看我们了。 上果树,看见苹果。操镰刀,看见麦田。 知道了古典,现代就拿到了。不通古典,无所谓现代。 经过尼采,是智者。掠过尼采,是蠢货。
79人阅读
相关知识
歐洲中世纪文学20.ppt
我校举办“木兰花开”就业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十六讲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点,与近代文学有什么相似之处?
中世纪伊斯兰园林
第二讲
波斯诗歌 | 走入诗人萨迪的蔷薇园
魑魅魍魉中世纪
奇幻文学
古波斯经典神话
中世纪欧洲园林参考课件.pptx
网址: 第二十六讲 中世纪波斯文学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0580.html
上一篇: 这个春节,到四川大学博物馆感受波 |
下一篇: 波斯菊的传说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