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梧桐叶,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梧桐叶,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7 04:31

跳转到: 导航,搜索

梧桐叶
Wú Tónɡ Yè 梧桐叶 别名   功效作用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麻木,痈疮肿毒,痔疮,臁疮,创伤出血,高血压病。 英文名 Leaf of Phoenix Tree 始载于 《本草纲目》 毒性 无毒 归经 肺经、肝经 药性 寒 药味 苦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药理作用 3 化学成分 4 药性论述 4.1 性味归经 4.2 功效主治 4.3 各家论述 4.4 用法用量 5 药材来源 5.1 考证 5.2 药材基源 5.3 资源分布 6 选方应用 6.1 药方选录 6.2 临床应用

基本信息

药名 梧桐叶

拼音 wu tong ye

英文名 Leaf of Phoenix Tree

原植物 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药用部位 以植物的叶入药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祛风药。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梧桐  

药理作用

叶浸膏(先用水煎,再以醇处理而得)对麻醉狗及猫静脉注射0.25-0.5g/kg,能引起血压下降,持续15分钟至 1小时。其降压原理据初步分析,与扩张末捎血管(兔耳灌流呈轻度扩张)有关;降压同时心串亦减慢(22.3%)。对小鼠有显著的镇静作用(0.5g/kg腹腔注射,可降低其自由活动)。毒性很小,灌胃6g/只不致引起死亡;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3g/kg。  

化学成分

含芸香甙(rut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还含甜菜碱(betanine),胆碱(choline),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及果胶(pectin)。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肝经。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小儿疳积;泻痢;高血压病。  

各家论述

①《中国树木分类学》:“煮汁可熏治白带。”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祛痰,除风湿,治麻木。外用止刀伤出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叶敷贴,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药材来源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  

药材基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叶。

夏、秋季采集。随采随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选方应用

药方选录

①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哮喘:梧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发背欲死:梧桐子叶,鏊上煿成灰,绢罗,蜜调敷之,干即易之。(《补缺肘后方》)

③治背痈: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并用醋浸,整叶敷贴患部。(《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痔疮:梧桐叶七张,硫黄五分。以水、醋各半煎汤,先熏后洗。(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⑤治臁疮:取梧桐鲜叶,洗净,用银针密刺细孔,再用米汤或开水冲泡,全叶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刀伤出血:梧桐叶研成细末,外敷伤口。(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⑦治泄泻不止:梧桐叶不拘多少,用水煎十数沸,只浴两足后跟,其泻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闭。(《内经拾遗方论》梧桐濯足汤)   

临床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观察Ⅰ、Ⅱ期高血压患者80例,52例口服梧桐叶糖浆,每次10毫升(含干生药2克),每日3次;28例除口服外,并加用梧桐叶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毫升(含黄酮甙20毫克)。经治2个月,显效(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23例,好转(舒张压下降10~20毫米汞柱之间)37例,无效(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以下者)20例。治疗前后曾对60例病人进行血清胆甾醇检查对照,治前血清胆甾醇平均值为249.5毫克,治后为175.9毫克,平均每例下降73.6毫克。在60例中有57例治后显著下降(50毫克以上)者41例,占72%。治程初期可见恶心、胃不适、腹痛、腹胀等消化道反应。另曾以梧桐叶片剂(干浸膏粉压片,每片相当干生药2克。日服3次,每次~4片)治疗观察高血压及降低血清胆甾醇100例,服药2月后,降压的总有效率为86%,其中显效率10%;血清胆甾醇的下降率为80%(其中下降21毫克以上的占69%,下降50毫克以上的占31%)。临床观察到,部分女性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服药后有较明显之利尿作用,且月经增多,体重减轻,但血清胆甾醇下降不明显,部分反而升高。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Bk3gr.jpg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相关知识

梧桐叶的作用与功效
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臭芙蓉是什么中药 臭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梧桐叶图片
枫叶与梧桐叶:秋日里的两种韵味(枫叶与梧桐叶区别)
梧桐叶是什么样子的
梧桐叶有何药用价值
梧桐叶的寓意
枫叶和梧桐叶的区别
梧桐叶与枫叶,自然界的双子星,你了解多少?

网址: 梧桐叶,梧桐叶的功效与作用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03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梧桐叶的性状性味归经以及功效用法
下一篇: 『趣闻中药』中医典故:朱丹溪巧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