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落叶展被指“辣眼睛” 公共艺术不好糊弄了

落叶展被指“辣眼睛” 公共艺术不好糊弄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7 04:17

  在街头等城市空间展出的艺术作品,是市民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也成了民众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此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日常情感和体验。

  --------------------------------------------------

  当你漫步在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街区,道旁的梧桐树上突然出现大片的人造红枫叶。你是感觉到美还是突兀?

  这一幕近日在上海著名的历史街区复兴西路出现。媒体报道,上海徐汇区复兴西路(华山路段至武康路段)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艺术家利用落叶、枯枝、泥土、石头等元素创作出12组装置艺术作品,包含挂在梧桐树上的大型布艺红叶,以落叶等材料制成的长城、骆驼和酒壶,以及孔雀、人物雕塑等。

  虽有部分网友对这些落叶作品表达了欣赏,但是相关作品图片经网络传播后,引起大量争议。许多网友特别是本地市民,认为部分作品过于突兀,与相关街道的历史内涵不协调。

  首先,在街道等城市公共空间展出的公共艺术作品,其目标受众是市民、大众,这不同于在艺术馆等专业场所里向特定群体展出的艺术作品。前者除了必须具备应有的艺术水准之外,还必须能让市民接受,这就对公共艺术作品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要尊重相关场景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内涵,特别是要考虑所在地市民的切身感受和审美习惯。

  为了让市民欣赏植物因季节性变迁带来的丰富自然美感,让艺术家利用落叶、枯枝、泥土、石头等元素创作装置艺术作品,这一做法的初衷还是很好的。那些在网络上引起争议的孔雀、玫瑰花以及人物雕塑,有悖于复兴西路原有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难免让人觉得突兀。

  德国20世纪艺术家博伊斯有句名言:“伟大艺术的标志是它完全没有自我彰显的意志,而是完全的融入,甚至是消失在自然造化之中。”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符合自然和生态原则,表达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和美学品质。陈列在现代都市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应该具备这些属性。它不能因为面向大众,就在品质上比专业艺术作品降低标准,相反,还应该面对更多的品鉴,接受更多检验。

  其次,上海此次“落叶季”艺术作品,引起广泛关注,说明公共艺术作品不再是少数圈内人士的自娱自乐,大众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参与度在上升。在街头等城市空间展出的艺术作品,是市民生活场景的一部分,也成了民众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此类艺术作品的创作,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日常情感和体验。当地民众也是艺术的参与者,而不只是作品的被动接受者和观赏者。在网络时代,网友也将成为艺术作品的品鉴者,深入介入艺术作品的评价。

  此次争议出现后,上海徐汇区反应迅速,拆除了大部分装置作品。据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争议的孔雀、玫瑰花以及人物雕塑已消失,路面只剩下梧桐叶为主的装置艺术。当地这种注重民意、积极反应的态度值得肯定。城市管理者和公共艺术的创作者,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内涵,尊重自然和生态原则,使公共艺术和市民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相关知识

辣眼睛!河南菊花展期间,竟有市民开电动车直接将花搬走
公共艺术论文范文
【雅昌观察】被声光电主宰的公共艺术你期待吗?
公共艺术堪忧
无感!公共艺术沦为“城市插花”
受限的公共艺术如何突围?
回首“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
“生如夏花——2023成渝双城公共艺术邀请展”启动 探索创新消费新场景
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沿革
圆桌|公共艺术的当下与未来:如何真正让公众参与其中

网址: 落叶展被指“辣眼睛” 公共艺术不好糊弄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102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用梧桐落叶堆成雕塑,中国美院秋叶
下一篇: 梧桐树的花和叶图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