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花名拾遗:围绕宝钗的几个线索和疑点
09
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出处是唐·罗隐的《牡丹花》。用罗隐的这首诗解读宝钗,实在是太贴切了。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如果过度解读附会一下,这首诗对宝钗就可以如此解读:
“东风”指王夫人,首句诗影射宝钗与王夫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蹊跷,第二句则与宝钗咏柳絮一诗中“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又关联十分密切。
最扎眼的是颈联,两句诗写了三个人。芍药为牡丹的近侍之臣,史湘云醉卧芍药裀,而湘云与宝钗之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君臣二字了。
只是在占花名中,湘云并没有占芍药,而是海棠。一方面是宝钗与湘云这种君臣关系没有到头,最终湘云还是以海棠身份收尾;另一方面,对于作者写作而言,又增加了可供发挥的空间。
10
“芙蓉何处避芳尘”将黛玉一并写到,且将黛玉面对宝钗无法自处的窘境写得十分精准。
金兰契之后,黛玉与宝钗之间的关系陡然翻转。宝玉也要问何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按照此典故情节,应当是宝玉何时梁鸿接了孟光案。宝玉的这一句问话,正说明金兰契之后,宝钗与黛玉的和好是颠倒阴阳、乾坤失序。
所以这句诗,既讲了黛玉的处境,又写出宝钗为代表的薛家对黛玉所表现出的咄咄逼人之势。
因此,金兰契之后,黛玉失去了自我以宝钗“马首是瞻”,“何处避芳尘”是黛玉此时处境的真实写照。
上述内容并非体现在红楼梦表面故事中,而是红楼梦背后影射故事的内容。
在表面故事中,黛玉、宝钗二人以金兰契交心,成为无话不说、心心相印的好姐妹、好闺友。
然而,无论宝钗如何,她自己的结局并非如她所期望的那样。尾联两句诗,对宝钗的结局也表达了惋惜和叹息之意。
“任是无情也动人”还有另外一个出处,是秦少游的《南乡子》。但是一方面他这首词的意境的贴合度,与罗隐的诗相比尚差太多。
另一个方面,作者多引用唐宋诗、戏曲,对著名的词引用极少。从这个角度看,还是应当判断作者引自罗隐的诗。
11
这八个人的顺序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谜,部分可解,部分尚在迷惘中。
一个可解的,是宝钗、探春、李纨、湘云四人在前,麝月、香菱、袭人在后,大致按照主人、仆人的次序出现。
同时,宝钗、探春、李纨三人,又是此时大观园的执政者。而湘云则不是。
红楼梦女主角黛玉的位次,却单独脱离大部队列在后面,这是不可解的一个次序。
从红楼梦写作习惯看,作者用次序来隐藏或暗示某种线索是常用手段,所以对于黛玉的次序,不应简单认为这是作者随意安排的次序。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本次怡红夜宴众人的座次。通过对众人所掷骰子点数的分析,能够得到参加此次夜宴的准确人数,以及主要人物的座次。参见本号《怡红院夜宴人数及座次判定》《(修改)怡红院夜宴人数及座次的判定》。
由此推断,作者在写怡红夜宴的时候,是先把众人安排好座次之后,才一个人一个人数着定下来掷骰子的点数。可见作者写作之严谨。
一句话,随意写作在红楼梦中不可能存在。如果有,那就是理解有误。
12
还有一个半解不解的次序,是宝钗与袭人二人一头一尾的位置。
袭人是宝钗之副,在红楼梦许多情节中,袭人与宝钗形成了“战略同盟”关系,彼此呼应。
此八人,以宝钗为首、袭人为末,仿佛形成了一个以宝钗为主、奇怪的逻辑关系。
这八人有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之形,但即使得到什么有益观点,也难逃“索隐”之弊。
脑洞开得再大一点,如果是作者借用八股文的某种特点,将这八人套入八股中,深究一下是否会有所收获?
以上只是提出问题,也期待同好指点、智者解惑。
13
占花名中,一个意外收获是对麝月看法的转变。
从整部红楼梦麝月的表现看,她仿佛只是一个跟随在袭人后面的大丫鬟,除了震吓春燕她娘外,麝月的行为并不出彩。
然而通过占花名一节我们知道,麝月在红楼梦后半部分故事中,将会有相当抢眼的表现。
一方面,是袭人对宝玉好歹留着麝月的交代,为麝月后面的表现作了铺垫。
另一方面,则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将麝月与诸位女子的结局、贾府倾颓紧密结合在一起。
因此可以断定,麝月这个人物,既是“三春去后诸芳尽”这个结局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14
占花名中还有一个很让人疑惑的细节,是宝玉对宝钗签子上“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反应。
宝钗掣出签子后,芳官就开始唱曲。这期间,宝玉一直拿着宝钗的签子,“口内颠来倒去念”,而且听了曲子,“眼着看芳官不语”。
宝玉的这番表现历时很长,毕竟他听完了芳官唱完还没有结束。
这番表现让人很能索解,搞不清楚宝玉出于什么原因,有什么触动了宝玉的心思。
显然湘云了解宝玉这番行为兴止。而且从她劈手夺过签子的举止看,对宝玉的这番表现有些不满。
更奇怪的是,需要掷骰子的宝钗对宝玉的这番表现却没有什么反应,还要湘云夺了签子给她后,她才开始掷骰子。
这也是一个很古怪的情节。
15
总之,类似占花名这种十分重要的故事情节中,作者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一些故事线索隐匿其中。
因此,从这些情节的不合理、跳眼或特别强调之处深入思考,一般都能够找到作者要传递的信息。
这其实也是读红楼梦的一个乐趣。
相关知识
占花名拾遗:围绕宝钗的几个线索和疑点
《红楼梦》| 怡红院里占花名,伏下了故事结局和人物的个性及命运
出水芙蓉(打一花名)。
《花名签酒令八则(其一)》
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的花名签
红楼梦人物花名签鉴赏
薛宝钗着急掣得牡丹花签,为何贾宝玉翻来覆去念到最后,沉默了?
宝钗系列:“宫花”应该是宝钗落选的“纪念品”
宝钗扑蝶,用的是团扇还是折扇?
《红楼梦》中以花喻人,为什么宝钗被喻为牡丹花?
网址: 占花名拾遗:围绕宝钗的几个线索和疑点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9740.html
上一篇: 评剧《花为媒》经典唱段【报花名】 |
下一篇: 江苏物种日历·谷雨︱落絮游丝三月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