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探访丹寨 逛苗族最传统集市(图)(4)

探访丹寨 逛苗族最传统集市(图)(4)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6 17:53


妇女们的“百鸟衣”

妇女们的“百鸟衣”

  短裙羽舞 麻鸟

  一路走来,我看了太多民族服饰,时间久了,一些服饰渐渐沉淀到记忆深处,一些却鲜活地浮在水面,比如锦鸡苗、长角苗,独特的造型不光令我等外来者过目难忘,也让同族的其他支系效彷:在雷山县朗德上寨的节目表演中,穿着锦鸡苗服饰表演的锦鸡舞就是压轴节目。我们前往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寻访锦鸡苗,那里是锦鸡苗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锦鸡舞的发源地。

  麻鸟是丹寨最偏僻的乡村。从县城经排调镇到雅灰乡,60多公里的山路弯弯曲曲、上坡下坡,但路面还算不错。通乡公路只到达雅灰乡,之后路况变差,因为路况差,从雅灰乡到麻鸟村虽然只有7公里,客运小面包要价却是不低。

  麻鸟,苗语意为“铜鼓的鼓面”,这个古老的村落在半山腰上依山而建,寨子以上是山林,以下是层层梯田和山谷里的排调河,景色优美。还在县城时,我们就听宾馆老板说锦鸡服盛装穿起来非常麻烦,从梳头到穿衣、穿裙、扎花带,一般需要三小时,而贸然闯入,能否联系到老乡更是没谱,为避免“英雄白跑路”,我们通过他辗转联系到了麻鸟村长,委托他事先召集和安排。

  这一招是有效的,我们进入麻鸟时,女人们正在忙碌中。锦鸡苗的头型别致,梳头一次可以保持2~4天,梳得越紧定型越好越能持久,过去用猪油定型,现在改用发胶。我们走上余世美家的两层木楼,堂屋里,17岁的余世美已经梳好了这样的头,戴上了银片、银梳、锦鸡银鸟饰、银项圈和一串彷水晶玻璃珠,穿上了紫黑色对襟银扣紧身上衣,黑色修身长裤,正在妈妈的帮助下将黑色超短裙一层层往腰上缠裹。按照当地传统,短裙层数和花带越多表示越富裕、越美丽。

  和卡拉、排倒莫相比,偏远的麻鸟传统保持得最好。余世美的全身服饰都是自己制作完成的,走进堂屋旁边她的闺房,床前的织机上绷着一条尚未完工的花带,自然是余世美的手艺。余世美说她和同村的女孩一样,8岁就开始学习织布,14岁那年就独立完成了一整套服饰。但变化同样不可避免。过去,锦鸡苗妇女们的裙片、花带、花鞋上都织绣着古老的锦鸡图桉,现在,余世美身上却满是光鲜的黄、红、绿色几何纹,还与时俱进地添加了金线、亮片、彩珠装饰,锦鸡图桉无迹可循。

  穿戴完毕的余世美下楼走向芦笙场,紧身上衣包裹下的少女乳房圆润饱满,花腰带缠绕下的腹部微微鼓胀,层层裙摆堆积下的臀部高高翘起,有非常夸张独特的形式感。她每走一步,头上的银鸟饰跃跃欲飞,臀部的花带左右飘荡,正如当地民歌所唱:“高高的发髻如锦鸡的羽冠,宽宽的衣袖如锦鸡的翅膀,长长的飘带如锦鸡的尾羽”,活脱脱一只富态优雅、羽色斑斓的锦鸡。

  丹寨的其他族群玩鸟、将鸟绣在衣服上,而锦鸡苗直接将自己装扮为鸟,看来鸟图腾崇拜在这里最深入人心。相传苗族先祖因战争被迫向西迁徙,是美丽的锦鸡帮助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在开耕造田时,锦鸡衔来稻谷种子,因此锦鸡被视为他们的图腾。他们模彷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形成了锦鸡服;又模彷锦鸡的步态跳起舞蹈,形成了锦鸡舞。余世美有3套锦鸡盛装服饰,在过苗年、吃新节、三八节时穿戴。麻鸟村的三八节非常特别,因为男人也过节,邻村人也前来过节,看麻鸟人的锦鸡盛装、芦笙舞、斗牛,非常隆重。小伙子们在场子中央吹起芦笙,盛装的姑娘们围成圈子,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圈,和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时而缓缓前移,时而旋转,她们张开双手浮动在裙上,随着舞姿自然摆动,优雅流畅,含情脉脉。原生态的锦鸡服饰以黑色为基调,服饰和舞蹈都更加厚重、内敛、古朴,浸透着田间和山野的味道。

相关知识

丹寨万达小镇
“丹寨八景”慢直播活动圆满落幕,足不出户也能驰骋山水间
杜鹃花海重上枝头:“黔中秘境”丹寨的五月春光
花美景更美,杜鹃花节邀你肆意“拥抱”美好时节
招募 | 贵州丹寨第二届杜鹃花小姐大赛
万亩花海 千年“夜嫁”——丹寨五一“限定浪漫”引爆文旅市场
贵州丹寨举办2024年非遗系列活动
文化|黔东南的“东方之舞”——丹寨锦鸡舞
丹寨万达小镇简介
贵州丹寨旅游景点大全 ,吃喝玩乐交通全打包,给你纯粹的干货

网址: 探访丹寨 逛苗族最传统集市(图)(4)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85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总决赛上的这些国家级非遗,你都了
下一篇: 丹寨苗族八大支系服饰——麻鸟支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