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锦鸡舞》——“如山花一样灿烂”
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其中以丹寨锦鸡舞最广为流传。锦鸡舞在现实生活中也为许多青年男女架起了爱的桥梁,在“吃新节”等大型民族活动中让青年男女吹笙跳月,以舞交心,以乐示爱。
《锦鸡舞》是在铜鼓和芦声伴奏下,由中年以上的苗族妇女表演在铜鼓坪上的传统祭祀性舞蹈,这个舞蹈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自古对飞鸟图腾的崇拜和向往。她们头戴银饰,身穿黑色短上衣,腰间束若干条五彩镶边,末端坠挂银牌和流苏似锦鸡华丽羽毛的彩条长裙,臀部被高高垫起效仿锦鸡高翘的尾羽。她们一一相围圆圈起舞,舞蹈动作缓慢,在或向前或向后的舞步中,模仿锦鸡频频“踱步”、“旋转”和“飞翔”,随动作变化而使腰间彩带起落飘散的舞姿,把人们的心又带回到远古时代。象征凤凰来仪的《锦鸡舞》,充分体现了苗族妇女为祈求民族富足和五彩人生虔诚而肃穆的场面。锦鸡舞来自锦鸡苗族。
舞台上,在8名苗族小伙的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24名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超短裙脚边的“羽毛”银浪翻飞,翩翩曼舞中,舞者步履轻盈,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每跳一步,舞者双膝同时自然向前颤动,下肢动作多,上肢动作少,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锦鸡舞发源于丹寨县排调镇,在方圆50多平方公里2万多人口的苗族村寨中流传,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传说,在当地苗族人民迁徙进程中,是锦鸡帮助先祖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也是锦鸡为先祖们带来了稻谷、小米的种子和创造欢乐的飞歌,所以锦鸡就成了他们的命运吉星。在丹寨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于是这里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怀念锦鸡。
传说相传,苗族祖先迁徙时只有三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定居后,带来的谷种没田种,他们一边开田,锦鸡舞一边打猎,摘野果,捞鱼虾充饥渡日。有一位老人套到了只锦鸡,在清理时将锦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谁知便长出小米,次年,他又把小米作种子烧荒播撒,长出了满坡小米,小米救了苗族祖先的命。于是,为了感恩,便仿照锦鸡美丽的头饰装扮自己,在芦笙舞蹈中,模仿锦鸡的求偶奇态、神情跳舞。锦鸡舞最初的功能是与祭祖有关,在十二年一祭的祭鼓活动全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芦笙所演奏的曲目有着严格的定制,其曲目传递了苗族远古的信息,如蝴蝶妈妈等,锦鸡舞在现实生活中为青年男女架起了爱情的桥梁,在“吃新节”等大型民族活动中让青年男女跳舞交心,以乐示爱。
相关知识
“多彩贵州游·非遗伴你行”西江苗寨站——苗族锦鸡舞:民间舞蹈中的一枝烂漫山花
苗族芦笙舞(锦鸡舞)
黔东南锦鸡舞怎么样
【#贵州苗族嘎闹支系...
麻鸟锦鸡舞
民间舞蹈中的一枝烂漫山花
锦鸡舞详细介绍:特点 历史
贵州丹寨麻鸟村,这里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摄影的好去处
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舞(锦鸡舞)
麻鸟苗寨(锦鸡舞)景点
网址: 贵州《锦鸡舞》——“如山花一样灿烂”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8532.html
上一篇: 度假到丹寨,邂逅大美非遗,沉浸体 |
下一篇: 陕西汉中:秦岭秘境 红腹锦鸡上演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