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生物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1所示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部分染色体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四个精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退休工人王大爷最近迷上了花草种植,他发现原本的红花植株中出现了开白花的植株,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通过人工异花传粉让更多的植株能开白花,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告诉王大爷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A.套袋—去雄—传粉—套袋 B.传粉—套袋—去雄—套袋
C.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D.套袋—传粉—去雄—套袋
3.图甲、乙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标记着丝粒)位置的变化路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乙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两图①→②过程中均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图甲③→④过程中未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图乙的位置③时,细胞内有4个荧光点
4.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Ⅰ组)和用35S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带35S标记的大肠杆菌(Ⅱ组),经适当操作处理后,检测子代噬菌体(增殖代数>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组子代噬菌体DNA中均含有32P
B.Ⅰ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中均含有35S
C.Ⅱ组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
D.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5.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桶中随机抓取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桶中随机抓取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经过若干次抓取后甲同学记录的结果接近1:2:1
B. 乙同学从每只桶中抓取的小球代表相应类型的配子
C. 甲同学模拟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经过若干次抓取后乙同学记录的结果接近1:1:1:1
6.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蕴含了遗传信息
B.双链DNA中G占比越高,DNA双链不容易解开
C.两条链之间氢键的形成是由DNA聚合酶催化的
D.若一条链的G+C占47%,则另一条链的A+T占47%
7.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于氧气中会变成黑色,这种症状称为尿黑酸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酶⑤的缺乏会导致患白化病,酶③的缺乏会导致患尿黑酸症
B.若图中的酶均由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则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
C.若图中的酶均由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则可推知基因和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
对应关系
D.由图可推知同种底物经不同种酶的催化得到的产物不同
8.科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随着
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能完成过程①的生物不一定都有细胞核
B.图中过程①②③④⑤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过程③为逆转录,能进行RNA自我复制的病毒不能完成该过程
D.所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都能完成过程①②⑤
9.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的甲基化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
B.表观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DNA的甲基化等
C.表观遗传现象与外界环境关系密切
D.DNA甲基化的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10.大量证据表明,地球上的所有细胞生命具有共同祖先。下列可推断出此观点的最佳证据是
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由ATP直接供能
B.鸟类和蝴蝶都有适应飞翔的器官
C.蝙蝠的翼和鲸的鳍都有相似的骨骼结构
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
11.柳穿鱼花的形态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A、B两株柳穿鱼体内Lcyc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只是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B植株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Lcyc基因有多个碱基连接了甲基),开花时不能表达,从而导致A、B植株的花明显不同。将A、B植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的相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生存环境相同的个体,表型一定相同
B.B植株的Lcyc基因不表达可能是与DNA聚合酶的结合受阻
C.被高度甲基化的Lcyc基因在遗传时保持相对独立性
D.F2中花与B植株相似的植株细胞中最多含有2个来自B植株的Lcyc基因
12.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转移
C.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可能含有相同的蛋白质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13.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个家庭中的遗传系谱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
C. 若Ⅱ- 2与一个携带者的女性婚配,则后代正常孩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孩子的概率为1/2
D. 若Ⅱ-3为杂合子,则Ⅲ-1是患者的概率为1/6
14.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下列有关科学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等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B.孟德尔通过做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阶段
C.萨顿利用“F 红眼♀×白眼♂”实验验证了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D.艾弗里等人用减法原理设计了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
15.下列配子产生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
B.基因组成为 的个体产生了AB、ab、Ab和aB的配子
C.基因组成为 的个体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
D.基因组成为的个体产生了ABC、ABc、abC和abc的配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
16.(12分)实验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动物(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的部分细胞分裂图像如图1所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关系的部分图像(每图只呈现虚线内的图像)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细胞a、b来自 (填“同一个”或“不同”)个体,理由是 。
(2)图1中的细胞a中所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 ,其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的名称是 。
(3)图1中细胞b的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与图2中的 (填“Ⅰ”或“Ⅱ”)
所示比值对应。图2中Ⅱ所示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的值出现该变化的原因
是 。
17.(13分)报春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多花报春(AA)和轮花报春(BB)均是二倍体植物,其中A、B分别代表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9条染色体。利用多花报春和轮花报春杂交可培育植物丘园报春(AABB),形成途径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多花报春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上的全部DNA;多花报
春和轮花报春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填“属于”或“不属于”),理由是 。
(2)图中丘园报春属于 倍体,由F1诱导形成丘园报春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该试剂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机理是 ,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
(3)通过这种方法培育的丘园报春属于一个新的物种,这种形成新物种的方法与自然界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区别是 。
18.(10分)研究表明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X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是 。F1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
(2)白眼果蝇基因型种类较多,为了鉴定某只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请从上述实验的
亲本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 。
19.(11分)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字母: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2)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脯氨酸—苯丙氨酸—……”,携带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5'-GGU-3’、5’-AAG-3’,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 (按5’→3’方向书写)。
(3)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 (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的理由是 。
(4)图乙中的mRNA的5’端是 (填X或者N),图乙形成的多聚核糖体现象的意义是 。
20.(9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 多样性。
(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 。
(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 。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