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2025-05-30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红豆杉、银杏、水杉……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是人工繁育而得。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植物不再“濒危”
刚刚过去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公布。据了解,目前我国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
红豆杉、银杏、水杉都属于濒危植物。也许有人会问,小区里的红豆杉、路边种的银杏、湖畔的水杉……既然是濒危植物,为何比较常见?其实,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濒危植物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工繁育而非自然繁殖的。只是由于它们的野生种群或者自然条件下的个体数量稀少,科学家依据它们的野外分布状况,把它们评为濒危植物。
目前,我国已实现对银杏、水杉、珙桐、罗汉松等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培养出较大的人工种群,发挥其景观或生态作用。
有些濒危植物适合在特殊生境生存,人工繁育有助于解决特殊地区缺少绿化树种的问题。如金沙江河谷的云南梧桐,耐旱、耐贫瘠,如果实现批量人工扩繁,能成为干热河谷地区绿化重要树种。科学家已经在干旱地区建立试验基地,通过小规模栽培研究其应用效果。同时,作为本土树种,云南梧桐不仅可用来绿化,还能为动物提供庇护,其果子还可以作为松鼠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濒危植物虽然拥有了较大的人工种群,并不意味着这些植物不再“濒危”。银杏、水杉野外分布范围有限,野生种群数量很少,遗传多样性匮乏。一旦出现极端气候或者传染性病虫害等,它们就可能面临灭绝风险。因此,国家将濒危植物列入重点保护名录,对其野生种群加以保护,既可以保护濒危植物本身,也能保护濒危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另外,人工繁育固然是濒危植物的重要保护方式,但仅靠人工繁育远不足以保护濒危植物。我国采取多种方法,如采集野外种群的种子存放进种子库、把野生个体迁地保存、建立濒危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等,来保护其野外种群和赖以生存的生境。(作者:杨静 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相关知识
满大街都是的银杏树,结果量特别高,为何却被列为“濒危植物”?
浙江野银杏树龄超万岁,五世同堂,随处可见,为何还是“濒危”
稀有濒危植物
潮州发现濒危物种“鼋”,能长到上百公斤!气候变化致其濒危
中国濒危珍稀植物
保护濒危植物论文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
怎样保护濒危植物
西双版纳葫芦岛:拯救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银杏如此常见,为何还是濒危植物
网址: 濒危植物为何常见?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4683.html
上一篇: 中国红豆杉之乡 |
下一篇: 南方红豆杉山地造林的坡向和苗木类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