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暑期调研进行时|上财师生在长三角广泛开展“千村调查”

暑期调研进行时|上财师生在长三角广泛开展“千村调查”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5 21:41

走千村 访万户 读中国

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实施18年,3万余人次学生走访了全国1.45万余个村庄的20余万农户,撰写调研报告1.3万余篇。今年,项目以“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1800余名师生分成733组,围绕供给能力强、生产意愿强、产业韧性强、经营体系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5大方面深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1125个村庄进行调研,预计调研17000个农户。本期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上财师生在长三角地区的精彩调研吧~

解锁桐乡发展的振兴奥秘:

一次与乡土文明的对话

当晨雾轻拂江南水乡的稻浪,姚玲珍副校长与千村调查桐乡分队的师生们已踏着露珠走进乡村。在袅袅炊烟中,他们探寻龙南村阳光玫瑰青提大棚里蕴藏的乡村振兴密码。 

师生们沿着田垄步入大棚,藤蔓间晶莹剔透的果穗正悬挂枝头。村委吴新杰书记带着浓厚的乡音,笑着介绍:“我们依托水乡资源,将荒地改造成大棚,如今亩产已超过三千斤!”村民陈大叔摘下一串青提,果皮上还挂着晨露,用方言感慨道:“这果子真甜,前两年病虫害差点毁了园子,多亏专家指导才恢复过来。”姚校长蹲下身翻看土壤,指尖捻起湿润的泥土仔细端详,用贴近乡音的语气与陈大叔交流种植经验:“病虫害防治离不开技术,销路更需开阔思路。”她转身与同行的师生们讨论:“合作社统一育苗、技术、销售的模式非常有效,能大大降低农户的风险。”师生们围在村民的种植日志旁,将“温控设备”“电商渠道”等关键词详细记录在调研本上,更将陈大叔“在家门口挣钱,无需外出打工”的欣慰笑容铭记于心。

在桐乡的乡野间,师生们的足迹遍布更多角落。殷家漾村的梨园里,翠冠梨挂满枝头,同学们跟随果农,用乡音交流种植心得,记录下疏花疏果的技巧与对销路的期望;城郊村的皮毛作坊内,鞣制的香气中蕴藏着老手艺的温情,大家观摩老师傅刮皮去脂的演示,聆听手艺人用乡音细算成本,将“传统技艺活化”与“电商赋能”的思考详记于调研本上。调研接近尾声,古砚迪同学感慨地对同行的老师说:“村民的每句话都藏着真问题,这才是最生动的课堂。”

探秘淳安蝶变的文化根脉:

一次守正创新的实践感悟

下姜村的葡萄藤在晨曦中悄然舒展着翠绿的枝蔓,杭州淳安队的师生们沿着古老的田埂缓缓前行,聆听大地的脉动,感悟岁月深藏的韵律。 

在刘庆生副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以“走、访、谈、问”的方法,深入浙江省淳安县的乡镇村落,聚焦红色资源传承、农业现代化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关键议题,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团队足迹遍及茶山村、南庄村、余家村、畈头村、中洲村、源塘村、薛家源村、上江村、枫树岭村和下姜村等十个行政村,师生们在田野间丈量土地,在乡音中聆听民意,于实践中深化认知,于行走中积蓄思考。 

“从穷山沟到示范村”的蝶变,令同学们最为惊叹。“乡土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使这里焕发生机。”酒坊沿袭遂安古法精心酿造的乡土佳酿;石头画坊利用河滩原石绘制出充满乡愁的艺术品;扎染工坊以传统古法晕染出独特的纹样;艾草工坊将田间野草转化为清香的佳品;夜幕降临时的打铁花表演,铁水如金雨般泼洒,惊艳全场;村里还创新演绎地方睦剧,生动展现下姜的风土人情。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下姜村如何以文化为桥梁,让沉睡的乡土资源焕发出蓬勃的新生机。“农业的振兴,亟需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让村庄拥有真正的‘希望与动力’!”田芯慈激动地说道。

触摸吴江发展的鲜活脉动:

一堂跨越城乡的劳动课

从“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貌,到智慧农田中的数字脉动;从村民口中的奋斗故事,到江村纪念馆中沉淀的时代记忆,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随实地探访缓缓铺展。靳玉英副校长带领的苏州市吴江区团队走进乡村田野与村民家中,探寻民生福祉、触摸乡村发展脉动。 

“您目前还从事农业生产吗?”“您觉得对您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在乡音流转中,师生们以调查问卷为笔,勾勒出乡村民生福祉的幸福图景。上财附属北郊高级中学陈逸铭被受访者回答“子女能长期归家陪伴吗?”时的笑容触动,那是既盼子女陪伴又望其在外闯事业的两难笑容。“这引发了我对于如何更好地建设新农村,让更多家庭团圆的思考。我要将这次的收获和思考,带回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 

在禾风农场,调查团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农场满是青春的汗水与笑语。调查员分组协作,切菜备肉、点燃灶火、烹制柴火饭,每步都亲力亲为。面对火苗与锅铲,他们从生疏到熟练,体悟食物从田野到餐桌的旅程。当亲手做的饭菜飘香,劳动的甘甜在舌尖散开。

这场跨越城乡的双向奔赴,承载着乡村温度与记忆,传递着青年对乡土中国的深情。师生循着乡村脉搏,感受其活力,读懂乡村振兴篇章。沈睿菡同学称,此次调研让她对“田野”有新理解,“当经济理论与乡村现实相遇,抽象概念变得具体生动。”与村民交流,她看到数字背后的生活逻辑;走访中,感受到政策落地的复杂肌理。“真正的学术研究应扎根现实,在理论与实践对话中,或能找到时代的鲜活答案。”

破解安吉转型的生态资源密码:

一堂知华友华的实践课

七月的安吉,竹海叠翠,溪水流淌。一场跨越国界与学段的“千村调查”正在这片孕育“两山”理念的土地上展开——由夏纪军校长助理和16名中外学子组成的调研队,他们踏着晨露入户访谈,伴着蝉鸣探访文旅项目,在竹椅旁算生态账,用青春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安吉密码”。 

在龙口村,上财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跟着村民去自家茶园参观,听他们讲述安吉白茶如何“走出国门”;在武康桥村,留学生们看着民俗陈列馆的新旧对比照片,了解中国乡村蜕变。“拉家常”式的调研,让数据有了温度:他们记录下铜山村超过半数农户参与文旅产业,龙口村民宿年均收入不断增加,武康桥村通过土地流转让闲置农田变身“网红打卡点”……这些具体的变化,正是安吉乡村“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鲜活注脚。

在安吉,“卖山头”到“卖风景”的转型随处可见。夏校助向同学们解释,从经济学视角看,安吉实践是“生态资源资产化”典型案例。过去“卖山头”是粗放型资源输出,附加值低且破坏生态;现在“卖风景”“卖碳汇”,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经济资本。通过碳汇交易市场,“生态贡献”转化为收益,既保护生态,又让农户有稳定收入,这就是绿色金融创新逻辑。“以前村民砍竹子卖钱,现在护竹子迎客,收入反而翻了番。”来自南非的留学生文娜雅摸着漂流码头的栏杆说,“这让我明白在中国‘绿水青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能实实在在变成‘金山银山’的财富。” 

正如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张楷捷同学在调研笔记中写的:“安吉的故事,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看到了‘发展’的另一种可能——它可以很绿色,很温暖,也很有力量。”这是学校第二次组织来华留学生参与此项活动,让中外青年在绿水青山间读懂中国。这场跨越国界与年龄的社会实践,正让更多青年成为“中国故事”的见证者、传播者,让乡村振兴的“中国答案”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回响。

感悟金寨振兴的红色底蕴:

一堂“行走中的思政课”

清晨的大别山云雾缭绕,静谧而肃穆地卧在江淮大地的怀抱之中。安徽金寨团队的行程在群山之中拉开帷幕。

“受限于大别山区复杂的地形条件,金寨县难以开展大规模的粮食生产。但其独特的山地资源恰恰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沃土,优越的自然环境滋养了优质的茶园和丰富的中草药。”在调研团队走访的三镇十村中,各村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了特色产业,“金寨县以山为媒,点绿成金。一片茶叶、一味草药,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实践课堂延伸至广袤田野,调研团队深入大别山腹地,开展“五个一”劳动教育活动。烈日采摘、田埂求教、大棚观察,师生们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体悟农业艰辛,感受现代农业活力;他们深入渔潭、杨山、大湾等田野课堂,开展识桃品李、辨稻观菌等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具象化;他们洞察科技兴农、产业富农之道,领悟农时规律与精细管理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绝非坦途,它需要精准施策、产业赋能,更需要扎根土地、倾听沉默的声响。”严彩虹同学谈道。这堂行走山水间的“大思政课”,让青年学子于泥土芬芳与辛勤汗水中,深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朴素真理。

“在现代化的产业园里,看到了金寨探索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而踏访红色故土,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更令人肃然起敬。”绿色是发展亮色,红色是文化底色。金寨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重要战略要地。师生们在燕子河镇六霍起义纪念园研学,汲取奋进力量;在天堂寨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体会“胸怀全局、忠诚担当”的大别山精神。 这种红色精神延续到了现在的金寨。从老党员黄守涛扎根基层的默默奉献,到合作社负责人王老师拥抱时代的创新探索,再到大学生村官将青春绽放在绿水青山间,一幅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在金寨大地徐徐铺展。

“此行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一边是乡亲们质朴脸庞上镌刻的岁月与期待,一边是这片热土上红色基因与现代活力交织的壮丽篇章。”徐一诺同学在返程的车上感叹道,“我深感乡村振兴之路道阻且长,却充满希望与责任,每一份脚踏实地的调研,都是通往更好未来的坚实一步。”

从大棚的晨露到酒坊的芬香,从展馆的文字到大山的笑语,千村调查的师生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倾听民声,师生们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大棚里、会议室中,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乡村剪影。正如老校长孙冶方先生所言:“跑出学校门,到实际工作中再去学习。”千村调查这堂生动写实的田野课堂丈量的是大地经纬,播种的是赤子初心,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续写上财青年与乡土中国双向奔赴的故事。

策划|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

来源|2025千村调查各团队

编辑|田大有 校对|烟文雪

审核|曹东勃、施蕾

相关知识

暑期实践活动方案
澎湃城市报告·第15期 长三角花卉产业调研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
考古专业师生在平潭开展暑期实践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精简版)
爱神巧克力进行时
暑期民族传统文化调研报告
婚礼进行时
我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收获成长
文旅产业、高端花业、智慧农业,扬州广陵沿江乡镇,给了暑期调研团队“幸福体验”

网址: 暑期调研进行时|上财师生在长三角广泛开展“千村调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46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莲花山管护中心开展资源保护工作综
下一篇: 花山区城管局多举措强化车辆管理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