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黄河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人民网兰州8月23日电 (高翔)近年来,兰州新区以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目标,开展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好路子。
兰州新区制定出台了相关规划,根据当地土壤特点,采取土壤扰动、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开展大规模生态修复,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已累计实施生态修复12万亩、造林绿化20万亩,规划实施了石门沟经济林生态修复示范区、段家川生态修复示范区、现代农业公园、景中高速绿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新区南部6.3万亩生态修复示范项目等18个项目,切实加强城市绿肺、绿道、绿环、绿轴建设,使新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以建设“黄河上游生态修复与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目标,兰州新区改变过去单纯挖坑栽树、苗木成活率低的造林模式,将零碎的低质土地、水土保持能力差的低效林地改造为集中连片、苗木成活率高、自然存水好的高标准农田和生态经济林。按照“上蓄、中滞、下排”的雨洪水治理思路,建设以洪水、雨水、中水调蓄为主,兼顾生态、绿化功能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先后建成西岔生态调蓄工程、呢嘛沙沟中川机场段河道治理工程、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集雨洪水、中水利用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实现生态修复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确保垄丘缓坡生态修复区域成为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绿色屏障区、发展保障区。
兰州新区率先在现代农业公园启动生态修复治理试点。结合新区实际,破除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管一段的狭隘观念,创新林草发展模式,采取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方式,造林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模式,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地域特点的经济林果与生态防护林带,先后种植了适合新区生长的山楂、杏树、梨树、槐树、榆树、玫瑰等苗木以及优质饲草等作物,转变过去“下雨就起洪、刮风就起尘”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贫瘠地貌,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
按照“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的生态发展模式,兰州新区推进林药、林草、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禽、林畜、林蜂相结合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小面积、轻管护、低效益的单一植树造林向以现代林业、全域绿化为主导的生态林业转变,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林效益共赢。把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打造生态种养循环园区,全面发展集饲草种植、规模养殖、屠宰深加工、肉食制品、冷链物流、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搭建了生态产业发展平台。
通过垄丘缓坡生态修复等系统治理,兰州新区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屏障效应得到有效发挥,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拓宽了新区发展空间、保护了耕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解决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让兰州新区呈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协调促进的新局面。
(责编:周婉婷、王彤)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兰州新区:“生态绿城”尽展新颜
修复治理、提升改造、加强保护,黄河兰州段:候鸟的温馨“驿站”
兰州新区厚植生态底蕴 提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织锦绣 满目盛景尽斑斓
黄河畔 绿色生
国家花卉改良中心兰州新区月季繁育基地挂牌
兰州新区修复黄土山丘生态 打造全域现代农业
兰州:5万余亩湿地尽显生态之美
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黄土高原1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2万多平方千米
兰州新区千亩洋芋开花赛牡丹
网址: 兰州新区黄河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03132.html
上一篇: 湖北黄冈高速边坡固土护坡生态修复 |
下一篇: 余杭回收花香香精长期收购刺槐花香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