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4 14:39

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工业原料基地,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玉米蚜逐年加重的危害给玉米的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一般年份玉米田内有蚜株率在50%左右,

粮食作物 21. 00 6

瘩i j 2 i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张桂芳

(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l 2 0 )黑 0 0 5

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和工中危害,在展开的叶面上可见到密集的蚜虫空壳。当

业原料基地,发展“产、质、效”业中占有玉米抽雄后,扩散到雄穗上繁殖危害,其在扬花在高优高农可尤重要的地位。但是,年来玉米蚜逐年加重的危害给期,近由于气温适宜,养丰富,量猛增,响授粉,营蚜影 玉米的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一般年份玉米田内有对玉米的危害也最重。此后叶片、叶鞘以至雌雄穗均蚜株率在 5%左右 .严重发生年份有蚜株率达到布蚜虫,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吸玉米汁液后 .泄大 0蚜排

1 0,被害植株长势衰弱, 0%使发育不良,粒重下降,量的“露”这些覆盖在叶面上的蜜露易引起霉菌百 蜜, 影响产量,且玉米蚜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寄生,于叶面上形成一层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并 为此,通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 .玉米蚜的发生规律用,被害植株长势衰弱,育不良,对使发若果穗部受害, 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进 可使百粒重下降,响产量。此外玉米蚜还能传播玉影米矮花叶病毒病。

1发生规律

玉米蚜 ( o a s h m i )同翅目蚜科, 2防治对策 Rhpl i u ma ̄属 op c 俗称腻虫。玉米蚜寄主范围广,危害重而且传播病 2 1预防 . 害,主要为害玉米、梁、麦、子、稻等作物,高小谷水还 211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杂草 .少虫源:除中 .. 减拔 可为害狗尾草、唐等杂草。以成虫、虫危害玉米心蚜株的雄穗,少虫量。马若减 心叶、穗、丝和苞叶,吸食玉米的有机营养 .雄花既影 212保护天敌 ..注意保护天敌昆虫,如草蜻蛉及

响光合作用,能传播病害,其在旱天发生严重。瓢虫等。注意当玉米田间小黑蛛、虫、蚜蝇、蛉又尤 瓢食草在玉米上发生的蚜虫虽有玉米蚜、谷缢管蚜、粱数量较多情况下,

尽量避免药剂防治或选用对天敌禾高蚜和麦长管蚜等蚜虫,以玉米蚜为害最烈,及全无害的农药防治。但遍 国主要玉米栽培地区 2.田间防治 2

玉米蚜在北方每年可发生十几代,以卵在杂草

玉米蚜的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

上越冬。来年早春平均温度回升到 7℃左右时,杂治比较困难,在干旱年代危害损失较大,因此田间防治 草上发育与繁殖后代,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入玉米主要是化学防治,且要采用统防统治的办法。主要并

田,进行危害与繁殖。玉米蚜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施药方法和药剂如下。 7 月上旬平均温度达到 2 .℃时,平均 55天即可繁 l 221药剂涂茎法防治玉米蚜 36 . .. 代。 在玉米蚜发生初盛

期,采用 4%乐果乳油 1 0倍液用毛笔或棉絮蘸药 0 0

玉米蚜的形态特征为:有翅胎生雌蚜的体长液涂抹在玉米果穗以上 1 2节上,每株玉米涂药宽~ 16 1 rm, .~ .a翅展 56 m。 8 .r头胸黑色,光泽, a有腹部黄绿为 7 lc~ O m。平均防效达 9%以上。 5 或墨绿色。触角 6节,色,透明,黑翅中脉三叉。腹管 222“秸秆”入心叶熏蒸蚜虫在玉米大喇叭 ..毒插与尾片均为黑色:无翅胎生雌蚜的体长 1~ . m,口期 (时为玉米蚜发生的初盛期)用 4%乐果乳油 . 22 8 a r 此, O

淡绿或墨绿色,表披有白粉。复眼红褐色。触角 6和 8%敌敌畏各 05 g对水 5 k,制成高浓度药体 0 .k, 0g配节,管与尾片均为黑色。腹 液,再将剪成 8 m左右长的水稻秸秆放人药液中浸 c玉米蚜有匿居于玉米心叶群集危害的习性随泡 1时便制成“小毒秸秆”取出后每株玉米心叶内 .着心叶的展开,玉米蚜也随着陆续向新生的心叶集插入 3根“秸秆”防治效果可达 9%以上。或用毒, 0 1 9— 7

相关知识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栗苞蚜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玉米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蚜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
玉米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玉米蚜虫有哪些发生规律?
玉米蚜虫发生规律有哪些?

网址: 玉米蚜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995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云南巍山:到“庄稼医院”买放心农
下一篇: 玉米蚜虫防治有哪几种?怎么操作实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