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五原力争到2030年向日葵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原力争到2030年向日葵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3 04:27

五原县是农业旗县,地处河套平原腹地,254万亩耕地全部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葵花种植条件十分优越,年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10%以上,产量占全国总量14%左右,交易量占全国总量16%左右,是全国葵花产业大县。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葵花的收入近5000元,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葵花产业也成为五原农业的核心产业和富民产业。

  近年来,五原县以葵花特色种植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集葵花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态势,构建起了“吃干榨净”的葵花全产业链,打造了一张属于五原县的“金色名片”。

夯实一产基础

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

近日,在荣丰办事处荣义村南海军家的葵花地里,一株株向日葵长势喜人,茎秆挺直,竞相绽放。“以前,我们家的地属于重度盐碱‘憋酱荒’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葵花有坨坨,就是没籽粒’,这也导致家中半数土地几乎没有收成。后来县里开始盐碱地改良,通过施用脱硫石膏、有机肥、风积沙和机械深松综合技术改良后,土也软和了,现在每亩地咋也能产400斤葵花。”

  为了提高葵花产量以及盐碱地的农业生产力,五原县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出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和“上膜下秸”“暗管排盐”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新路径、新模式,并通过实施灌排配套、土地平整等其他配套工程,让曾经的盐碱地变成了沃野良田。截至目前,五原县依托各类项目完成盐碱地改良39.51万亩。改良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土壤全盐含量降低0.3个百分点,保苗率提高20%以上,其中,重度盐碱地保苗率提高40%以上,作物单产提高10%~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10%以上。

  良田是农作物生长的根基,而良种则是增收的核心。五原县依托三瑞农科公司,于2015年成立了全国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经过向日葵技术研究院的专家人才反复试验,最终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H363、SH361、三瑞3号、三瑞7号、同庆6号、2399等食葵品种30余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部分地区达70%以上,并且已取得17项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9个品种的授权。向日葵技术研究院每年新研发葵花新品种3~5个以上,为不断提高葵花产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通讯员 焦波/摄

  良种有了,还需要良法的配套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引导农民高效生产。为此,五原县依托科技小院持续引进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研究向日葵种植、重要病害防控等,并在暖棚、大田分别进行试验、示范,掌握真实数据,提升产品质量与数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也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此外,五原县还通过科技示范引领,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进一步提升向日葵的科技和标准化种植水平,使向日葵产业多元发展,实现农民富、产业强。

做优二产品质

实现产业链提档升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葵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业,也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商机,五原县金麦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

  在五原县金麦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笔者看到,在无破碎提升机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细心制作、打磨……厂房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们做的无破碎提升机是国内独立首创的产品,主要运用于葵花行业这种颗粒状的农产品物料里。目前,我们的产品市场上销量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五原县金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瑞刚表示。

  “金麦公司这个无破碎提升机噪音小、动力小、产量大,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效益,我们生产线上全部用的该设备。”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王明对金麦科技公司的无破碎提升机赞不绝口。

  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出口葵花籽(仁)的企业,2021至2023年累计出口葵花籽10.4万吨,累计出口葵花籽仁1.6万吨,3年出口贸易额累计14.7亿元。今年1至6月,出口葵花籽1.4万吨,出口额同比增长了90.8%。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出口需求,公司今年对原有的6条智能流水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能耗,也提升了产品质量,帮助今年的出口额再创新高。今年,公司预计出口葵花籽4.3万吨、葵花籽仁6700吨,贸易额约为6.3亿元。

  除了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外,五原县还大力培育了大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轩达食品有限公司等向日葵加工企业133家,年生产能力达25.3万吨左右,实现产值约34亿元,出口外贸企业48家,2023年出口向日葵产品10.3万吨,创汇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24年一季度出口向日葵产品3.5万吨,同比增长30%;创汇78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进一步实现了葵花籽就地加工转化升值,促进了全县葵花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让葵花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向阳”产业。

  为了延伸产业链,让葵花籽既产得出、产得好,也卖得出、卖得好,五原县建成了鸿鼎农贸市场、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五原农资大市场三大交易市场,打通了葵花直通国内、国际市场的大通道。同时,打造了以鸿鼎农贸市场、中国五原农资大市场、渤海商品交易所五原向日葵籽交易中心、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各级营销组织、企业和经纪人等组成的向日葵市场营销体系,进一步带动了五原县向日葵产业健康发展。其中,鸿鼎农贸市场年总营销额达50亿元左右,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农畜产品定点市场”,商务部批准的“双百市场”,获评全国市场联合会“百强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向日葵交易市场,也是全国向日葵价格的形成中心和国家级葵花籽及籽仁产品出口示范区。

挖掘三产潜能

打造农文旅融合业态

  走进五原县漫野之葵露营基地,各种露营设施一应俱全。慕名而来的人们在这里悠闲纳凉、烧烤野炊、品茗赏月、篝火夜话,听着鸟叫蝉鸣,呼吸中充斥着青草花香,小小的帐篷撑起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像周末假期时间不是很长,过来放松一下。这里环境挺好的,还可以和朋友聊聊天、烧烤一下,联络感情,感觉特别好。”游客曹阳说。

  今年以来,五原县立足葵花产业资源优势,融合葵花元素打造了集观光体验、运动休闲、露营美食于一体的露营基地,进一步增强乡村旅游体验感和吸引力,满足游客休闲度假新需求。

  除了打造漫野之葵外,近年来,五原县深入挖掘葵花旅游文化,大力发展“党建+旅游”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让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完成建设“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以花为景、以人为本”的2000亩全国最大的葵花主题公园,建成全国首家葵花主题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葵花小镇和“母亲河畔万亩葵海”旅游观光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摄影采风,打造出一个集花海观光、休闲娱乐、主题公园、摄影基地、亲子娱乐为一体的体验式休闲娱乐度假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优良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同时,还成功承办了全区花季旅游河套向日葵旅游文化节以及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进一步扩大了葵花的知名度,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

  五原县政协副主席、农牧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忠平表示,五原县将以高端优质产品为目标,加快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将五原县打造成向日葵高端原料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向日葵加工提档升级,促进向日葵籽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方向发展,积极拓展向日葵全株利用,全面提升向日葵产业发展层次。加强改革创新,升级交易物流体系,推进五原县向日葵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技术、卖装备拓展,提升向日葵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30年,力争向日葵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字、图片:通讯员 何卓憬 徐军

编辑:陈龙 校对:贺诗宇

相关知识

福州茉莉花茶全产业链产值力争到2025年突破百亿元
到2025年,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2020年福建花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武汉花卉产业实现直接产值突破1亿元
陕西打造“1+8+N”农产品加工产业格局 202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力争突破9500亿元
重庆打造4大柑橘重点产业链 力争2027年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
福建花卉苗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花卉苗木产业“化危为机”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
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云南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网址: 五原力争到2030年向日葵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934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小葵花成为增收大产业
下一篇: 向日葵模板课件.pptx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