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中医药科普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为药食两用中药。
1.中药花椒
花椒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首载《神农本草经》。
其味辛性温燥,入脾胃,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等症。此外,花椒还可驱蛔杀虫,可用于小儿虫积腹痛。但花椒吃多了会中毒,花椒中含有香樟素具有一定的毒性,轻则损伤肝脏功能,严重者可造成人体中毒,晕厥等症。
2.食物花椒
作为食物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调味之王”的美誉。花椒作为一种源自中国的古老香料及调味品,始见于《诗经》。花椒不仅味道独特,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C、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和香茅醇)以及矿物质(如钾、镁、铁等)。这些成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还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益。
花椒在烹饪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加花椒都可以提味。
3.文化花椒
花椒其果实成熟时呈青色或深红色,因其繁茂紧密的外观而得名“花椒”。
在古代,花椒不仅被用作香料,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寄托和祭祀表达。例如,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花椒用于敬献神灵,而《楚辞集注》解释说:“四者皆取其芬芳以飨神也。”
花椒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家庭和睦与幸福。古人认为花椒的多子和生育繁衍联系在一起,常寓多子多福之意。如花椒还被用于制作椒房,即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涂墙壁的宫殿,希望皇子们能像花椒树一样旺盛。